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及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22967閱讀:279來源:國知局
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及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材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及外墻外保溫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量的30%左右,建筑節能是緩解我國能源緊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條件、減輕環境污染、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建筑節能主要包括建筑屋面保溫隔熱、建筑外維護墻體和外門窗保溫隔熱以及建筑設備的節能三大部分。2007年10月份國家下達文件要求全國各地新建建筑必須做建筑保溫,既有建筑也要求進行限期節能改造。

外墻外保溫系統是指采用一定的固定方式,如粘結、機械錨固、粘貼+機械錨固、噴涂、澆注等,把導熱系數較低的絕熱材料與建筑物墻體固定一體,增加墻體的平均熱阻值,從而達到保溫或隔熱效果的一種工程做法。常用保溫材料有膨脹聚苯板(EPS板)、擠塑聚苯板(XPS板)、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無機保溫漿料、聚氨酯發泡材料(PU),珍珠巖漿料等。外墻外保溫的多種技術在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近40年的成功應用表明,只要材料選用得當,配方合理,施工技術措施到位,施工工藝合理規范,外墻外保溫系統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是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及良好的社會效益的。但外墻外保溫系統又不同于一般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因為外墻外保溫系統是由墻體基層、保溫層、防護層、外墻外飾面層及其相互之間的隔離防護粘結層等多種具有不同強度、粘結性能、變形能力的材料所組成的,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技術體系。

現有的外墻外保溫系統主要包括EPS/XPS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外墻外保溫系統、無機保溫漿料外墻外保溫系統、硬泡聚氨酯(PU)板外墻外保溫系統、現場噴涂硬泡聚氨酯外墻外保溫系統、保溫裝飾一體化外墻外保溫系統、EPS/XPS板有網或無網現澆砼外墻外保溫系統等等。

隨著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現有的諸多種類的外墻外保溫系統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與墻體的連接強度較弱、安裝施工繁瑣且效率低下、內外冷熱橋現象顯著、施工成本較高、防水效果差等等。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具有結構更簡化、生產及施工成本更低、與基體墻體的連接強度更高、安裝施工方便快捷、較小的內外冷熱橋現象、防水效果較好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板,使用該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可以使得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結構更簡化、生產及施工成本更低、與基體墻體的連接強度更高、安裝施工方便快捷、較小的內外冷熱橋現象、防水效果較好。本實用新型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外墻外保溫系統。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包括保溫層與飾面層,

所述飾面層包括兩個長厚側面、兩個寬厚側面以及露在外面的外側長寬面;

所述飾面層的一個長厚側面或一個寬厚側面與外側長寬面的拐角處設置有用于涂抹密封防水膠的第一臺階槽;

所述飾面層的且所述第一臺階槽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上設置有用于嵌入安置防水支撐件的突出部的第一支撐槽;

所述第一支撐槽位于所述第一臺階槽與所述保溫層之間,且所述第一臺階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撐槽的深度;

所述飾面層的且與所述第一臺階槽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相對的另外一個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與外側長寬面的拐角處設置有用于涂抹密封防水膠的第二臺階槽;

所述飾面層的且所述第二臺階槽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上設置有用于嵌入安置防水支撐件的突出部的第二支撐槽;

所述第二支撐槽位于所述第二臺階槽與所述保溫層之間,且所述第二臺階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撐槽的深度。

優選的,所述第一支撐槽和/或第二支撐槽均貫穿整個其所在的所述飾面層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

優選的,所述第一臺階槽以及第二臺階槽均貫穿整個其所在的所述飾面層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

優選的,所述飾面層為石材材質。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外墻外保溫系統,包括基層墻體、保溫層以及飾面層,還包括防水支撐件;

所述防水支撐件包括第一豎直板狀部、第一水平板狀部以及第二豎直板狀部;

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與所述第一豎直板狀部的連接處位于所述第一豎直板狀部的中部且與所述第一豎直板狀部的頂端相距一定距離以在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的上方形成上突出部,且與所述第一豎直板狀部的底端相距一定距離以在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的下方形成下突出部;

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與所述第二豎直板狀部的連接處為所述第二豎直板狀部的底端;

