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砌體結構所用的一種新型預制U形配筋圈梁。
背景技術:
圈梁是砌體結構中的必備構件。現澆圈梁費工費時且成本高;預制圈梁自重大不利于運輸和安裝且連接處整體性差;如果設計成無配筋的空心U形預制圈梁則會因為板厚太小而容易損壞。因此,設計一種新型圈梁避免上述缺點很有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砌體結構必須要有圈梁,而現澆圈梁施工麻煩浪費時間;預制圈梁有構件太重運輸安裝不便且連接處整體性差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為克服上述缺點,設計出一種輕便的預制圈梁。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方案實現:
一種新型預制U形配筋圈梁,包括圈梁側面(1A)、(1B),圈梁底板2,縱向鋼筋3,箍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是空心的,并且只有側面板1A、1B和底板2,沒有頂面、端面,縱向鋼筋設置在側面板內,同時配有箍筋。
圈梁整體寬度與墻體相同,其長度由設計確定,其確定原則為兩個構造柱之間的距離。側面板1A、1B和底板由細石混凝土澆筑,厚度為40mm,側面板高度按設計確定,一般為180mm或240mm。
在每個側面中設置兩根10的縱向鋼筋,上部的縱向鋼筋與圈梁頂部平齊,下部的縱向鋼筋距離圈梁底部20mm。每根縱向鋼筋伸出圈梁一定長度,長度由設計確定,一般為500mm。
箍筋綁扎在縱筋上,其直徑為6mm;間距可根據房屋情況設計,一般為200mm。箍筋上分肢底面與圈梁上表面平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輕便。普通的預制梁是實心的,自重大不利于運輸和安裝。
2,省工省時。與現澆圈梁相比省去了支模板和拆模板的步驟,節約了時間、精力和成本。
3,牢固。與U形無筋預制圈梁相比,由于側面板配有鋼筋,使之更加牢固。
4,方便制作。因為箍筋上分肢在側面板之上,下分肢在底板內部,則側面板的模板容易支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預制圈梁軸測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預制圈梁軸測圖之二;
圖中:1A、1B分別為兩個側面板,2為底板,3為縱筋,4為箍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新型預制U形配筋圈梁,包括圈梁側面(1A)、(1B),圈梁底板2,縱向鋼筋3,箍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是空心的,并且只有側面板1A、1B和底板2,沒有頂面、端面,縱向鋼筋設置在側面板內,同時配有箍筋。
圈梁整體寬度與墻體相同,其長度由設計確定,其確定原則為兩個構造柱之間的距離。側面板1A、1B和底板由細石混凝土澆筑,厚度為40mm,側面板高度按設計確定,一般為180mm或240mm。
在每個側面中設置兩根10的縱向鋼筋,上部的縱向鋼筋與圈梁頂部平齊,下部的縱向鋼筋距離圈梁底部20mm。每根縱向鋼筋伸出圈梁一定長度,長度由設計確定,一般為500mm。
圈梁為空心的槽形,縱向鋼筋設置在側面板內,箍筋綁扎在縱筋上。使用時首先在墻體上坐漿,然后把圈梁放置在墻體上就位,再把伸出端面的縱筋綁扎在構造柱的縱向鋼筋上,然后再向圈梁腔體內澆筑混凝土。圈梁成型后箍筋上部分肢剛好露在圈梁上表面之上,但因為圈梁上邊還要砌墻,因此不用擔心箍筋會銹蝕。同時裸露的箍筋可以起到部分約束砌體的作用,對砌體強度和延性的提高有利。
混凝土澆筑后即與圈梁側面板成為一個整體,省去了支模板、拆模板和綁扎鋼筋的麻煩,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