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裝潢領域,尤指一種可減少損壞機會,快速組裝的隔間結構。
背景技術:
隔間系統技術由于具有工期短、便于拆裝、方便改變空間形態等特點,因此廣泛運用于工裝、家裝領域。而針對隔間系統技術缺失,亦陸陸續續改善并有申請專利在案的。譬如公告01220241.x「具有快速組裝功能的隔屏系統」實用新型專利。其是由至少兩立柱、多個連接在兩立柱之間的間隔裝置、及包夾在兩間隔裝置之間的一隔間板所組合而成。立柱的至少一側設有對稱的縱向延伸的連接部。而橫向延伸的間隔裝置是與連接部匹配凹凸配合,間隔裝置上設有橫向延伸的朝上開口的承接部、朝下開口的銜接部,以供隔間板的頂底部分別安裝在上下兩間隔裝置的銜接部與承接部之間,兩相鄰的隔間板之間無任何包覆,并且保留一段間隙。
施工時,是預先在工廠將所有材料裁切好,再運輸至裝修現場組裝。但由于隔間板的周邊無保護作用,因此在運輸過程、現場搬運裝訂過程中極易因為碰撞而發生表面或者邊角損壞情形,材料損壞率高進而徒增成本。
并且由于隔間板只有頂底邊被橫向的間隔裝置框住,而側邊則與另一相鄰隔間板相并,并預留供板材熱脹變形的間隙,然而,間隙過大會影響美觀,過小則可能發生板材熱脹時相互擠壓而變形。并且,因為裁切木板的公差極大,邊長及變形量不一致,都會影響施工品質及美觀性。
此外,為了要支撐隔間板,因此立柱的寬度需要極寬,才具有足夠的支撐強度,預防翹曲變形。如此一來立柱重量過重不易搬運,且材料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提高良率、提升施工質量的智能式隔間系統。
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手段包括:
至少一隔間單元,包括一隔間板、一包覆在隔間板周邊的邊框,該邊框朝向隔間板該側設有一具有三邊的卡槽,邊框朝外該側設有一道凹入的嵌槽。
實施上述技術手段以后,在出場時,各隔間板即已先以邊框包覆,因此可以避免搬運、運輸過程中劃傷板表面,以及使脆弱的邊角破損,可以大幅提高良率。
并且,在卡槽內部與隔間板邊緣之間,可以預留供隔間板熱脹變形的裕度,而由外觀完全看不出來該間隙,可以提高施工品質。同時,由于隔間板的邊緣被完全包覆,因此,制造時精密度不需要太高,亦可以降低成產成本。
優選的,所述的隔間單元的邊框位在頂面、底面的嵌槽內分別設有至少一個彈性夾,該彈性夾利用彈性卡制在嵌槽內,并且彈性夾中間具有一道能夠彈性張開的夾槽;
所述隔間單元即固定在兩縱向與兩橫料所形成的空間當中,其中,橫料至少于頂面/底面任一面設有突出的上插板/下插板,以匹配插置于彈性夾的夾槽內,另于上插板至橫料邊緣之間設有一供隔間單元抵靠安裝的承板。
實施上述技術手段之后,可以使隔間單元穩固地安裝夾固在上下兩橫料之間。
優選的,所述邊框的嵌槽開口端的槽口寬度小于嵌槽內部寬度,進而在槽口形成兩擋緣,所述的彈性夾是置于嵌槽內,并且擋止于擋緣內側。
優選的,所述的隔間板為四邊形板體,所述邊框是由四個邊框單元所連續組裝而成,兩相鄰的邊框單元之間以一角扣夾設固定,該角扣具有兩側邊的L形夾體,兩側邊的夾角小于兩邊框單元之間的夾角,并且角扣具有可張開的彈性。
優選的,該隔間系統進一步包括至少兩縱料、至少兩個橫料,所述隔間單元即固定在兩縱向與兩橫料所形成的空間當中,其中,橫料至少于頂面/底面任一面設有突出的上插板/下插板,以匹配插置于彈性夾的夾槽內,另于上插板至橫料邊緣之間設有一供隔間單元抵靠安裝的承板。
優選的,所述上插板/下插板近自由處設有一箭頭部,該箭頭部匹配插置于彈性夾的夾槽內,而所述夾槽兩側壁的自由處設有相向突出的能夠夾固箭頭部的凸緣。
優選的,所述的橫料頂底面分別設有一上插板、一下插板,于下插板一側設有一與承板同向延伸并且供隔間單元的頂面抵靠的下承板,該下承板的長度小于承板,而所述的承板自由端設有一朝下突出鉤部;