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所述第一豎直板狀部的上突出部以及第二豎直板狀部三者之間構成一個上面開口的開口槽結構;

所述第二豎直板狀部的長寬側面的上部設置有一串沿其長度方向布置的錨固孔;

定義所述上突出部的豎直向長度為L1,定義所述第二豎直板狀部上的錨固孔與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的上長寬側面之間的豎直向長度為L2,設置L1小于L2

所述保溫層的一個長寬側面設置于所述基層墻體上;

所述飾面層設置于所述保溫層的另外一個長寬側面上;

所述飾面層包括兩個長厚側面、兩個寬厚側面以及露在外面的外側長寬面;

所述飾面層的一個長厚側面或一個寬厚側面與外側長寬面的拐角處設置有用于涂抹密封防水膠的第一臺階槽;

所述飾面層的且所述第一臺階槽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上設置有用于嵌入安置防水支撐件的突出部的第一支撐槽;

所述第一支撐槽位于所述第一臺階槽與所述保溫層之間,且所述第一臺階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撐槽的深度;

所述飾面層的且與所述第一臺階槽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相對的另外一個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與外側長寬面的拐角處設置有用于涂抹密封防水膠的第二臺階槽;

所述飾面層的且所述第二臺階槽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上設置有用于嵌入安置防水支撐件的突出部的第二支撐槽;

所述第二支撐槽位于所述第二臺階槽與所述保溫層之間,且所述第二臺階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撐槽的深度。

優選的,所述防水支撐件為玻璃鋼板、金屬板、PVC板或鋁塑板材質。

優選的,第一豎直板狀部的水平向長度與該所述防水支撐件固定支撐的飾面層的水平向長度相等,且第一水平板狀部的水平向長度與該所述防水支撐件固定支撐的飾面層的水平向長度相等,且第二豎直板狀部的水平向長度與該所述防水支撐件固定支撐的飾面層的水平向長度相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防水支撐件的結構十分簡單,加工制作比較快速,生產成本較低。

2.雖然本實用新型中防水支撐件結構簡單,利用錨固件穿過其所含的第二豎直板狀部上的錨固孔將該塊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固定在外墻的墻面上,同時通過粘結砂漿將保溫層固定在基層墻體上,二者結合,提高了保溫層等與墻體基體的連接強度,提高了保溫裝飾一體化板與墻體基體的連接強度,提高了外墻外保溫系統與墻體基體的連接強度。

3.本實用新型中防水支撐件結構十分獨特巧妙,使得現場安裝保溫裝飾一體化板方便快捷,施工成本較低。

4.本實用新型中防水支撐件結構十分獨特巧妙,在保溫裝飾一體化板上相應位置開設第一支撐槽與第二支撐槽,然后將防水支撐件的上突出部嵌入在上述第二支撐槽中,將防水支撐件的下突出部嵌入在上述第一支撐槽中,嚴絲合縫,顯著地減小了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內外冷熱橋現象。

5.本實用新型中,利用防水支撐件的巧妙結構即可將保溫層固定在基層墻體上,錨固件不穿透保溫層,因此,相較于現有技術中多數安裝實例中錨固件將保溫層穿透的情況,本實用新型中的不穿透保溫層可以保留保溫層的完整性,不破壞其保溫性能,可以使用真空類保溫層材料。

6.本實用新型中防水支撐件結構十分獨特巧妙,將防水支撐件的上突出部嵌入在上述第二支撐槽中,將防水支撐件的下突出部嵌入在上述第一支撐槽中,嚴絲合縫,且防水支撐件與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長度相等,防水支撐件覆蓋整個上下兩塊保溫裝飾一體化板之間的水平對接縫,如此設置,有效地避免了外界水從該對接縫中進入;且進一步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與防水支撐件之間的對接縫隙從側向截面上看是一個類U字形,是一個曲折類U形縫,而不是傳統施工中的直縫,使得即使外界水從對接縫入口處滲入,也不能像直縫那樣順利地沿縫隙向下游流動;且進一步的,假設外界水從對接縫入口處滲入,進而沿類U形縫流動,流動至類U形縫的第二豎直板狀部處,由于類U形縫中第二豎直板狀部頂端的高度大于此處第一豎直板狀部頂端的高度,外界水只能在第二豎直板狀部處逐漸積存,液面逐漸升高,當液面高于第一豎直板狀部頂端時,該外界水會倒流從對接縫入口處流出,而始終不可能越過類U形縫中的第二豎直板狀部頂端,始終不能進入保溫層與基體墻體之間的連接處;以上三點結合,顯著地提高了外墻外保溫系統的防水效果,提高了保溫裝飾一體化板與外墻外保溫系統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防水支撐件的豎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圖1的右視圖;

