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領域外墻瓷磚使用。
背景技術:
目前的外墻瓷磚普遍采用水泥砂漿粘貼方法,不僅瓷磚容易脫落,瓷磚表面還容易產生泛堿現象,影響外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上述缺陷,它采用干掛的施工方法,安裝牢固,瓷磚不會脫落,而且不會產生泛堿現象;本發明主要由掛條(1)、卡腳(2)、鋼釘(4)、瓷磚(11)、勾縫膏(12)組成;掛條(1)主要由掛腳部(5)、身部(6)、傾斜部(7)、馬鞍部(8)、止擋部(9)組成,掛條(1)由彈性薄鋼板壓制而成;瓷磚(11)的背面有多對卡腳(2),一對卡腳(2)之間有凹槽(10)和倒角(13);掛條(1)的外形與凹槽(10)相互吻合;鋼釘(4)將掛條(1)固定在外墻上;兩塊瓷磚之間填有勾縫膏(12);本發明的主要安裝方法是:先在工廠將具有彈性的薄鋼板壓制成掛條(1)的形狀,在施工現場用鋼釘(4)按設計間距將掛條(1)水平地固定在外墻上,再在瓷磚(11)的凹槽(10)內涂抹粘接劑,然后將瓷磚(11)的凹槽(10)壓入掛條(1)上,最后將每塊瓷磚之間的縫隙內填上勾縫膏(12),安裝完成。
附圖說明
附圖標記說明:1-掛條,2-卡腳,3-外墻,4-鋼釘,5-掛腳部,6-身部,7-傾斜部,8-馬鞍部,9-止擋部,10-凹槽,11-瓷磚,12-勾縫膏,13-倒角。
圖1是本發明的立面剖面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瓷磚安裝完成后的立面剖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上下兩塊瓷磚安裝完成后的立面剖面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掛條的立面剖面大樣圖。
圖5是本發明瓷磚的卡腳的立面剖面大樣圖。
圖6是本發明瓷磚的背面平面圖。
圖7是本發明掛條變形前與變形后的形狀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發明內容已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這里不再重復;需說明:參見圖7,掛條1在壓入瓷磚11的凹槽10的過程中,掛條1的身部6、傾斜部7、馬鞍部8、止擋部9均發生位移及變形,上下兩個傾斜部7向內收縮,當掛條1的前部完全進入凹槽10內后,掛條1的馬鞍部8回彈恢復,將掛條1的傾斜部7和止擋部9頂入凹槽10內;本發明的瓷磚不與外墻的水泥砂漿直接接觸,當然也不會產生泛堿現象;參見圖5,一對卡腳2之間的倒角13可以使掛條1的前端順利地壓入凹槽10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