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樓面模板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樓面模板的托板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上用于混凝土現澆施工的模板支撐結構,大多采用鋼梁或木梁作為模板托梁拼裝成模板托架,再利用鋼管搭建腳手架支撐模板托架,這種方式存在的問題是:搭建腳手架的工作量大、周轉復雜、所需鋼管量大且搭建完成后支撐高度難以調整,施工效率低,不利于大面積混凝土澆筑。
現有技術中還存在一種模板托架,這種結構的模板托架安裝在C型槽鋼上,可以解決搭建腳手架工作量大等的問題,但這種類型的模板托架,只能適用于一種型號的C型槽鋼,當更換C型槽鋼后,則需要更換相應的模板托架,造成使用的不便,模板托架的適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樓面模板的托板系統,該系統可以適用于多種不同型號的C型槽鋼,適用性較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樓面模板的托板系統,其改進之處在于:包括C型槽鋼、托板裝置、方鋼管、第一固定裝置以及第二固定裝置;
所述托板裝置由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構成;
所述第一筋板由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構成,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一體成型,所述第一連接板通過第二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C型槽鋼的一內壁上;
所述第二筋板由第一豎向板和第二豎向板構成,且相平行的兩個第二豎向板垂直于所述的第一豎向板,所述第一豎向板通過第一固定裝置活動固定在所述的第二連接板上;所述第二豎向板上還設置有活動卡槽,且活動卡槽的開口朝上;
所述方鋼管的一端伸入兩個第二豎向板之間,且方鋼管上對應于所述的活動卡槽的位置設置有轉動連接孔,所述活動卡槽和轉動連接孔內設置有第二銷釘;所述方鋼管上部用于放置樓面模板;
所述第二筋板的下方還設置有豎直的支撐柱。
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第一連接板上設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固定裝置由螺桿和螺母構成,所述螺母將螺桿固定在C型槽鋼相對的兩個內壁上,同時所述的螺桿伸入第一通孔內,將第一連接板固定在C型槽鋼的內壁上。
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兩個側壁上均設置有向上凸出并同時向內折回的限位柱,所述第二筋板的第一豎向板卡入所述的限位柱內;
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裝置為第一銷釘,所述第一銷釘伸入所述的第二通孔中,將第二筋板固定在第一筋板的限位柱中。
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第二筋板的第二豎向板上還設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方鋼管上對應的設置有第二固定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的結構,將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固定在C型槽鋼上,同時通過第二限定的作用,將方鋼管活動固定在第二筋板上,第二固定裝置將第二筋板固定在C型槽鋼的內壁上,C型槽鋼的寬度H為110mm,但是,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此種結構的設計,第一筋板201、第二筋板202可以適用于多種寬度的C型槽鋼,例如120mm、130mm、140mm以及150mm的C型槽鋼均可以適用,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樓面模板的托板系統可以適用于多種不同型號的C型槽鋼,適用性較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樓面模板的托板系統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樓面模板的托板系統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樓面模板的托板系統的第二筋板的立體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樓面模板的托板系統的第一筋板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樓面模板的托板系統,具體的,該系統包括C型槽鋼10、托板裝置20、方鋼管30、第一固定裝置40以及第二固定裝置50;所述托板裝置20由第一筋板201和第二筋板202構成;所述第一筋板201由第一連接板2011和第二連接板2012構成,第一連接板2011和第二連接板2012一體成型,所述第一連接板2011通過第二固定裝置50固定在所述C型槽鋼10的一內壁上;所述第二筋板202由第一豎向板2021和第二豎向板2022構成,且相平行的兩個第二豎向板2022垂直于所述的第一豎向板2021,所述第一豎向板2021通過第一固定裝置40活動固定在所述的第二連接板2012上;所述第二豎向板2022上還設置有活動卡槽2023,且活動卡槽2023的開口朝上;所述方鋼管30的一端伸入兩個第二豎向板2022之間,且方鋼管30上對應于所述的活動卡槽2023的位置設置有轉動連接孔,所述活動卡槽2023和轉動連接孔內設置有第二銷釘60;所述方鋼管30上部用于放置樓面模板;所述第二筋板202的下方還設置有豎直的支撐柱。
進一步的,參照圖4所示,所述第一筋板201的第一連接板2011上設置有第一通孔2013;所述第二固定裝置50由螺桿501和螺母502構成,所述螺母502將螺桿固定在C型槽鋼10相對的兩個內壁上,同時所述的螺桿501伸入第一通孔2013內,將第一連接板2011固定在C型槽鋼10的內壁上。所述第二連接板2012的兩個側壁上均設置有向上凸出并同時向內折回的限位柱2014,所述第二筋板202的第一豎向板2021卡入所述的限位柱2014內;所述第二連接板2012上設置有第二通孔2015,所述第一固定裝置40為第一銷釘,所述第一銷釘伸入所述的第二通孔2015中,將第二筋板202固定在第一筋板201的限位柱2014中。
參照圖3所示,所述第二筋板202的第二豎向板2022上還設置有第一固定孔2024,所述方鋼管30上對應的設置有第二固定孔。
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的結構,將第一筋板201和第二筋板202固定在C型槽鋼10上,同時通過第二限定60的作用,將方鋼管30活動固定在第二筋板202上,第二固定裝置50將第二筋板202固定在C型槽鋼10的內壁上,C型槽鋼的寬度H為110mm,但是,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此種結構的設計,第一筋板201、第二筋板202可以適用于多種寬度的C型槽鋼,例如120mm、130mm、140mm以及150mm的C型槽鋼均可以適用,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樓面模板的托板系統可以適用于多種不同型號的C型槽鋼,適用性較廣。
以上所描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上述具體實施例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范疇內,可以出現各種變形及修改,凡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以上描述所做的潤飾、修改或等同替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