1.一種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框格,混凝土框格中內嵌生態填充塊材(1),混凝土框格上方設置有預制雙層壓頂梁(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格由縱肋(3)和橫肋(4)連接構成,框格中內嵌多個生態填充塊材(1),生態填充塊材(1)的高度與框格高度一致,相鄰生態填充塊材(1)之間形成豎向拼縫(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橫肋(4)中有橫肋鋼筋(2),相鄰混凝土框格間通過連接后澆帶(6)和橫肋鋼筋(2)實現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雙層壓頂梁(7)中,上層梁的截面大于下層梁的截面,下層梁通過粘接砂漿(8)設置在混凝土框格的上方。
5.權利要求1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一:生產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墻板;
步驟二:生產預制雙層壓頂梁;
步驟三: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快速安裝、施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具體過程:
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底層澆筑20mm厚C30細石混凝土,隨即擺放生態填充塊材(1),將加工好的橫肋鋼筋(2)、縱肋鋼筋放入模板中,再澆筑C30細石混凝土,隨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進行標準養護,待強度達到要求時,拆除模板,即形成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墻板,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時,方可起吊。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具體過程:
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隨即擺放鋼筋,待確認無誤后,澆筑C30細石混凝土,隨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進行標準養護,待強度達到要求時,拆除模板,即形成預制雙層壓頂梁,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時,方可起吊。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具體過程:
首先在屋面層預制女兒墻位置制作灰餅,然后綁扎連接柱鋼筋骨架,進行女兒墻吊裝,待女兒墻安裝到指定部位,確認無誤后,澆筑連接柱部分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女兒墻壓頂吊裝,并通過粘接砂漿使其與裝配式女兒墻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