圖3為與圖1以及圖2中的防水支撐件配合使用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豎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右視圖;

圖5為圖1、圖2、圖3以及圖4構成的外墻外保溫系統的豎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底部支撐件的豎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防水支撐件,101第一豎直板狀部,1011上突出部,1012下突出部,102第一水平板狀部,103第二豎直板狀部,2保溫層,3飾面層,301第一支撐槽,302第一臺階槽,303第二支撐槽,304第二臺階槽,4底部支撐件,401內槽壁,402底槽壁,403外槽壁,6錨固孔,7錨固件,8基層墻體,9密封防水膠,10粘結砂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軸向”、“徑向”、“縱向”、“橫向”、“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豎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的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參照圖1~圖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防水支撐件的豎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圖1的右視圖;圖3為與圖1以及圖2中的防水支撐件配合使用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豎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右視圖;圖5為圖1、圖2、圖3以及圖4構成的外墻外保溫系統的豎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底部支撐件的豎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包括保溫層2與飾面層3,

所述飾面層3包括兩個長厚側面、兩個寬厚側面以及露在外面的外側長寬面;

所述飾面層的一個長厚側面或一個寬厚側面與外側長寬面的拐角處設置有用于涂抹密封防水膠的第一臺階槽302;

所述飾面層3的且所述第一臺階槽302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上設置有用于嵌入安置防水支撐件的突出部的第一支撐槽301;所述第一支撐槽301位于所述第一臺階槽302與所述保溫層2之間,且所述第一臺階槽302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撐槽301的深度;

所述飾面層3的且與所述第一臺階槽32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相對的另外一個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與外側長寬面的拐角處設置有用于涂抹密封防水膠的第二臺階槽304;

所述飾面層3的且所述第二臺階槽304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上設置有用于嵌入安置防水支撐件的突出部的第二支撐槽303,且所述第二支撐槽303位于所述第二臺階槽304與所述保溫層2之間,且所述第二臺階槽304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撐槽303的深度;

此處提及的用于嵌入安置防水支撐件的突出部,只是用于描述該第一支撐槽301與第二支撐槽303的功能,而不作為對該防水支撐件及其突出部的結構的限制,任何滿足可以插接進入上述第一支撐槽301以及第二支撐槽303中的,且對保溫裝飾一體化板起支撐功能的防水支撐件及其突出部均可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槽301和/或第二支撐槽303均貫穿整個其所在的所述飾面層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當第一支撐槽301和/或第二支撐槽303在飾面層3的長厚側面時,第一支撐槽301和/或第二支撐槽303均貫穿整個長厚側面的長度;當第一支撐槽301和/或第二支撐槽303在飾面層3的寬厚側面時,第一支撐槽301和/或第二支撐槽303均貫穿整個寬厚側面的寬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臺階槽302以及第二臺階槽304均貫穿整個其所在的所述飾面層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當第一臺階槽302以及第二臺階槽304在飾面層3的長厚側面時,第一臺階槽302以及第二臺階槽304均貫穿整個長厚側面的長度;當第一臺階槽302以及第二臺階槽304在飾面層3的寬厚側面時,第一臺階槽302以及第二臺階槽304均貫穿整個寬厚側面的寬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第一支撐槽301、第二支撐槽303、第一臺階槽302以及第二臺階槽304的結構與位置關系如圖3、4以及5所示,第一支撐槽301與第一臺階槽302緊鄰,第二支撐槽303與第二臺階槽304緊鄰,防水支撐件1的上突出部1011插接在位于其上方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第二支撐槽303內,防水支撐件1的下突出部1012插接在位于其下方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第一支撐槽301內,如此使得上下兩塊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水平向拼接嚴絲合縫;位于上方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第二臺階槽304與位于下方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第一臺階槽302拼接構成膠縫,用于在該膠縫中涂抹密封防水膠9;且在豎直向上所述第一臺階槽302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撐槽301的深度,且在豎直向上所述第二臺階槽304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撐槽303的深度,既使得防水支撐件1與飾面層3具有較大的插接接觸面,防止由于二者之間的插接接觸面較小,不能較有力地支撐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容易造成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高空墜落,危機行人安全,尤其是重量較大的石材質飾面層,例如大理石板,又使得第一臺階槽302與第二臺階槽304構成的膠縫不至于太寬,增大密封防水膠9的用量,也嚴重影響外墻美觀,再者,如此設置,進一步地增大了保溫裝飾一體化板與防水支撐件之間的對接縫隙的曲折程度,從圖5所示,為一個類U字形縫隙,提高了防水效果。所述第一支撐槽301、第二支撐槽303、第一臺階槽302以及第二臺階槽304,可用兩片刀具,一次加工而成。上述的第一臺階槽302與第二臺階槽304,恰好位于所述飾面層3的水平向側面與外側長寬面的拐角處,其結構外形類似于臺階,故名臺階槽。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飾面層為石材材質,優選的,為大理石板。