另設有至少一個掛鉤,掛鉤兩相對端分別設有一往上翹的鉤持端、掛物端,通過該鉤持端卡鉤在承板的鉤部內緣。
實施上述技術手段以后,使用者可以任意橫移調整掛鉤位置,并在掛鉤上吊掛證書、相片、留言板或者衣帽。
優選的,所述的縱料的橫截面至少一側邊中段設有突出的且縱向延伸的連接部,縱料橫截面的兩端分別設有與連接部同側突出的擋止部;橫料的端部是抵靠于所述縱料擋止部,并且橫料的端部中段設有凹入的卡槽,該卡槽是匹配包覆在連接部周邊。
實施上述技術手段以后,可以組構成穩固的隔間系統,并且由于隔間板的周緣保留的間隙是在邊框的卡槽內部,因此兩隔間單元之間的間隙固定(即縱料的擋止部寬度),能夠改善前述參考案兩隔間板間隙不均的缺失,提升施工品質。
優選的,該隔間系統進一步包括至少兩縱料、至少兩個橫料,所述隔間單元即固定在兩縱向與兩橫料所形成的空間當中,其中,橫料至少于頂面/底面任一面設有突出的上插板/下插板,以匹配插置于嵌槽內,另于上插板至橫料邊緣之間設有一供隔間單元抵靠安裝的承板。
優選的,所述的橫料頂底面分別設有一上插板、一下插板,于下插板一側設有一與承板同向延伸并且供隔間單元的頂面抵靠的下承板,該下承板的長度小于承板,而所述的承板自由端設有一朝下突出鉤部;
另設有至少一個掛鉤,掛鉤兩相對端分別設有一往上翹的鉤持端、掛物端,通過該鉤持端卡鉤在承板的鉤部內緣;
所述的縱料的橫截面至少一側邊中段設有突出的且縱向延伸的連接部,縱料橫截面的兩端分別設有與連接部同側突出的擋止部;
橫料的端部是抵靠于所述縱料擋止部,并且橫料的端部中段設有凹入的卡槽,該卡槽是匹配包覆在連接部周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縱料的橫向截面以及與橫料、隔間單元的局部組裝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的4-4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圖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快速組裝的智能式隔間系統包括至少兩個縱料10、多個橫料20、以及多個包夾在縱料10與橫料20之間的隔間單元30。縱料10及橫料20優選為鋁合金材料,其中,該隔間單元30包括一隔間板31以及包覆隔間板31周邊的邊框32。
請同時參閱圖1及2所示,本實施例的隔間板31是四邊形,因此,所述邊框32包括四個分別包覆四邊的邊框單元320,每個邊框單元320為截面相同的扁平狀型材,于邊框單元320的兩相對側上分別設有一道沿著型材延伸方向的卡槽3201、嵌槽3202,卡槽3201為具有三邊的槽體,其寬度略大于隔間板31的厚度,且邊框單元320的長度略大于隔間板31的長度,從而將隔間板31安裝在四個邊框單元320之間,并使隔間板31的卡槽3201的內周壁之間預留間隙,保留供隔間板31變形的裕度。而嵌槽3202與卡槽3201反向設置,亦即,將邊框單元320朝向隔間板31該側界定為內側,那么各嵌槽3202是朝向外側開口。相鄰的邊框單元320之間可以粘合或者裝訂方式固定,優選的是如圖所示在兩邊框單元320的交角處以一具有彈性的L形角扣33扣合,該角扣33可以是塑料材質或者具有彈性金屬材料制成,在自然狀態下,其兩側邊的夾角小于90度,以張開夾扣于兩相鄰的邊框單元320的嵌槽3202內,并利用其彈性扣緊,因此,組裝方式極為方便快速。而整個隔間單元30是通過嵌槽3202插卡在橫料20上固定,請同時參閱圖3橫向截面圖及圖4縱向截面圖所示,嵌槽3202朝外開口該側設有相向突出的擋緣3203,使嵌槽3202形成內部寬、槽口窄的形態,而橫料20為扁平長形板體,其沿著板體延伸方向的頂面近兩側邊處分別設有朝上突伸的上插板21及上擋板22,該上插板21與上擋板22間隔設置,且上擋板22位在上插板21與橫料20中間之間,另于橫料20底面近兩側邊處 設有朝下突伸的下插板23、下擋板24,該下插板23、下擋板24分別與上插板21、上擋板22上下對應。