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領域設備,特別是一種混凝土的擺渡轉料機構。
背景技術:
混凝土是當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混凝土是指由膠結料(有機的、無機的或有機無機復合的)、顆粒狀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學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經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結構的復合材料,普通是以膠凝材料、水、細骨料、粗骨料,需要時摻入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配合。在建筑過程中,需要將攪拌后的混凝土輸送并灌注到特定工位上。在現有技術中,需要人工將混凝土灌注到工位上,工人勞動強度較高,而且工作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混凝土擺渡轉料機構,以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混凝土擺渡轉料機構,包括安裝在主架上的攪拌機構,攪拌機構輸出端連接有儲存室,儲存室下方安裝有擺渡轉料路軌,所述擺渡轉料路軌上設置有轉料倉,轉料倉兩端分別安裝有驅動軸,該驅動軸上安裝有與擺渡轉料路軌對應配合的支承輪,轉料倉上設置有與驅動軸連接的驅動電機,所述轉料倉下部安裝有出料門,所述轉料倉上安裝有驅動氣缸,該驅動氣缸的 活動端與所述出料門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轉料倉為倒錐狀,其側面安裝有振動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儲存室下部安裝有可相對開合的左、右料門,儲存室側面分別安裝有左、右氣缸,所述左、右料門的定位端分別與儲存室樞接,左、右料門的活動端分別與左、右氣缸的活動端樞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儲存室為倒錐狀。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左、右料門的活動端分別通過左、右支桿與左、右氣缸的活動端樞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混凝土擺渡轉料機構可以通過儲存室將混凝土暫時儲存,實現混凝土輸送的自動控制,而且通過轉料倉將混凝土自動擺渡轉料,有利于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儲存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轉料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混凝土擺渡轉料機構,包括安裝在主架1上的攪拌機構2,攪拌機構2輸出端連接有儲存室3,儲存室3下方安裝有擺渡轉料路軌4,所述擺渡轉料路軌4上設置有轉料倉5,轉料倉5兩端分別安裝有驅動軸6,該驅動軸6上安裝有與擺渡轉料路軌4對應配合的支承輪7,轉料倉5上設置有與驅動軸6連接的驅動電機8,所述轉料倉5下部安裝有出料門9,所述轉料倉5上安裝有驅動氣缸10,該驅動氣缸10的活動端與所述出料門9連接。這種混凝土擺渡轉料機構可以通過儲存室將混凝土暫時儲存,實現混凝土輸送的自動控制,而且通過轉料倉將混凝土自動擺渡轉料,有利于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轉料倉5為倒錐狀,其側面安裝有振動器17,可通過振動器對轉料倉振動,防止混凝土在轉料倉內凝結。
所述儲存室3下部安裝有可相對開合的左、右料門11、12,儲存室3側面分別安裝有左、右氣缸13、14,所述左、右料門11、12的定位端分別與儲存室3樞接,左、右料門11、12的活動端分別與左、右氣缸13、14的活動端樞接。所述儲存室3為倒錐狀。
所述左、右料門11、12的活動端分別通過左、右支桿15、16與左、右氣缸13、14的活動端樞接,以便于安裝和維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