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工程施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尤其涉及一種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
背景技術:
飾面清水混凝土是表面顏色基本一致,由有規律排列的對拉螺栓孔眼、明縫、蟬縫、假眼等組合形成的、以自然質感為飾面效果的清水混凝土。其中,明縫是指凹入混凝土表面的分格線或裝飾線。
工程建設中,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通常是將明縫條(塑料材質或木質的線條)與模板固定在一起,待混凝土澆筑成型后將模板和明縫條拆除,明縫條的位置便形成了明縫。當采用木模板或鋼框膠合板時,需用射釘或自攻螺絲將明縫條與模板板面固定;當采用鋼模板時,需同時對鋼模板和明縫條開孔,再用螺栓將明縫條與模板板面固定。
按照此方法施工時,為固定明縫條需對模板造成破壞,直接降低模板的周轉次數,造成施工成本增加。明縫條與模板是整體拆除,易損壞明縫邊緣,后期修復工作量大。當遇到異形模板時,木質或塑料材質的明縫條不易彎曲,無法與模板貼合固定。
上述清水混凝土明縫的施工方法,會造成模板周轉次數低、明縫修復工作量大、明縫條與異形模板不易固定等不利影響,難滿足當下高效、環保的施工需求。因此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是目前工程施工技術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基于上述清水混凝土明縫施工過程中,會造成模板周轉次數低、明縫修復工作量大、明縫條與異形模板不易固定,提供一種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本實用新型直接利用全鋼模板拼縫處作為明縫位置,摒棄蟬縫,外表更美觀;明縫條安裝簡便,無需破壞模板,模板周轉率高,易于推廣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包括固定相連的半圓柱形的頭部和長方體形的尾部,長方體形的尾部連接在半圓柱形的頭部的長方形面上;
在半圓柱形的頭部的長方形面沿軸向的兩邊分別固定連接一條楞條,所述的楞條的長度與半圓柱形的頭部的長方形面沿軸向的兩邊長度相同;所述的楞條的寬度為半圓柱形的頭部直徑的1/4-1/5;
所述的長方體形的尾部的長度與楞條的長度相同,寬度為半圓柱形的頭部直徑的1/10-1/13,高度與全鋼模板的連接板寬度與楞條高度之和;連接板有長度、寬度和厚度三個方向的尺寸;
長方體形的尾部在全鋼模板的連接板的螺栓孔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通孔。
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的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包括固定相連的半圓柱形的頭部和長方體形的尾部,長方體形的尾部連接在半圓柱形的頭部的長方形面上;
在半圓柱形的頭部的長方形面沿軸向的兩邊分別固定連接一條楞條,所述的楞條的長度與半圓柱形的頭部的長方形面沿軸向的兩邊長度相同;所述的楞條的寬度為半圓柱形的頭部直徑的1/5;
所述的長方體形的尾部的長度與楞條的長度相同,寬度為半圓柱形的頭部直徑的1/12.5,高度與全鋼模板的連接板寬度與楞條高度之和;
長方體形的尾部在全鋼模板的連接板的螺栓孔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通孔。
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的半圓柱形的頭部、長方體形的尾部和楞條的材質均為工業橡膠。
一種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制作與明縫排布出的網格大小一致的全鋼模板,所述的全鋼模板包括全鋼模板主體和固定連接在全鋼模板主體四周的連接板,所述的連接板上設有螺栓孔,然后利用相鄰兩塊全鋼模板拼縫處作為明縫;在拼縫處的兩塊連接板上的螺栓孔對稱設置;
步驟(2),將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的尾部粘結在拼縫處的兩塊連接板之間,同時,保持楞條與全鋼模板主體的板面緊密貼合;然后采用螺栓將拼縫處的兩塊連接板及明縫條的尾部緊固;
步驟(3),混凝土澆筑成型后將全鋼模板拆除,然后再拆除明縫條,便形成了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
進一步,優選的是明縫條的接頭處理方法是:水平和豎直接頭直接對接,兩對接面相互平行;十字形或T形接頭則將其中一個方向的明縫條切割導成內凹圓弧,再與另一個方向的明縫條搭接,內凹圓弧與另一方向的明縫條半圓柱形的頭部的弧度一致;所有接頭部位均采用玻璃膠封縫。
進一步,優選的是步驟(2)的具體步驟是:
先將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尾部粘結在下方(或先安裝一側)的全鋼模板連接板上,保持楞條與全鋼模板主體的板面緊密貼合;
