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建材領域使用的輕鋼龍骨。
背景技術:
輕鋼龍骨按用途分吊頂龍骨和隔斷龍骨,按斷面形狀可分U型龍骨、H型龍骨、V型龍骨、C型龍骨、T型龍骨、L型龍骨。
以U型龍骨為例,其通過帶狀冷軋鋼板、鍍鋅鋼板或彩色涂層鋼板采用冷彎工藝彎折而成的薄壁型鋼。在彎折呈U型的過程中,兩彎折部與處于彎折部之間的U型槽底部之間無過渡結構設計,彎折部與U型槽底部二者呈90度狀態,如此設計容易導致應力集中,彎折部容易在與U型槽底部接觸部分發生斷裂。
傳統的輕鋼龍骨還存在U型槽底強度較低的問題,而且輕鋼龍骨制作用料的多少直接關系到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使得彎折部與U型槽底部之間不易發生斷裂的輕鋼龍骨,而且制作該輕鋼龍骨具有節省原料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輕鋼龍骨,該輕鋼龍骨的橫截面呈U型,所述U型輕鋼龍骨包括帶狀的U型槽底部以及設置于U型槽底部延伸方向的兩端部的彎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底部與彎折部之間設有圓角部分。
所述圓角部分的內側和/或圓角部分的外側設有若干壓痕。
所述壓痕可為規則圖形或不規則圖形。
所述壓痕呈帶狀或條狀。
所述U型槽底部設有朝向U型開口方向的凸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彎折部與U型槽底部之間設置圓角,使得彎折部不易發生應力集中而斷裂,而且圓角設計相對于傳統的直角設計,能夠降低制造輕鋼龍骨的原料;
(2)設于圓角部分的壓痕,可以減少制造輕鋼龍骨的原材料,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3)U型槽底部設置的凸起部,能夠提高輕鋼龍骨的U型槽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中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I處放大圖。
圖4為實施例二中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二中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上”和“下”等方位指的是附圖中的上、下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圖面或圖中特定部件幾何中心方向。
實施例一
如圖1-3所示,一種作為豎向龍骨使用的輕鋼龍骨,該輕鋼龍骨的橫截面呈U型,所述U型輕鋼龍骨包括帶狀的U型槽底部1以及設置于U型槽底部延伸方向的兩端部的彎折部2a、2b,所述U型槽底部與彎折部之間設有圓角部分3,彎折部與U型槽底部之間倒圓角,避免該部分遭受外力出現應力集中而發生斷裂,同時起到節約原材料的目的,該輕鋼龍骨的U型槽底部具有一個朝向U型槽開口方向的凸起11,其采用將U型槽底部的板體彎折而成,旨在提高U型槽底部的強度,位于彎折部2a的自由端設有朝向彎折部2b方向的折邊,該折邊位于彎折部2a、2b自由端呈對稱方式布置。
所述圓角部分的內側(圓角部分朝向U型槽一側界定為圓角部分內側,圓角部分背離U型槽一側則為圓角部分外側)設有若干呈帶狀或條狀的壓痕4,所述壓痕一端始于與圓角部分相鄰的U型槽底部、另一端止于與圓角部分相鄰的彎折部。
對于作為天地龍骨使用的輕鋼龍骨,其與豎向龍骨區別在于彎折部的自由端未設置折邊,其同樣可在彎折部與U型槽底部間設置圓角部分以及設于圓角部 分的壓痕,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二
如圖4-5所示,一種作為主龍骨使用的輕鋼龍骨,該輕鋼龍骨的橫截面呈U型,所述U型輕鋼龍骨包括帶狀的U型槽底部1以及設置于U型槽底部延伸方向的兩端部的彎折部2a、2b,所述U型槽底部與彎折部之間設有圓角部分3,U型槽底部呈平直狀態。
所述圓角部分的內外側設有若干帶狀或條狀壓痕4,所述壓痕一端始于與圓角部分相鄰的U型槽底部、另一端止于與圓角部分相鄰的彎折部。
副龍骨與主龍骨的區別在于,副龍骨的彎折部自由端未設置折邊,其同樣可在彎折部與U型槽底部間設置圓角部分以及設于圓角部分的壓痕,在此不再贅述。
當然,壓痕除上述的形式外,還可為規則圖形或不規則圖形,諸如圓形、橢圓形、方形、梯形、三角形、多邊形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屬于本發明原理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的前提下進行的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