上述飾面層3的兩個長厚側面、兩個寬厚側面以及露在外面的外側長寬面,其中,長厚側面意指飾面層3的長度方向與厚度方向上的側面,寬厚側面意指飾面層3的寬度方向與厚度方向上的側面,長寬面意指飾面層3的長度方向與寬度方向上的側面。

當上述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實際安裝于一面豎直外墻時,所述飾面層3包括在實際施工安裝中水平向設置的上水平向側面、在實際施工安裝中水平向設置的下水平向側面、在實際施工安裝中豎直向設置的左豎直向側面、在實際施工安裝中豎直向設置的右豎直向側面以及在實際施工安裝中所述飾面層露在外面的外側長寬面。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與上述保溫裝飾一體化板配合使用的防水支撐件1,包括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第一水平板狀部102以及第二豎直板狀部103;

第一水平板狀部102與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連接處位于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中部且與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頂端相距一定距離以在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上方形成上突出部1011,且與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底端相距一定距離以在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下方形成下突出部1012;

第一水平板狀部102與第二豎直板狀部103的連接處為第二豎直板狀部103的底端;

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上突出部1011以及第二豎直板狀部103三者之間構成一個上面開口的開口槽結構;

第二豎直板狀部103的長寬側面的上部設置有一串沿其長度方向布置的錨固孔6;

定義上突出部1011的豎直向長度為L1,定義第二豎直板狀部103上的錨固孔6與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上長寬側面之間的豎直向長度為L2,設置L1小于L2,如此設置,使得錨固件7可以順利地插入第二豎直板狀部103上的錨固孔6內,而不被上突出部1011阻擋干擾。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長寬側面與第二豎直板狀部103的長寬側面相互平行,第一水平板狀部102設置于平行的第一豎直板狀部101與第二豎直板狀部103之間且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長寬側面垂直于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長寬側面。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防水支撐件1為玻璃鋼板、金屬板、PVC板或鋁塑板材質。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2、3、4以及5,上述防水支撐件1中,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水平向長度與該防水支撐件1固定支撐的飾面層3的水平向長度相等,且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水平向長度與該防水支撐件1固定支撐的飾面層3的水平向長度相等,且第二豎直板狀部103的水平向長度與該防水支撐件1固定支撐的飾面層3的水平向長度相等;如此設置,使得上述防水支撐件1可以覆蓋整個上下兩塊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水平向拼接縫,形成對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面式固定支撐。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外墻外保溫系統,包括基層墻體8、保溫層2以及飾面層3,還包括防水支撐件1;

所述防水支撐件1包括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第一水平板狀部102以及第二豎直板狀部103;

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102與所述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連接處位于所述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中部且與所述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頂端相距一定距離以在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上方形成上突出部1011,且與所述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底端相距一定距離以在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下方形成下突出部1012;

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102與所述第二豎直板狀部103的連接處為所述第二豎直板狀部103的底端;

