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膨潤土膨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
背景技術:
在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是地下隧道施工,需要制備膨潤土濃度及粘稠度符合要求的膨潤土漿液,利用膨潤土漿液對隧道內掌子面土體進行改良,使其具有可塑性,利于渣土的排出,保證施工質量。
傳統膨潤土漿液的制備方法是利用膨潤土自然發酵,需要制作體積龐大的罐體,此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一)膨潤土漿液制備裝置體積龐大,占地面積大,不利于解體、運輸;
(二)制備膨潤土漿液的效率低,無法滿足隨制隨用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其采用集成化設計,結構緊湊,占用面積小,運輸方便;制備膨潤土漿液的效率高,能夠在短時間內制備符合工程要求的膨潤土漿液,滿足工程施工進度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包括儲漿罐,攪拌系統,制漿泵,渣漿泵及料斗。
儲漿罐、制漿泵、渣漿泵設置在基座上,攪拌系統設置在儲漿罐的內部;儲漿罐的下部設置有輸出管,制漿泵、渣漿泵與儲漿罐下部的輸出管連接。
制漿泵與儲漿罐的頂部之間連接有漿液管道,料斗設置在漿液管道上,這樣,儲漿罐內的混合漿液可循環經過制漿泵,以提高膨潤土漿液的制備質量。
制備的膨潤土漿液通過渣漿泵上的渣漿泵輸出管泵至使用設備,滿足現場施工的需求。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系統包括攪拌電機、攪拌軸及攪拌葉片,攪拌電機設置在儲漿罐頂部的支撐板上,攪拌軸固定在攪拌電機的輸出軸上,攪拌葉片設置在攪拌軸上,借助攪拌電機,可將膨潤土及水充分混合。
進一步地,所述制漿泵與儲漿罐下部的輸出管之間設置有制漿泵蝶閥及可曲饒橡膠軟接頭,制漿泵蝶閥的直徑為200mm,可曲饒橡膠軟接頭用于調節制漿泵的安裝高度,提高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的安裝便捷性。
進一步地,所述渣漿泵與儲漿罐下部的輸出管之間設置有渣漿泵蝶閥及可曲饒橡膠軟接頭,渣漿泵蝶閥的直徑為150mm,可曲饒橡膠軟接頭用于調節渣漿泵的安裝高度,提高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的安裝便捷性。
進一步地,所述儲漿罐為長方體形,其容積為10m3,用于膨潤土與水的混合。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及其使用方法,其采用集成化設計,結構緊湊,占用面積小,運輸方便;制備膨潤土漿液的效率高,能夠在短時間內制備符合工程要求的膨潤土漿液,滿足工程施工進度的要求。
附圖說明
通過結合以下附圖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優點將變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這些附圖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其中:
圖1是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的主視圖;
圖3是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使用流程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攪拌電機;2.儲漿罐;3.攪拌葉片;4.料斗;5.制漿泵蝶閥;6.制漿泵;7.渣漿泵;8.渣漿泵蝶閥;9.攪拌軸;10.渣漿泵輸出管;11.基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及其使用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均是解釋性和示例性的,不應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及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除在此記載的實施例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能夠基于本申請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采用顯而易見的其它技術方案,這些技術方案包括采用對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的做出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和修改的技術方案。
本說明書的附圖為示意圖,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狀及其相互關系。請注意,為了便于清楚地表現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各部件的結構,各附圖之間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繪制。相同的參考標記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圖1所示的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包括儲漿罐2,攪拌系統,制漿泵6,渣漿泵7及料斗4。
儲漿罐2、制漿泵6、渣漿泵7設置在基座11上,攪拌系統設置在儲漿罐2的內部;儲漿罐2的下部設置有輸出管,制漿泵6、渣漿泵7與儲漿罐2下部的輸出管連接;制漿泵6與儲漿罐2下部的輸出管之間設置有制漿泵蝶閥5及可曲饒橡膠軟接頭,制漿泵蝶閥5的直徑為200mm;渣漿泵7與儲漿罐2下部的輸出管之間設置有渣漿泵蝶閥5及可曲饒橡膠軟接頭,渣漿泵蝶閥8的直徑為150mm,可曲饒橡膠軟接頭可調節制漿泵6或渣漿泵7的安裝高度,提高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安裝的便捷性。
制漿泵6與儲漿罐2的頂部之間連接有漿液管道,料斗4設置在漿液管道上;制備的膨潤土漿液通過渣漿泵7上的渣漿泵輸出管10泵出。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所述攪拌系統包括攪拌電機1、攪拌軸9及攪拌葉片3,攪拌電機1設置在儲漿罐2頂部的支撐板上,攪拌軸9固定在攪拌電機1的輸出軸上,攪拌葉片3設置在攪拌軸9上;攪拌電機1帶動攪拌軸9上的攪拌葉片3旋轉。
所述儲漿罐2為長方體形,其容積為10m3。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的使用方法,圖3是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使用流程圖,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向儲漿罐2內注入適量的水;
在此步驟中,儲漿罐2的水位一般不超過2/3。
S2,開機攪拌系統、制漿泵6;
具體地,攪拌電機1帶動攪拌軸9上的攪拌葉片3旋轉。
S3,按照比例,向料斗4內加入膨潤土;
在此步驟中,水與膨潤土的比例要根據施工情況靈活調整,水與膨潤土的質量配比為14:1~20:1;在攪拌電機1的帶動下,攪拌軸9上的攪拌葉片3旋轉,使膨潤土充分混合。
S4,制漿泵6持續運行,進行膨潤土漿液攪拌;
具體地,在此步驟中,制漿泵6的運行時間為5-10min,以保證膨潤土與水的混合均勻性,保證膨潤土漿液的攪拌質量。
S5,開啟渣漿泵7,將制備的膨潤土漿液泵送至使用設備。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膨潤土膨化站及其使用方法,其采用集成化設計,結構緊湊,占用面積小,運輸方便;制備膨潤土漿液的效率高,能夠在短時間內制備符合工程要求的膨潤土漿液,滿足工程施工進度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