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屋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行業制作的屋面即房屋的屋面結構是保溫層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層上方,然后在做水泥砂漿保護層,在保護層上在做防水層。這種結構不僅施工煩瑣且交叉作業造成材料浪費,施工速度慢,增加了較大的屋面荷載;而且這種結構由于沒有綜合考慮防水和隔熱保溫這兩大功能的綜合利用,沒有考慮兩者之間的交叉影響,所產生的效果很不理想。并且,在現有輕鋼屋面施工技術中,一般是將鋼板交疊設置作為防水層,當外界的作用力作用在鋼板上時,使得某一鋼板或者某些鋼板發生位移,交疊的鋼板會產生縫隙,建筑物屋面易出現漏水。并且,鋼板間的位移很小,非常不容易被發現,不易補救。
因此,如果提供一種更加經濟、有效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是我們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本方法主要針對混凝土屋面板、單層鋼板屋面、地下室頂板種植屋面和老舊小區屋面改造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本發明直接在屋面板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聚氨酯兼具的保溫和防水兩種特殊性能,將屋面的保溫層和防水層合二為一,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同時實現屋面的保溫層和防水層的功能。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一體化成型,不會出現拼接位移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了輕鋼屋面現有技術中鋼板滲漏的問題。因此,本方法提供了一種施工簡單,施工成本低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一種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屋面板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
本方法直接在屋面板上設置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利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的保溫、防水特征,在屋面板上形成一體的防水保溫層,充分顯示出保溫層、防水層合二為一的材料特點,從而減少施工步驟,直接降低多層次的生產成本。
優選的是,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中,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的具體過程為:
在所述屋面板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20mm厚),當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發泡固化前鋪設擠塑聚苯保溫板,待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發泡固化后,再次噴涂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至3-10遍,直至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的厚度為30-100mm。
每遍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硬化后的厚度為10mm左右,且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最薄不低于40mm。
在結構找坡或常規做法屋面板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工藝簡單,且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迅速硬化發泡節省了施工時間。在屋面板上噴涂一層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迅速硬化發泡至10mm左右厚度,然后再噴涂第二遍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直至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厚度達到30-100mm為止。并且,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施工單位可以根據屋面傳熱系數的具體要求計算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厚度值。
優選的是,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中,還包括在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中找坡,坡度值為2%。
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中設置坡度為2%的找坡層,這種包裹式的施工方法可以減輕屋面荷載,做到了防水、保溫、找坡三體合一,節約成本,施工速度快。減少屋面結構,進而解決住宅屋面荷載的問題。
優選的是,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中,在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中找坡2%的具體過程為:
步驟一,在所述屋面板上噴涂20mm厚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
步驟二,在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發泡固化前,將厚度依次遞減的擠塑聚苯保溫板沿找坡的坡度方向鋪設在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上;厚度不同的所述擠塑聚苯保溫板間距為10-20mm;
步驟三,在所述擠塑聚苯保溫板間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
首先在屋面板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然后在利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和擠塑聚苯保溫板在找平層上形成坡度值為2%的找坡層,利用擠塑聚苯板的保溫性好和造價低的特性,降低屋面防水保溫造價同時滿足建筑節能要求,同時,本方法中在屋面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同時兼具防水層、保溫層和找坡層的功能,節省施工流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優選的是,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擠塑聚苯保溫板的厚度值為25mm-100mm。
擠塑聚苯保溫板按照找坡層的需要,沿找坡方向上,厚度值依次遞減,以滿足找坡角度的需要。
優選的是,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中,
在所述屋面板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當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發泡固化后,再次噴涂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重復3-5遍,直至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的厚度為30-50mm;
在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上鋪設水泥砂漿找平層,所述水泥砂漿找平層的厚度為30mm;
在所述水泥砂漿找平層設置虹吸排水系統;然后,按照屋面的施工要求的設置種植覆土層。
在進行地下室頂板種植屋面的防水保溫施工時,其具體施工過程為,將鋼筋混凝土屋面板清潔干凈,出去浮土,在屋面板上噴涂一層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當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發泡固化至10mm后,再噴涂三至五層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然后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上鋪設水泥砂漿找平層,然后鋪設虹吸排水收集系統,將土壤中多余的水以及雨水排出收集,并且二次利用,最后再根據施工要求鋪設符合施工要求厚度的種植覆土層,這樣施工后的地下室頂板種植屋面同時兼具很好的防水、保溫和排水功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中,在屋面板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直接利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優異的防水及保溫性能,將防水層和保溫層合二為一,此外,當屋面需要設置找坡層時,直接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中設置擠塑聚苯保溫板,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與擠塑聚苯保溫板相結合設置成找坡層,因此,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可以同時具有防水層、保溫層和找坡層的功能,大大減少屋面的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成本。