此外,在上插板21至橫料20邊緣之間設有一承板25,以供隔間單元30的底部置于承板25上并擋止于上擋板22一側,同時以上插板21插置于邊框32底面的嵌槽3202內。優選的,為了提高結合的穩固性特別在嵌槽3202內設有至少一個彈性夾34,該彈性夾34具有一基板及四片由基板同側延伸的彈性片,彈性夾34是基板該側窄,彈性片的自由端該側寬,形成傾斜狀。該四片彈性片界定為設在外側的兩片外彈片341,以及設于兩外彈片341之間的兩片內彈片342,該基板的寬度小于嵌槽3202的槽口,并且自然狀態下兩外彈片341最大距離大于嵌槽3202的槽口寬度,從而彈性夾34利用其彈性壓縮置入嵌槽3202之后,外彈片341再彈開擋止于擋緣3203內部無法脫出。而兩片內彈片342之間形成一道夾槽,該夾槽的寬度小于上插板21的寬度,供上插板21插置夾緊于兩內彈片342之間。優選的,上插板21近自由端設為箭頭部,該箭頭部鄰近承板25該端形成頸部,而夾槽兩側壁近自由端處設有相向突出的凸緣,使上插板21利用箭頭部插卡于兩個內彈片342之間,并利用突緣擋止于箭頭部下緣的頸部,以防脫出,并且利用彈性使其結合更加穩固。
設置在橫料20底面的下插板23、下擋板24的結構,以及與另一隔間單元30頂面的插卡關系與前述相同,不再贅述。
為了進一步提供在隔間系統上勾掛物體,如圖4所示,優選的,橫料20的側緣設置一片由下插板23側邊朝外橫向突出的下承板251,該下承板251位在承板25下方,并且與承板25間隔設置,下承板251突出的長度短于承板25,組裝時,是通過下承板251的底面抵壓隔間單元30的邊框32頂面。此外,所述承板25是由上插板21外側邊朝外橫向突出,并且在承板25的自由端設有一朝下彎折形成的鉤部250,該鉤部250與隔間單元30頂面之間具有間隙,以便安裝如圖2、4所示的片狀掛鉤40。該掛鉤40具有一橫板及一朝下延伸的縱板而構成T字形,橫板上與縱板平行的兩相對側邊分別形成往上翹一鉤持端41、一掛物端42,利用鉤持端41伸入插置于隔間單元30與鉤部250之間,并且卡扣在鉤部250內側,而縱板則抵靠在隔間單元30外側,提供掛鉤40組裝時擋止定位作用,使用者可以任意橫移調整掛鉤40位置,并在掛鉤40上吊掛證書、相片、留言板或者衣帽。
前述為隔間單元30與橫料20的結構以及組裝關系說明。關于縱料10與橫 料20的組裝關系請參閱圖2、3所示,縱料10為扁平狀縱向延伸板體,其截面似I字形,于截面中段兩相對側分別設有一突出的連接部11,截面的兩端設有與兩連接部11同側突出的擋止部12,而橫料20的端部中段設有凹入的卡槽26,以匹配包覆于連接部11,使橫料20定位而不會任意移動。而安裝隔間單元30時,以其邊框32的側邊抵靠于擋止部12限位。由于隔間板31周緣已由邊框32包覆定位。因此,組裝隔間系統時,只要由位在上下側的橫料20插卡定位,并由左右的縱料10組裝限位即可。因此,在達到相同的支撐強度之下,縱料10的尺寸可以縮小,以降低材料成本。
上述說明及圖式是顯示橫料的頂、底面分別與隔間單元組裝的結構,以及縱料的兩側均組裝橫料與隔間單元的結構,倘若該橫料是設置在整個隔間系統的頂部或者底部時,則只有單面設置下插板或者上插板。而若是縱料位在整個隔間系統的側邊時,亦只有單面設有突出的連接部與擋止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優選實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應當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改變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