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采礦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炮泥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炮泥在采礦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第一,由于炮泥能阻止爆生氣體自炮眼逸出,使其在裝藥原有體積內積聚壓縮能,增加爆炸沖擊波的沖擊力,同時也有利于炸藥在爆炸反應中充分氧化,在極短時間內,使之生成更多的爆生氣體,從而提高炸藥的爆破效果;其二,炮泥的使用有利于爆破安全,由于炮泥的堵塞作用,炸藥在爆炸中充分氧化,從而減少了有毒氣體的生成量,降低爆生氣體逸出工作面的溫度和壓力;同時還由于炮泥能阻止爆炸火焰和灼熱固體顆粒從炮眼內噴出,故不易引起瓦斯或煤塵的爆炸;其三,炮泥有消煙和除塵作用,炮泥封塞炮眼后,一般消煙和除塵率達50~60%,能減少噪音危害,所以炮泥在采礦時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目前采用炮泥的制備方法是通過手工捏制,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且炮泥成型很不規范,規格不一,封裝不嚴實,在放炮過程中易出現明火,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嚴重影響了爆破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炮泥加工裝置,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在用于填塞炮泥的固形缸內設置有活塞,活塞通過活塞桿與腳踏板連接,在制作炮泥時,固形缸的開口端深入和好的泥土中,用力撞擊泥土,將炮泥填塞進固形缸中,通過腳踏板向活塞施加力,活塞將成型的炮泥從固形缸中推出,這樣制得的炮泥規格統一,避免了因為手工制備的炮泥規格不統一造成封裝時不嚴實放炮過程中容易出現明火的現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炮泥加工裝置,包括用于填塞炮泥的固形缸,所述固形缸內設置有擠壓炮泥的活塞,活塞與活塞桿一端連接,活塞桿另一端延伸至固形缸外連接腳踏板。
進一步的,所述的固形缸并列設置有若干個,所有固形缸內設置的活塞通過活塞桿連接同一個腳踏板。
進一步的,所述的固形缸為圓柱狀。
進一步的,還包括手持桿,所述手持桿通過固定桿與固形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桿至少為兩個,兩根固定桿的頂端與手持桿連接,底端焊接固定在固形缸上。
進一步的,所述手持桿與固定桿垂直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活塞桿上設置有限定活塞運動行程的限位塊。
進一步的,所述的限位塊為圓柱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將固形缸深入和好的泥土中,用力撞擊,使固形缸內塞滿泥土后,將固形缸從泥土中拔出后固形缸垂直放置于地面,通過踩腳踏板,活塞將固形缸內的泥土推出,即推出的成型泥土為所制備的炮泥,這樣制得的炮泥規格統一,更好的增加炮眼內炸藥爆炸時眼口抵抗力,提高了爆破效果;有效防止炮眼內炸藥爆炸時形成的高壓氣體從眼口噴泄出來引爆瓦斯煤塵,從而達到安全爆破的目的。
進一步的,通過設置有若干個的固形缸能夠滿足操作人員在進行一次制作時,可以制備多個炮泥,這樣減少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制備效率。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還設置有手持桿,手持桿通過固定桿與固形缸連接,通過手腳合作進行工作,減少了身體負荷,提高了工作效率。
進一步的,通過在活塞桿上設置限定活塞運動行程的限位塊,保證操作人員在擠壓成型的炮泥時,不會將活塞無限推至固形缸外。
進一步的,通過將手持桿與固定桿垂直設置,增強了裝置的強度,提高了本實用新型裝置的使用年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手持桿;2、固定桿;3、腳踏板;4、活塞桿;5、固形缸;6、活塞;7、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和圖2,一種炮泥加工裝置,包括用于填塞炮泥的圓柱狀固形缸5,所述固形缸5內設置有擠壓炮泥的活塞6,活塞6與活塞桿4一端連接,活塞桿4另一端延伸至固形缸5外側并連接腳踏板3,固形缸5并列設置有若干個,所有固形缸5內設置的活塞6通過活塞桿4連接同一個腳踏板3,延伸至固形缸5外側的活塞桿4上設置有限定活塞6運動行程的限位塊7,所述的限位塊7為圓柱狀,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手持桿1,所述手持桿1通過固定桿2與固形缸5連接,固定桿2至少設置有兩根,兩根固定桿2的頂端與手持桿1連接,底端焊接固定在固形缸5上,手持桿1與固定桿2垂直設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炮泥加工裝置在使用過程中,雙手握住手持桿1,將炮泥加工裝置中的固形缸5深入和好的泥土中,使炮泥塞入固形缸5中,在此過程中盡量用力撞擊泥土,用的力氣越大,塞入固形缸5內的炮泥密度和強度越大,這樣制得的炮泥使用性更好,炮泥塞滿固形缸5后,將整個裝置從泥土中拔出并使固形缸5垂直地面放置,用腳踩腳踏板3,腳踏板3內的活塞6將固形缸5內成型的炮泥推出缸體,即制得所需的炮泥,使用本裝置加工的炮泥規格統一,密度和硬度大于傳統手工炮泥,能充分的封填炮眼,過大的密度和硬度能更大程度的將放炮過程中產生的火花封堵在炮眼之內,無論是從加工的方便程度、成品的合格程度和實際的使用安全度上比傳統手工炮泥都有很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