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術領域,特別是建筑工程用扣件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建筑領域內,修表外墻之前都需要進行搭架,在進行搭架過程中,常常用到的就是扣件,一個一個扣件將桿件搭建起來,傳統的扣件都是用螺釘在扣件上進行固定,螺釘直徑小,受力小,同時螺紋容易遭到破壞而不能實用;其次,傳統的扣件只是能對兩個桿件進行連接,這樣搭架時使用的扣件數量多,外架穩定性差;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對現在使用的扣件進行改進和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建筑工程用扣件,能夠使外架穩定性好,扣件使用數量少,可靠性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建筑工程用扣件,包括扣件主體、緊固件、圓柱、六邊形凸塊、圓臺和桿件,所述扣件主體的豎直桿中部設置有側桿;所述豎直桿兩端設置有圓環臺,豎直桿和圓環臺內部設置有桿件安裝孔,圓環臺和豎直桿兩端設置有缺口,豎直桿兩端設置有外螺紋,側桿一端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緊固件下端設置有圓柱,圓柱外側設置有六邊形凸塊,圓柱上端設置有圓臺,圓柱內部設置有圓柱孔,圓臺內部設置有圓臺孔,圓柱孔內設置有內螺紋。
作為優選,所述側桿的數量為4個,側桿的軸心線與豎直桿的軸心線相互垂直,側桿繞著豎直桿的軸心線均勻分布在豎直桿的中部。
作為優選,所述缺口的數量至少為3個,繞著豎直桿的軸心線均勻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圓臺的錐度與圓環臺的錐度相等,圓臺的高度大于圓環臺的高度。
作為優選,所述側桿一端設置有側桿倒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扣件主體的豎直桿中部設置有側桿,每一個扣件連接的桿件數量多,豎直桿兩端和側桿一端設置有外螺紋,桿件固定可靠,穩定性好;圓柱外側設置有六邊形凸塊,可以方便緊固件擰緊固定好桿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固定可靠,可以進行廣泛推廣和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工程用扣件的立體爆炸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工程用扣件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中:1-扣件主體、11-豎直桿、12-側桿、13-側桿倒角、14-圓環臺、15-缺口、16-桿件安裝孔、17-緊固件、18-圓柱、19-六邊形凸塊、20-圓臺、21-圓柱孔、22-圓臺孔、2-桿件。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工程用扣件,包括扣件主體1、緊固件17、圓柱18、六邊形凸塊19、圓臺20和桿件2,所述扣件主體1的豎直桿11中部設置有側桿12;所述豎直桿11兩端設置有圓環臺14,豎直桿11和圓環臺14內部設置有桿件安裝孔16,圓環臺14和豎直桿11兩端設置有缺口15,豎直桿11兩端設置有外螺紋,側桿12一端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緊固件17下端設置有圓柱18,圓柱18外側設置有六邊形凸塊19,圓柱18上端設置有圓臺20,圓柱18內部設置有圓柱孔21,圓臺20內部設置有圓臺孔22,圓柱孔21內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側桿12的數量為4個,側桿12的軸心線與豎直桿11的軸心 線相互垂直,側桿12繞著豎直桿11的軸心線均勻分布在豎直桿11的中部;所述缺口15的數量至少為3個,繞著豎直桿11的軸心線均勻分布;所述圓臺20的錐度與圓環臺14的錐度相等,圓臺20的高度大于圓環臺14的高度;所述側桿12一端設置有側桿倒角13。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工程用扣件在工作過程中,將桿件2通過內不的螺紋孔直接鏈接到豎直桿11四周的側桿12上,然后再將豎直桿11內的桿件安裝孔16設置桿件2,然后通過將緊固件17擰緊到豎直桿11兩端的外螺紋上,圓臺孔22不斷壓擠圓環臺14面,使得圓環臺14將桿件2夾緊,從而實現桿件2搭架功能。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扣件主體1的豎直桿11中部設置有側桿12,每一個扣件連接的桿件2數量多,豎直桿11兩端和側桿12一端設置有外螺紋,桿件2固定可靠,穩定性好;圓柱18外側設置有六邊形凸塊19,可以方便緊固件17擰緊固定好桿件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固定可靠,可以進行廣泛推廣和應用。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