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制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圍欄樁。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園林、公園以及綠地廣泛應用采用圍欄、護欄作為圍墻,其主要作用及功能是截擋行人及車輛,以保護圍欄內的設施不受損害。而圍欄樁是圍欄的主要構件之一,所以用量相當大。目前圍欄樁的構造有多種,主要圓柱形,立方柱形,有些地方還用到橫截面為三菱的柱狀結構,但這些方式使用材質都較多,成本較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專利ZL201120247273.8公開有一種圍欄樁,樁體為橫截面為A字形的柱狀結構,不僅能使樁體穩定性強,而且能有效節省材料;其外端面的兩個棱上設置有呈排列狀的凹槽,兩棱上的凹槽呈水平方向一一對應,易于嵌入鐵絲;中間橫面在尾端處形成三角形尖端,便于埋入地面。雖然上述技術方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但是,該技術方案本身仍然存在諸多技術問題亟待解決,如:A字形的樁體結構,因為外部棱角過于尖銳,十分容易對施工人員或無意碰觸到該樁體的人員造成傷害,亟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相較于現有技術而言,既能夠有效降低整體成本,同時,還能夠有效增強使用過程中安全可靠性的圍欄樁。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圍欄樁,包括:一橫截面為半圓型的柱狀樁體且所述樁體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沿其軸向延伸的曲形翼板,兩所述翼板均遠離所述樁體的曲形側壁且兩所述翼板的自由端相互靠近,兩所述翼板上分別設有若干并行排列的用于嵌入鐵絲的凹槽,所述樁體靠近兩翼板的側壁正中固接有支撐板且所述支撐板正中設有一卡接槽,所述支撐板通過卡接槽配接有一曲形防護板且所述防護板上設有與卡接槽相配接的卡接板,當防護板與支撐板緊密配接時,所述防護板的兩自由端恰好分別與兩翼板的自由端相對接。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有上述技術方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如下:
其一是:改進了樁體本身的結構,即:包括:一橫截面為半圓型的柱狀樁體且所述樁體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沿其軸向延伸的曲形翼板,兩所述翼板均遠離所述樁體的曲形側壁且兩所述翼板的自由端相互靠近,兩所述翼板上分別設有若干并行排列的用于嵌入鐵絲的凹槽。
基于上述技術改進,鑒于樁體本身的結構由A字型改進為半圓柱狀,而且,所述翼板由直板改進為曲形結構,既能夠實現有效增強使用過程中安全可靠性,不會對施工人員或無意碰觸到該樁體的人員造成傷害。
其二是:增設了防護板的設計,即:所述樁體靠近兩翼板的側壁正中固接有支撐板且所述支撐板正中設有一卡接槽,所述支撐板通過卡接槽配接有一曲形防護板且所述防護板上設有與卡接槽相配接的卡接板,當防護板與支撐板緊密配接時,所述防護板的兩自由端恰好分別與兩翼板的自由端相對接。
基于上述設計,防護板的設計,在于分別與兩翼板的自由端相互對接,即可以將兩翼板的自由端隱藏,就能夠進一步地增大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為了保證防護板與兩翼板的自由端分別正對應,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兩所述翼板的上端分別設有一定位槽且所述防護板的兩側分別設有能夠與其對應側的定位槽相配接的定位板。當操作者將防護板上的卡接板與樁體上的卡接槽緊密配接時,基于定位槽與定位板的相互配接,即能夠保證防護板的兩端能夠與其對應側的翼板的自由端相互正對接。
為了方便將本實用新型埋入地面,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樁體下端延伸有一能夠埋入地面的接地端。
為了有效地增強接地端的使用可靠性,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接地端為倒T型結構。
優選地,所述接地端底端橫截面為半圓型。
優選地,所述支撐板的數量為兩個。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本實用新型通過改進了樁體本身的結構,既能夠實現有效增強使用過程中安全可靠性,不會對施工人員或無意碰觸到該樁體的人員造成傷害。此外還通過增設了防護板的設計,即可以將兩翼板的自由端隱藏,就能夠進一步地增大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基于上述優選技術方案的改進,本實用新型通過增設定位槽與定位板的設計,能夠保證防護板的兩端能夠與其對應側的翼板的自由端相互正對接;還通過在所述樁體下端延伸有一能夠埋入地面的接地端,能夠方便將本實用新型埋入地面,相較于現有技術而言,既能夠有效降低整體成本,同時,還能夠有效增強使用過程中安全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無防護板);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帶防護板);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無防護板且翼板帶定位槽);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有防護板且翼板帶定位槽)。
圖中:1、樁體;2、翼板;3、凹槽;4、支撐板;5、卡接槽;6、防護板;7、定位槽;8、定位板;9、接地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圍欄樁,包括:一橫截面為半圓型的柱狀樁體1且所述樁體1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沿其軸向延伸的曲形翼板2,兩所述翼板2均遠離所述樁體1的曲形側壁且兩所述翼板2的自由端相互靠近,兩所述翼板2上分別設有若干并行排列的用于嵌入鐵絲的凹槽3,所述樁體1靠近兩翼板2的側壁正中固接有支撐板4且所述支撐板4正中設有一卡接槽5,所述支撐板4通過卡接槽5配接有一曲形防護板6且所述防護板6上設有與卡接槽5相配接的卡接板,當防護板6與支撐板4緊密配接時,所述防護板6的兩自由端恰好分別與兩翼板2的自由端相對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樁體1下端延伸有一能夠埋入地面的接地端9。
本實施例中,所述接地端9為倒T型結構。
本實施例中,所述接地端9底端橫截面為半圓型。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板4的數量為兩個。
實施例二:
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兩所述翼板2的上端分別設有一定位槽7且所述防護板6的兩側分別設有能夠與其對應側的定位槽7相配接的定位板8。請參閱圖3和圖4。
使用方法:
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操作者可先將本實用新型埋入地面,優選地,所述樁體1下端延伸有一能夠埋入地面的接地端9。然后,將需要固定的鐵絲嵌入兩翼板上的凹槽內,當鐵絲布線完成后,再將防護板配接在支撐板上,直至保證防護板的兩端能夠與其對應側的翼板的自由端相互正對接。
在防護板上的卡接板逐漸地進入卡接槽的過程中,設置在防護板上的定位板恰好能夠進入兩翼板上的定位槽內。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