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建筑屋面工程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PTFE膜屋面過度區域防水蓋口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建筑體系中已經廣泛應用PTFE膜材作為屋面結構,PTFE膜材的最大特點是強度高,中等強度的PTFE膜厚度僅0.8mm,但它的拉伸強度已達到鋼材的水平;而且彈性模量較低,有利于膜材形成復雜的曲面造型;適用溫度范圍廣,能夠在-70℃~230℃的溫度范圍內使用;具有獨特的光學性能,白天入射光線成為自然溫射光,防止眩目,無陰影,光線均勻分布;幾乎沒有紫外線透過,防止了內部裝飾材料和設備的褪色;夜間高反射性能使得房間具有卓越的照明效果,減少電能消耗;自潔性好,雨水可沖刷掉表面的附著物;具有高透光率,透光率為13%,對熱能反射率73%,熱吸收量很少;使用壽命在25年以上。目前,國內多數膜屋面結構均為局部使用,尚未作為主要的屋面結構,各種連接方式、構造要求沒有統一規范、標準,可參考性不大。上述膜結構屋面拼縫處均采用熱熔焊接、介質粘貼、壓板連接等方式,安裝施工繁瑣,成型效果一般,與整體造型的匹配程度也有待提高。由于膜結構屋面過度區域的處理簡單,有積水、漏水、滲水隱患;而且屋面膜為柔性材料,負風壓作用下產生浮動造成的蓋口膜磨損,對連接部位強度要求較高,長時間使用易出現質量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施工安裝簡便、可有效降低因PTFE屋面膜長期受負風壓作用起伏造成的蓋口膜磨損和滲漏風險,大幅度延長其使用壽命的PTFE膜屋面過度區域防水蓋口及施工方法。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PTFE膜屋面過度區域防水蓋口,其特征在于:包括PTFE蓋口膜、連膜板、加勁肋和膜蓋口承托件,所述連膜板垂直固裝在屋面梁上頂面,在連膜板的兩側面上固接有多個加勁肋,所述連膜板的上部裝有膜蓋口承托件,在膜蓋口承托件頂部覆蓋有PTFE蓋口膜,所述PTFE蓋口膜與PTFE屋面膜固接。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連膜板的兩側面上交錯焊接有多個加勁肋。
所述膜蓋口承托件是由上凸型圓滑曲面蓋和與其成一體的雙叉支撐臂構成,所述上凸型圓滑曲面蓋的邊緣制有圓弧部。
所述膜蓋口承托件采用鋁合金材料制作。
一種PTFE膜屋面過度區域防水蓋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屋面鋼梁定位,根據索穹頂結構的預置連接點位置及BIM模型導出的數據,將屋面鋼梁與索結構過渡連接件焊接固定;
S2、焊接連膜板,將連膜板居中焊接在屋面鋼梁頂部上,與屋面鋼梁頂部保持垂直,焊縫為滿焊;
S3、焊接加勁肋,將加勁肋均勻交錯固接在連膜板的兩側面,每側面上相鄰連膜板的間距為40cm;
S4、安裝膜蓋口承托件,在連膜板的頂部連續安裝膜蓋口承托件,并在膜蓋口承托件接口處通過螺釘壓板側向固定;
S5、鋪設PTFE蓋口膜,設定膜蓋口的寬度為PTFE屋面膜過度區域寬度的2倍,沿PTFE屋面膜過度區域方向鋪設,接口部位提前進行熱連接搭接,搭接寬度≥8cm;
S6、膜蓋口采用三步由外至內的疊壓熱連接方式,
第一步熱連接,將PTFE蓋口膜兩外側邊的第一熱連接區域與PTFE屋面膜過度區域進行熱連接,第一熱連接區域的面積為20cm*8cm,相鄰兩個第一熱連接區域的間隔為20cm,雙側同時進行熱連接;
第二步熱連接,對PTFE蓋口膜第一熱連接區域留出的間隔部分進行第二步熱連接,第二熱連接區域的熱連接面積為24cm*8cm,相鄰兩個第二熱連接區域的間隔為16cm,第二熱連接區域與第一熱連接區域熱連接有疊合加固區域,所述疊合區域面積為2cm*4cm,雙側同時進行熱鏈接;
