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石材掛件。
背景技術:
現有的石材掛件采用石材干掛法又名空掛法。是目前墻面裝飾中一種新型的施工工藝。該方法以金屬掛件將飾面石材直接吊掛于墻面或空掛于鋼架之上,不需再灌漿粘貼。其原理是在主體結構上設主要受力點,通過金屬掛件將石材固定在建筑物上,形成石材裝飾幕墻。該工藝是利用耐腐蝕的螺栓和耐腐蝕的柔性連接件,將花崗石,人造大理石等飾面石材直接掛在建筑結構的外表面,石材與結構之間留出 40~50mm 的空腔。用此工藝做成的飾面,在風力和地震力的作用下允許產生適量的變位,以吸收部分風力和地震力,而不致出現裂紋和脫落。當風力地震力消失后,石材也隨結構而復位。包括背栓式通過專業的開孔設備,在瓷板背面精確加工里面大、外面小的錐形圓孔,把錨栓植入孔中,擰入螺桿,使錨栓底部完全展開,與錐形孔相吻合,形成一個無應力的凸型結合,通過連接件將瓷板固定在龍骨上。該工藝與傳統的濕作業工藝比較,免除了灌漿工序,可縮短施工周期,減輕建筑物自重,提高抗震性能,更重要的是有效地防止灌漿中的鹽堿等色素對石材的滲透污染,提高其裝飾質量和觀感效果。傳統的以灌漿為連接手段的飾面板,由于季節性室外溫差變化引起的外飾面脹縮變形,使飾面板可能脫落,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相比之下,干掛石材的施工工藝可有效預防飾面板脫落傷人事故的發生。這種干掛飾面板安裝工藝亦可與玻璃幕墻或大玻璃窗、金屬飾面板安裝工藝等配套應用。現國內不少大型公共建筑的石材內外飾面板安裝工程采取這種干掛石材的施工工藝。干掛石材幕墻本身的強度,涉及到石材的厚度長寬尺寸大小與干掛的固定方一式。根據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l33-2001)的要求:用于石材幕墻的石材厚度不應小于25mm,石塊面積不宜大于1.5㎡,掛件一般采用不銹鋼掛件。角鋼連接件、不銹鋼掛件、螺栓、焊條、結構膠均應有材質證明、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干掛的主次框架(即立柱與橫梁)的結構穩定性應符合設計要求。考慮到工程施工的方便,立柱的布置應同石材的豎向縫的布置相配合;橫梁的布置應同石材的橫向縫的布置相配合。立柱與結構的連接:在墻體結構上每隔2米設預埋鐵,立柱與預埋鐵通過短接(10號槽鋼)焊接,立柱施工時考慮到溫度應力的影響,每6米斷開,中間設15mm的縫隙。注意斷開處要錯開橫梁的連接處。橫梁與立柱的連接亦應考慮到溫度應力的影響,連接通過角碼、螺栓與立柱連接。立柱與橫梁與結構面根據龍骨的大小、施工的方便一般均保留30一50mm的間距,這樣即有利于立柱橫梁的安裝,又有利消除施工(結構面、立柱與橫梁)誤差,工程采用的立柱槽鋼、橫梁角鋼大小應符合設計要求。
目前現有的石材掛件結構不牢固,石材表面不耐腐蝕,結構復雜,組裝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牢固,石材表面耐腐蝕,組裝方便的建筑石材掛件。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建筑石材掛件,包括石材板、卡持件、連接件和安裝板,所述卡持件中設置有背栓,所述背栓穿過卡持件設在石材板內,所述卡持件兩端分別設置有水平向下的凸起部,所述連接件靠近卡持件一側的設置有兩個剖面呈L型的擋塊,所述擋塊與凸起部卡接,所述連接件內設置有通孔,所述安裝板設在連接件外側,所述安裝板剖面呈L型設置,所述連接件頂部焊接有齒板,所述安裝板與齒板對應位置設有直齒,所述齒板和安裝板內貫穿有錨栓,所述石材板表面設置有半圓形凹槽,所述石材板外側涂覆有聚氯乙烯涂層。
作為優選,所述背栓安裝在石材板的深度為石材板厚度的一半,在安裝背栓時鉆孔可以不會貫穿石材板。
