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照明功能的建筑立柱。
背景技術:
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
在樓道建設中為了防止施工人員不慎從樓梯的側面翻落需要在樓梯的邊緣架設臨時扶手,在對樓梯進行地磚鋪設或者最后裝飾的過程中必須將其拆除,以免造成鋪設漏洞。現有技術的扶手包括了兩根相互平行的立柱,在兩根立柱上均設有用于固定臨時橫桿的連接部。所述立柱的底部包括一用于將該立柱固定于階梯上的連接部件。目前的建筑立柱結構過于單一,不具有照明效果,且不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照明功能的建筑立柱。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具有照明功能的建筑立柱,包括堡坎、安裝在所述堡坎上的立柱體,在所述立柱體的上端兩側開設有凹槽,在凹槽內安裝有芝麻白花崗石塊,并在所述立柱體的側面內部預埋有PVC管,在PVC管內穿過有電線,并在立柱體的側面開設有燈槽,在所述燈槽內安裝有照明燈,所述照明燈與PVC管內的電線相連,且所述燈槽的外側設置有透明板,在所述立柱體的外側設置有淺藍色文化石貼,在所述淺藍色文化石貼的外側設置有棕色仿石磚貼。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芝麻白花崗石塊的外側設置有環形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照明燈為LED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淺藍色文化石貼和棕色仿石磚貼的厚度相同。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照明燈,具有照明的功能,通過在立柱體的外表面貼有淺藍色文化石貼和棕色仿石磚貼,增強其美觀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所述一種具有照明功能的建筑立柱,包括堡坎1、安裝在所述堡坎1上的立柱體2,在所述立柱體2的上端兩側開設有凹槽3,在凹槽3內安裝有芝麻白花崗石塊4,并在所述立柱體2的側面內部預埋有PVC管5,在PVC管5內穿過有電線,并在立柱體2的側面開設有燈槽6,在所述燈槽6內安裝有照明燈7,所述照明燈7為LED燈,所述照明燈7與PVC管5內的電線相連,且所述燈槽6的外側設置有透明板8,在所述立柱體2的外側設置有淺藍色文化石貼9,在所述淺藍色文化石貼9的外側設置有棕色仿石磚貼10,所述淺藍色文化石貼9和棕色仿石磚貼10的厚度相同。通過設置有照明燈,具有照明的功能,通過在立柱體的外表面貼有淺藍色文化石貼和棕色仿石磚貼,增強其美觀效果。
所述芝麻白花崗石塊4的外側設置有環形槽1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