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超重型重型門的門框節點結構。
背景技術:
薄壁輕鋼建筑是指輕鋼龍骨為結構件建造的新型住宅,輕型板材作為外墻面材,并在墻體內填充保溫隔熱材料。與傳統住宅相比,薄壁輕鋼建筑具有堅固耐久、抗震抗風、保暖防潮、建造迅速、易于改造、便于拆除、環保等諸多優點,代表未來建筑發展的一種趨勢。
在輕鋼龍骨隔墻上設置門框,現有技術的做法是直接將石膏板材和輕鋼龍骨剪斷后加裝門框,這種方案的缺點是如果門框過重,輕鋼龍骨隔墻的結構強度不足以支撐門框的安裝和使用需求,導致輕鋼龍骨隔墻變形。輕鋼龍骨隔墻的使用壽命乃至安全性得不到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支撐重型門且墻體不會變形的門框節點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重型門的門框節點結構,包括墻體,所述墻體包括若干C形輕鋼龍骨以及設置在若干C形輕鋼龍骨兩側的石膏板,所述墻體的一端設置有由一對對扣設置的C形輕鋼龍骨構成的承重體,所述承重體的一側設置有方木,所述方木與承重體通過自攻螺絲固定連接,所述方木通過自攻螺絲與設置在墻體一側的門框座連接,相鄰兩C形輕鋼龍骨之間的最大距離為400mm。
優選的,所述每一C形輕鋼龍骨分別與兩側的石膏板通過自攻螺絲連接。
優選的,所述C形輕鋼龍骨為QC75型龍骨。
優選的,所述承重體與相鄰C形輕鋼龍骨之間的最大距離為150mm。
優選的,所述石膏板為單層紙面石膏板。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重型門的門框節點結構通過設置承重體和方木來加強整體結構強度。本實用新型的方案能夠承受門的重量在50kg以下的情況。承重體起到加強結構強度的作用,保證輕鋼龍骨墻體不會變形。方木起到連接作用,使得對扣設置的C形輕鋼龍骨之間的連接、石膏板與承重體之間的連接以及門框座與承重體之間的連接的牢固度得到保證。
每一C形輕鋼龍骨分別與兩側的石膏板通過自攻螺絲連接。自攻螺絲連接的穩定性好、牢固并且不會對石膏板以及C形輕鋼龍骨造成較大的破壞,不影響飾面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重型門的門框節點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C形輕鋼龍骨;2、石膏板;3、承重體;4、方木、5、門框座;6、自攻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重型門的門框節點結構,包括墻體,所述墻體包括若干C形輕鋼龍骨1以及設置在若干C形輕鋼龍骨1兩側的石膏板2,所述墻體的一端設置有由一對對扣設置的C形輕鋼龍骨1構成的承重體3,所述承重體3的一側設置有方木4,所述方木4與承重體3通過自攻螺絲6固定連接,所述方木4通過自攻螺絲6與設置在墻體一側的門框座5連接,相鄰兩C形輕鋼龍骨1之間的最大距離為400mm。
本實用新型的重型門的門框節點結構通過設置承重體3和方木4來加強整體結構強度。本實用新型的方案能夠承受門的重量在50kg以下的情況。承重體3起到加強結構強度的作用,保證輕鋼龍骨墻體不會變形。方木4起到連接作用,使得對扣設置的C形輕鋼龍骨1之間的連接、石膏板2與承重體3之間的連接以及門框座5與承重體3之間的連接的牢固度得到保證。
改進的,每一C形輕鋼龍骨1分別與兩側的石膏板2通過自攻螺絲8連接。自攻螺絲6連接的穩定性好、牢固并且不會對石膏板2以及C形輕鋼龍骨1造成較大的破壞,不影響飾面作業。
優選的, C形輕鋼龍骨1為QC75型龍骨。
優選的,承重體3與相鄰C形輕鋼龍骨1之間的最大距離為150mm。保證門與墻體連接處的結構強度。
進一步的,石膏板2為單層紙面石膏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