作為優選,所述擋塊與連接件一體成型,采用不銹鋼澆注成型。
作為優選,所述凸起部與卡持件一體成型,采用不銹鋼澆注成型。
作為優選,所述直齒的齒尖呈向上傾斜,齒板的齒向下傾斜,這樣齒板可以與直齒嚙合卡接,保持結構牢固。
作為優選,所述凹槽呈等距分布,凹槽的作用是能夠增大聚氯乙烯涂層與石材板的接觸面積,保持聚氯乙烯涂層附著效果好,不易脫落。
作為優選,所述通孔呈矩形設置,通孔能夠降低連接件的重量,在連接件澆注成型時形成。
本發明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設置的背栓穿過卡持件設在石材板內,能夠保持石材板安裝結構牢固;設置的擋塊與凸起部卡接,能夠保持卡持件和連接件位置穩固,并且卡接后再對擋塊與凸起部的連接處進行焊接,組裝方便;設置的安裝板剖面呈L型,底部能都對安裝板進行支撐,頂部的直齒能夠與齒板嚙合,對安裝板進行限位,齒板和安裝板內貫穿有錨栓固定在墻體上,保持整體結構牢固;設置的石材板外側涂覆有聚氯乙烯涂層,使得石材表面耐腐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建筑石材掛件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建筑石材掛件的石材板局剖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述,以使本發明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種建筑石材掛件,包括石材板1、卡持件2、連接件3和安裝板4,所述卡持件2中設置有背栓5,所述背栓5穿過卡持件2設在石材板1內,安裝時,在石材板1內鉆M8通孔(深度為石材板1厚度的一半),背栓5包括背栓套和螺桿長度必須與要求的孔深以及選擇的掛件要統一,只有統一配套才能快速,簡捷,安全的安裝。放上背栓套,把螺桿插入背栓套并擰緊至底部。放上卡持件2(相應位置鉆孔),使螺桿的緊固裝置卡緊掛件使之固定,擰上并擰緊法蘭螺母。
所述卡持件2兩端分別設置有水平向下的凸起部6,所述連接件3靠近卡持件2一側的設置有兩個剖面呈L型的擋塊7,所述擋塊7與凸起部6卡接,組轉時只能水平移動卡持件2的凸起部6與擋塊7卡接好,再對凸起部6和擋塊7連接處進行焊接,達到固定的效果。所述連接件3內設置有通孔8,所述安裝板4設在連接件3外側,所述安裝板4剖面呈L型設置,所述連接件3頂部焊接有齒板9,所述安裝板4與齒板9對應位置設有直齒10,所述齒板9和安裝板4內貫穿有錨栓11,在齒板9和安裝板4的相應位置進行鉆孔即可使得錨栓11穿過,錨栓11具體采用M10X50mm100PCS(NT)型號,先對墻體進行鉆孔,錨栓11貫穿齒板9和安裝板4安裝在墻體的孔內。所述石材板1表面設置有半圓形凹槽12,所述石材板1外側涂覆有聚氯乙烯涂層13。所述背栓5安裝在石材板1的深度為石材板1厚度的一半。所述擋塊7與連接件3一體成型。所述凸起部6與卡持件2一體成型。所述直齒10的齒尖呈向上傾斜。所述凹槽12呈等距分布。所述通孔8呈矩形設置。
本發明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設置的背栓穿過卡持件設在石材板內,能夠保持石材板安裝結構牢固;設置的擋塊與凸起部卡接,能夠保持卡持件和連接件位置穩固,并且卡接后再對擋塊與凸起部的連接處進行焊接,組裝方便;設置的安裝板剖面呈L型,底部能都對安裝板進行支撐,頂部的直齒能夠與齒板嚙合,對安裝板進行限位,齒板和安裝板內貫穿有錨栓固定在墻體上,保持整體結構牢固;設置的石材板外側涂覆有聚氯乙烯涂層,使得石材表面耐腐蝕。
當然,以上只是本發明的典型實例,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它多種具體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