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建筑用少量水泥砂漿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水泥砂漿是由水泥、細骨料和水,以及根據需要加入的石灰、活性摻合料或外加劑在現場配成的砂漿,分為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通常所說的1:3水泥砂漿是用1單位重量水泥和3單位重量砂配合,實際上忽視了水的成分,一般在0.6左右比例,即應成為1:3:0.6,水泥砂漿的密度為2000Kg/m3。在建筑工程中,一是基礎和墻體砌筑,用做塊狀砌體材料的粘合劑,比如砌毛石、紅磚要用水泥砂漿;二是用于室內外抹灰。
目前人們在攪拌水泥砂漿時通常都是用機械攪拌,機械攪拌效率高,但是當需要攪拌少量水泥砂漿時,使用機械攪拌則會很耗費時間,攪拌后需要用大量的水對攪拌筒進行沖洗,浪費水資源,而且會很浪費材料,大多的水泥和沙子都黏在攪拌筒壁上,并且攪拌機械體積龐大大,不便于移動,因此亟需研發一種便于移動、節省時間、節約水資源和節約材料的建筑用少量水泥攪拌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機械攪拌存在不便于移動、耗費時間、浪費水資源和浪費材料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移動、節省時間、節約水資源和節約材料的建筑用少量水泥砂漿攪拌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建筑用少量水泥砂漿攪拌裝置,包括有攪拌桶、加料口、提手、螺桿、蓋板、軸承、攪拌軸、攪拌葉片和搖桿,攪拌桶的左上方設置有加料口,攪拌桶的左右兩側的上方設置有提手,攪拌桶的頂部開有開口,開口的左右兩側設有螺桿,螺桿頂部開有通孔,開口上方放置有蓋板,蓋板左右對稱設置有缺口,缺口卡在螺桿上,蓋板中部設有軸承,軸承的頂部連接有搖桿,軸承的底部連接有攪拌軸,攪拌軸上左右對稱設有攪拌葉片。
優選地,還包括有腳踏板,腳踏板設置在攪拌桶底部的左右兩側。
優選地,還包括有橡膠塊,橡膠塊設置在腳踏板的頂部。
優選地,攪拌葉片的形狀呈為S形。
優選地,攪拌軸上至少設置有6-10片攪拌葉片。
優選地,攪拌桶呈圓柱體,攪拌桶的高度為50cm,攪拌桶的直徑為35cm。
工作原理:需要攪拌水泥砂漿時,把蓋板蓋上,缺口卡在螺桿上,然后用插銷插入螺桿上的通孔內加以固定,防止在攪拌水泥砂漿時蓋板跳動。然后將水泥、沙子和水等材料按比例從加料口加注到攪拌桶內。然后手握住搖桿,水平搖動搖桿,搖桿帶動攪拌軸轉動,攪拌軸轉動后攪拌葉片也跟隨著轉動,這樣攪拌葉片就能對攪拌桶內的水泥砂漿進行攪拌均勻了。當水泥砂漿攪勻后,將插銷拔出,然后將蓋板取下,再將攪拌好的水泥砂漿從加料口倒出,需要移動攪拌裝置時,握住提手將攪拌裝置向上提起,方便了移動和攜帶。
因為還包括有腳踏板,腳踏板設置在攪拌桶底部的左右兩側。在攪拌水泥砂漿時,人們的雙腳踩在腳踏板上,能夠放置在攪拌時攪拌桶移動,提高了攪拌桶在攪拌水泥砂漿時的穩定性。
因為還包括有橡膠塊,橡膠塊設置在腳踏板的頂部。在攪拌水泥砂漿時,人們的雙腳踩在腳踏板上,能增加人們雙腳與腳踏板的磨差力,進一步地提高了攪拌在攪拌水泥砂漿時的穩定性。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在攪拌水泥砂漿時便于移動、節省時間、節約水資源和節約材料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攪拌桶,2-加料口,3-提手,4-開口,5-螺桿,6-通孔,7-蓋板,8-缺口,9-軸承,10-攪拌軸,11-攪拌葉片,12-搖桿,13-腳踏板,14-橡膠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建筑用少量水泥砂漿攪拌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有攪拌桶1、加料口2、提手3、螺桿5、蓋板7、軸承9、攪拌軸10、攪拌葉片11和搖桿12,攪拌桶1的左上方設置有加料口2,攪拌桶1的左右兩側的上方設置有提手3,攪拌桶1的頂部開有開口4,開口4的左右兩側設有螺桿5,螺桿5頂部開有通孔6,開口4上方放置有蓋板7,蓋板7左右對稱設置有缺口8,缺口8卡在螺桿5上,蓋板7中部設有軸承9,軸承9的頂部連接有搖桿12,軸承9的底部連接有攪拌軸10,攪拌軸10上左右對稱設有攪拌葉片11。
還包括有腳踏板13,腳踏板13設置在攪拌桶1底部的左右兩側。
還包括有橡膠塊14,橡膠塊14設置在腳踏板13的頂部。
攪拌葉片11的形狀呈為S形。
攪拌軸10上至少設置有6-10片攪拌葉片11。
攪拌桶1呈圓柱體,攪拌桶1的高度為50cm,攪拌桶1的直徑為35cm。
工作原理:需要攪拌水泥砂漿時,把蓋板7蓋上,缺口8卡在螺桿5上,然后用插銷插入螺桿5上的通孔6內加以固定,防止在攪拌水泥砂漿時蓋板7跳動。然后將水泥、沙子和水等材料按比例從加料口2加注到攪拌桶1內。然后手握住搖桿12,水平搖動搖桿12,搖桿12帶動攪拌軸10轉動,攪拌軸10轉動后攪拌葉片11也跟隨著轉動,這樣攪拌葉片11就能對攪拌桶1內的水泥砂漿進行攪拌均勻了。當水泥砂漿攪勻后,將插銷拔出,然后將蓋板7取下,再將攪拌好的水泥砂漿從加料口2倒出,需要移動攪拌裝置時,握住提手3將攪拌裝置向上提起,方便了移動和攜帶。
因為還包括有腳踏板13,腳踏板13設置在攪拌桶1底部的左右兩側。在攪拌水泥砂漿時,人們的雙腳踩在腳踏板13上,能夠放置在攪拌時攪拌桶1移動,提高了攪拌桶1在攪拌水泥砂漿時的穩定性。
因為還包括有橡膠塊14,橡膠塊14設置在腳踏板13的頂部。在攪拌水泥砂漿時,人們的雙腳踩在腳踏板13上,能增加人們雙腳與腳踏板13的磨差力,進一步地提高了攪拌在攪拌水泥砂漿時的穩定性。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