然后再在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尾部的上方(或后安裝一側)安裝另一塊全鋼模板,安裝好后,之后采用螺栓將拼縫處的兩塊連接板及明縫條的尾部緊固。
粘結優選采用泡沫雙面膠。
進一步優選的是半圓柱形的頭部、長方體形的尾部和楞條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半圓柱形頭部直徑為混凝土明縫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直接利用模板拼縫處作為明縫位置,摒棄蟬縫,外表更美觀;本實用新型明縫條安裝簡便,無需破壞模板,模板周轉率可提高50%;明縫條與模板分開拆除,不易損壞明縫,成型質量好;施工效率可提高15%,成本可降低10%,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工程施工技術領域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的施工。
本實用新型明縫條的截面為“蝌蚪形”,其尾部可以直接夾在模板拼縫之間且不漏漿,并可以順著異形模板彎曲,且適用范圍較廣,可以用在任何異形模板上。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的施工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局部放大圖;
其中,1、全鋼模板主體的板面;2、頭部;3、楞條;4、尾部;5、螺栓;6、連接板;7、通孔;8、全鋼模板主體;9、明縫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應視為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技術或條件者,按照本領域內的文獻所描述的技術或條件或者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所用產品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如圖1所示,一種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包括固定相連的半圓柱形的頭部2和長方體形的尾部4,長方體形的尾部4連接在半圓柱形的頭部2的長方形面上;
在半圓柱形的頭部2的長方形面沿軸向的兩邊分別固定連接一條楞條3,所述的楞條3的長度與半圓柱形的頭部2的長方形面沿軸向的兩邊長度相同;所述的楞條3的寬度等于1/4-1/5半圓柱形的頭部直徑,優選等于1/5半圓柱形的頭部直徑;
所述的長方體形的尾部4的長度與楞條3的長度相同,寬度為半圓柱形的頭部直徑的1/10-1/13,優選方案是寬度為半圓柱形的頭部直徑的1/12.5,高度與全鋼模板的連接板寬度與楞條3高度之和;
長方體形的尾部4在全鋼模板的連接板6的螺栓孔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通孔7,通孔7的作用是便于螺栓5的穿入;
優選的是,所述的半圓柱形的頭部2、長方體形的尾部4和楞條3的材質均為工業橡膠。
如圖2和圖3所示,一種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制作與明縫排布出的網格大小一致的全鋼模板,所述的全鋼模板包括全鋼模板主體8和固定連接在全鋼模板主體四周的連接板6,所述的連接板6上設有螺栓孔,然后利用相鄰兩塊全鋼模板拼縫處作為明縫;在拼縫處的兩塊連接板上的螺栓孔對稱設置;
步驟(2),將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的尾部4粘結在拼縫處的兩塊連接板6之間,同時,保持楞條3與全鋼模板主體的板面1緊密貼合;然后采用螺栓5將拼縫處的兩塊連接板6及明縫條的尾部4緊固(即將明縫條的尾部4緊固在拼縫處的兩塊連接板6之間),以使明縫條的尾部4可以直接夾緊固定在模板拼縫之間且不漏漿,并可以順著異形模板彎曲;
步驟(3),混凝土澆筑成型后將全鋼模板拆除,然后再拆除明縫條9,便形成了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
明縫條的接頭處理方法是:水平和豎直接頭直接對接,兩對接面相互平行;十字形或T形接頭則將其中一個方向的明縫條切割導成內凹圓弧,再與另一個方向的明縫條搭接,內凹圓弧與另一方向的明縫條半圓柱形的頭部的弧度一致;所有接頭部位均采用玻璃膠封縫。
優選方案是,步驟(2)的具體步驟是:
先將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尾部4粘結在下方的全鋼模板連接板6上,保持楞條3與全鋼模板主體的板面1緊密貼合;
然后再在全鋼模板飾面清水混凝土明縫條尾部4的上方安裝另一塊全鋼模板,安裝好后,采用螺栓5將拼縫處的兩塊連接板6及明縫條的尾部4緊固。此優選方案建議是為墻體的混凝土澆筑成型,全鋼模板上下設置。
優選方案是粘結采用泡沫雙面膠,泡沫雙面膠寬180mm、厚2mm。
圖3所示的連接板6的橫向距離即為其寬度,縱向距離即為其厚度。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