第三步熱連接,將第一熱連接區域內側剩余的第三熱連接區域和第二熱連接區域外側剩余的第三熱連接區域再逐個進行熱連接,保證連接密實度。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采用的雙叉臂弧形蓋鋁合金膜蓋口承托件,施工安裝簡便,弧形蓋有效降低了因PTFE屋面膜長期受負風壓作用起伏造成的蓋口膜磨損,降低滲漏風險,大幅度延長其使用壽命。膜蓋口與屋面采用三步疊壓熱連接法,不僅可有效加強了熱連接嚴密度,保證熱連接強度,而且還有效規避了動荷載作用下接口起縫、脫落,進一步降低滲水隱患。PTFE蓋口膜為上凸型,要求成型后為圓滑曲面,熱連接時,采用由外向內的熱連接順序,逐步實現膜蓋口與屋面緊繃狀態,避免了出現褶皺、凹陷,保證使用過程中不積水。在連膜板兩外側上通過固接加勁肋進行加固,有利于保證長期在動荷載作用下的焊縫連接強度,焊口不易裂縫、脫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膜蓋口承托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是本發明膜蓋口與屋面成形狀態立體分解圖示意圖;
圖4本發明膜蓋口與屋面成形狀態示意圖。
圖中:1、加勁肋;2、連膜板;3、膜蓋口承托件;4、PTFE蓋口膜;5、PTFE屋面膜;6、第一熱連接區域;7、第二熱連接區域;8、第三熱連接區域;9、屋面梁;10、疊合加固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第一”、“第二”等不代表順序安裝,也不代表所形容的部件的重要性。
請參閱圖1-圖4,一種PTFE膜屋面過度區域防水蓋口,包括PTFE蓋口膜4、連膜板2、加勁肋1和膜蓋口承托件3,所述連膜板垂直固裝在屋面梁9的上頂面,在連膜板的兩側面上固接有多個加勁肋,所述連膜板的上部裝有膜蓋口承托件,在膜蓋口承托件頂部固接有高強纖維PTFE蓋口膜,所述PTFE蓋口膜與PTFE屋面膜固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連膜板采用60mm厚條形鋼板制作,所述連膜板的兩側面上交錯焊接有多個加勁肋,所述加勁肋采用40mm厚鋼制塊材。
本實施例中,所述膜蓋口承托件是由上凸型圓滑曲面蓋和與其成一體的雙叉支撐臂構成,所述上凸型圓滑曲面蓋的邊緣制有圓弧部。
本實施例中,所述膜蓋口承托件采用鋁合金材料制作。
一種PTFE膜屋面過度區域防水蓋口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屋面鋼梁9定位,根據索穹頂結構的預置連接點位置及BIM模型導出的數據,將屋面鋼梁與索結構過渡連接件焊接固定;索結構過渡連接件為頂部焊接有1cm厚20cm*20cm大小鋼板頂托的圓形鋼管,其下部焊接于索結構索夾上表面,其高度隨屋面梁下表面標高確定,屋面梁放置在過渡連接件頂托鋼板上并焊接固定。
S2、焊接連膜板2,將連膜板居中焊接在屋面鋼梁頂部上,與屋面鋼梁頂部保持垂直,焊縫為滿焊。
S3、焊接加勁肋,將加勁肋1均勻交錯固接在連膜板的兩側面,每側面上相鄰連膜板的間距為40cm。
S4、安裝膜蓋口承托件3,在連膜板的頂部連續安裝膜蓋口承托件,將膜蓋口承托件的雙叉支撐臂插裝在連膜板上,采用過盈配合,并在膜蓋口承托件接口處通過螺釘壓板側向固定;并且需要將膜蓋口承托件打磨光滑,避免出現尖銳角。
S5、鋪設PTFE蓋口膜4,設定膜蓋口的寬度為PTFE屋面膜過度區域寬度的2倍,沿PTFE屋面膜過度區域方向鋪設,接口部位提前進行熱連接搭接,搭接寬度≥8cm。
S6、膜蓋口采用三步由外至內的疊壓熱連接方式,
第一步熱連接,將PTFE蓋口膜4兩外側邊的第一熱連接區域6與PTFE屋面膜5的過度區域進行熱連接,熱連接后的第一熱連接區域的面積為20cm*8cm,相鄰兩個第一熱連接區域的間隔為20cm,在PTFE蓋口膜的雙側同時進行熱連接。
第二步熱連接,對PTFE蓋口膜第一熱連接區域留出的間隔部分進行第二步熱連接,第二熱連接區域7的熱連接面積為24cm*8cm,相鄰兩個第二熱連接區域的間隔為16cm,第二熱連接區域與第一熱連接區域熱連接有疊合加固區域10,所述疊合加固區域面積為2cm*4cm,在PTFE蓋口膜的雙側同時進行熱鏈接。
第三步熱連接,將第一熱連接區域內側剩余的第三熱連接區域8和第二熱連接區域外側剩余的第三熱連接區域8再逐個進行熱連接,進而完成了PTFE蓋口膜的雙側全部區域熱連接,在熱連接過程中需要保證連接密實度。
本發明附圖中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