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利用間接擠壓振動法的整體預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內模與外模,所述內模與外模之間形成用以澆筑的型腔,位于內模內側或外模外側設置有使內模向外模擠壓或使外模向內模擠壓的擠壓裝置,還包括進料裝置以及位于內模與外模的底部設置有振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間接擠壓振動法的整體預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包含上內模與下內模,所述上內模與下內模分別呈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的喇叭狀,所述上內模的較小端與下內模的較小端相套接在一起并可相對滑動;所述外模由兩瓣外模通過螺栓連接鎖緊拼接而成,外模上部呈開口向上的喇叭狀,外模下部呈開口向下的喇叭狀;所述下內模的較大端具有向外彎折的彎折部,所述彎折部與外模底部經螺栓組件連接鎖緊以封閉型腔下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間接擠壓振動法的整體預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裝置包含與外模頂端經螺栓連接的固定架、與上內模固定連接的彈簧壓板、與下內模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板以及對拉螺桿,所述對拉螺桿貫穿固定架和彈簧壓板并與第一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對拉螺桿上旋接有位于固定架與彈簧壓板之間壓緊螺母,所述對拉螺桿上套設有位于壓緊螺母與彈簧壓板之間的第一彈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間接擠壓振動法的整體預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與彈簧壓板上均開設有用以對拉螺桿貫穿的通孔,所述壓緊螺母的底部設置有墊片,所述通孔的內徑、墊片的內徑均小于第一彈簧的內徑,所述墊片的外徑大于第一彈簧的外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間接擠壓振動法的整體預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裝置包含位于型腔進料端上方的錐形導料蓋,所述導料蓋的頂部設置承料筒,所述導料蓋與承料筒之間經若干豎直設置的鋼筋相連接,所述承料筒的底部環向開設有出料口,用以成型的混凝土經承料筒的出料口和導料蓋進入型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間接擠壓振動法的整體預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與外模上開設有若干排氣排水孔;所述內模與外模均采用鋼材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間接擠壓振動法的整體預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內模的開口和外模的下部開口均為為長方形喇叭狀結構,下內模的開口內一側設置有斜置模板,斜置模板上側具有與內模下部內壁貼合的楔形模板;下內模底部增加設置有第二固定板,斜置模板下側頂著穿過第二固定板后由螺母鎖緊的螺桿,所述螺桿上套設有推動螺桿向上頂的第二彈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間接擠壓振動法的整體預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將模具巔倒后除去下部份與上端彎折部為進料口,同采用擠壓(單向)振動法可生產矮座花盆與砌在墻上凸出1/2的半瓣花盆。
9.一種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間接擠壓振動法的整體預制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將組裝好的內模、外模和擠壓裝置固定于振動裝置上;
(2)反向旋轉壓緊螺母,使得壓緊螺母頂著固定架,繼續擰動壓緊螺母,使對拉螺桿向下推動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使下內膜彎折部向下變形;
(3)組裝所述進料裝置,往所述型腔內澆筑混凝土并進行澆搗,完成澆搗后,拆除所述進料裝置;
(4)正向轉動壓緊螺母使其壓緊第一彈簧,第一彈簧使對拉螺桿下端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板產生朝向彈簧壓板方向的拉應力,從而使上內模和下內模處于側向、豎向的對壓狀態,共同擠壓型腔內的混凝土;
(5)疏通前次澆搗時被混凝土封堵的排氣排水孔,啟動所述振動裝置實施擠壓振動法,將型腔內的多余水份與空氣的從模縫與預留孔中排除的同時其所占有微體積而逐漸縮小,使上內模和下內模向中間也微變形收攏,同時彎折部復位并向上變形,待型腔內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和氣泡排凈后關閉振動裝置;
(6)彈簧保持作用力下養護后拆模,阻止小截面處因沉陷而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