2、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中,利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作為防水層和保溫層,具有施工過程簡單,生產成本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中屋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中屋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如圖1所示,該方法至少包括一下步驟:
在屋面板1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2。
現有技術中保溫防水屋面的施工過程為:在屋面板上鋪設厚度值為80mm的擠塑聚苯板;然后鋪設防水層;鋪設厚度值為20mm的DS砂漿作為找平層;利用加氣碎塊混凝土作為找坡層,坡度值為2%;最后再用C20細石混凝土作為屋面面層。
本發明中,在屋面板上直接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2,利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保溫防水的功能,省去現有技術中的保溫層、防水層,找坡層,節省施工工藝,降低施工成本。本發明采用的聚氨酯硬泡體是由多元醇(polyol)與異氫酸酯(MDI)兩組份液體原料組成,采用無氟發泡技術,在一定狀態下發生熱反應,產生閉孔率不低于95%的硬泡體化合物——聚氨酯硬泡體。
本發明以聚氨酯發泡層2作為防水保溫層,該聚氨酯發泡層2溫度適用范圍好,可以在-50℃-150℃的環境溫度中發揮防水保溫的功效,并且聚氨酯發泡層2在高溫環境中基本不變形,在70℃±1℃溫度下照射48h后,尺寸變化率按≤1%。本發明在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2時,主要采用美國GRACO/GUSMER公司噴涂設備。該設備由電腦操作的主控制系統及加熱、循環、輸送、噴涂等輔助系統組成。將A組分為多元醇(polyol),B組分為異氰酸酯(MDI),兩種液體分別由A、B兩個抽料泵抽至設備中,通過設備加溫、加壓、配比后由管道輸送至特制的噴槍噴出霧狀液體于屋面板上,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迅速發泡固化,產生高密度的閉孔率高于95%的聚氨酯硬泡化合物,形成防水、保溫一體化的屋面工程。
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該施工方法至少包括:
在所述屋面板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當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發泡固化前鋪設擠塑聚苯保溫板,待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發泡固化后,再次噴涂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重復5-10遍,直至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的厚度為50-100mm。
本方法中,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噴涂工藝簡單,當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噴涂在屋面板1后迅速發泡固化,這樣噴涂5-6遍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其施工時間短,提高供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效率。
本發明的施工方法可以應用在電廠專用的輕鋼屋面是,直接在壓型鋼板屋面板上直接噴涂厚度為55mm的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并根據實際施工需要,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中進行找平和/或找坡處理。施工過程簡單,防水保溫成效好。
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該施工方法至少包括:
步驟一,在所述屋面板1上噴涂一遍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
步驟二,在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發泡固化前,將厚度依次遞減的擠塑聚苯保溫板200沿找坡的坡度方向鋪設在所述聚氨酯上;厚度不同的所述擠塑聚苯保溫板200間距為10-20mm;
步驟三,在所述擠塑聚苯保溫板200間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
其中,所述擠塑聚苯保溫板200的厚度值為25mm-100mm。
在施工前需要對屋面進行預處理,屋面板表面必須堅實、干凈,不得有空鼓、疏松、起殼、開裂、粉化、油漬等現象。且在屋面板上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時,在屋面板上以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復雜屋面板到簡單屋面板的原則進行施工。
且在施工過程中,當屋面板山墻、女兒墻、天溝、檐溝以及突出屋面結構連接處時,在該連接處設置半徑為80mm-100mm的圓弧形拐角,將聚氨酯噴涂在屋面板上從圓弧形拐角延伸至女兒墻上泛水高度,泛水高度值為250mm;當存在伸出屋面的管道或通氣管時,將聚氨酯噴涂在屋面板上并延伸到管道或通氣管至泛水高度,泛水高度值為250mm。
本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在屋面板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利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的防水保溫的特性,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代替現有技術的保溫層和防水層,同時,在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中設置擠塑聚苯保溫板,將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設置坡度值為2%的找坡層,這樣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同時兼具保溫成、防水層和找坡層的功效,大大減小屋面的施工程序,縮短施工時間,降低施工成本。
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如圖2所示,在所述屋面板4上噴涂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當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發泡固化后,再次噴涂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重復3-5遍,直至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5的厚度為30-50mm;
在所述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5上鋪設水泥砂漿找平層6,所述水泥砂漿找平層6的厚度為30mm;
在所述水泥砂漿找平層6設置虹吸排水系統7;然后,按照屋面的施工要求的設置覆土層8。
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全自動的現場噴涂施工設備,每套設備在施工過程中配置4名工人,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每套設備一天可以完成500-600m2的屋面工程,施工效率高。
將本方法分別應用在不上人屋面、上人屋面和種植屋面上,其具體施工過程如表1、表2、表3和表4所示。
表1為不上人屋面傳統施工方法與本發明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的對比表
表2為上人屋面傳統施工方法與本發明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的對比表
表3為種植屋面傳統施工方法與本發明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的對比表
表4為電廠屋面傳統施工方法與本發明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的對比表
表1至表4中利用傳統施工方法與本發明施工方法分別建造不上人屋面、上人屋面、種植屋面和電廠屋面,并通過本發明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與傳統施工方法比較發現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與混凝土、金屬、木質等基面有較強的粘接能力,本方法將聚氨酯材料直接噴涂在屋面的屋面板上,在屋面上形成無接縫連續殼體層,且殼體層具有很強的承載力;
2、本方法中將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直接噴涂在混凝土、金屬、木質等基面上,這種噴涂的施工方式容易施工,尤其是異性部位極易施工;
3、相較于傳統作法防水中的防水卷材接縫多,接縫處用膠連接,而膠經過長期浸泡易老化,容易造成滲漏,且漏點難以確定,維修比較困難等確定,本方法中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一體成型,無拼接,施工容易且防水工效長達25年;
4、本發明中,屋面結構較傳統屋面結構簡單,傳統作法中防水保溫層每平方米重量為60kg左右,而利用本方法施工的防水保溫層每平方米重量為3-8kg,大大降低屋面荷載,特別適合平面、曲面、結構復雜的屋面;
5、降低屋面厚度,提升頂層房屋室內使用空間;傳統屋面防水保溫層厚度為78-80mm,本發明可以將屋面的防水保溫層的厚度降低至30-50mm,降低防水保溫層厚度,增加頂層房屋室內使用空間;
6、大大縮短工期,發明提供的防水保溫屋面的施工方法,在保證屋面具有很好的防水保溫功能的同時,結構簡單,機械化施工,一套聚氨酯噴涂設備在良好條件下每天可完成800-1000平米的施工,而傳統施工方法40天才能完成1000平米,本方法較常規防水保溫材料施工時間節省80%。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例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