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102、所述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上突出部1011以及第二豎直板狀部103三者之間構成一個上面開口的開口槽結構;

所述第二豎直板狀部103的長寬側面的上部設置有一串沿其長度方向布置的錨固孔6;

定義所述上突出部1011的豎直向長度為L1,定義所述第二豎直板狀部103上的錨固孔6與所述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上長寬側面之間的豎直向長度為L2,設置L1小于L2

保溫層2的一個長寬側面設置于基層墻體8上;

飾面層3設置于保溫層2的另外一個長寬側面上;

所述飾面層3包括兩個長厚側面、兩個寬厚側面以及露在外面的外側長寬面;

所述飾面層的一個長厚側面或一個寬厚側面與外側長寬面的拐角處設置有用于涂抹密封防水膠的第一臺階槽302;

所述飾面層3的且所述第一臺階槽302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上設置有用于嵌入安置防水支撐件的突出部的第一支撐槽301;所述第一支撐槽301位于所述第一臺階槽302與所述保溫層2之間,且所述第一臺階槽302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撐槽301的深度;

所述飾面層3的且與所述第一臺階槽32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相對的另外一個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與外側長寬面的拐角處設置有用于涂抹密封防水膠的第二臺階槽304;

所述飾面層3的且所述第二臺階槽304所在的長厚側面或寬厚側面上設置有用于嵌入安置防水支撐件的突出部的第二支撐槽303,且所述第二支撐槽303位于所述第二臺階槽304與所述保溫層2之間,且所述第二臺階槽304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撐槽303的深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保溫層2為EPS板、XPS板、PU板、真空絕熱板、巖棉板或者玻璃棉板。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在建筑物的外墻的墻根處設置用于支撐、固定、保護最底下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底部支撐件4;

2)取一塊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及上述的防水支撐件1,

然后在本步驟2)中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飾面層3的上水平向側面與外側長寬面的拐角處開切用于涂抹密封防水膠9的第一臺階槽302,且在其飾面層3的上水平向側面上開切用于嵌入安置所述防水支撐件的下突出部1012的第一支撐槽301,且所述第一支撐槽301位于所述第一臺階槽302與所述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保溫層之間,且在豎直向上所述第一臺階槽302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撐槽301的深度;

在外墻墻面上待安裝該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位置涂抹粘結砂漿10;

然后將本步驟2)中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粘附在外墻墻面上,同時將本步驟2)中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底部插入步驟1)中的底部支撐件4中,然后將本步驟2)中的防水支撐件1的下突出部1012與本步驟2)中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上的第一支撐槽301插接,然后利用錨固件7穿過本步驟2)中的防水支撐件1上的錨固孔6將該防水支撐件1固定在外墻的墻面上;

3)取另外一塊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具有第一支撐槽301、第二支撐槽303、第一臺階槽302以及第二臺階槽304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及另外一塊上述的防水支撐件1;

在外墻墻面上待安裝該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位置涂抹粘結砂漿10;

然后將本步驟3)中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粘附在外墻墻面上,同時將本步驟3)中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通過其上的第二支撐槽303與步驟2)中的固定后的防水支撐件的上突出部1011插接固定;

然后將本步驟3)中的防水支撐件的下突出部1012與本步驟3)中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上的第一支撐槽301插接,然后利用錨固件7穿過本步驟3)中的防水支撐件上的錨固孔6將該防水支撐件固定在外墻的墻面上;

當位于上方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第二臺階槽304與位于下方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第一臺階槽302拼接構成膠縫后,在該膠縫中涂抹密封防水膠9;

以此類推,沿外墻墻面的豎直方向從下往上,逐塊地將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保溫裝飾一體化板與上述的防水支撐件1固定在外墻的墻面上,直至接近外墻墻面的頂端;優選的,該保溫裝飾一體化板應該逐層地從下往上施工安裝,沿外墻墻面的水平方向為一層,鋪完墻根處的底部支撐件4,然后鋪設緊鄰的一層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再鋪上面的一層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從下往上逐層地安裝,直至接近墻體8的頂端,需要封頂;

4)以最上方的上述的防水支撐件1封頂。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中,底部支撐件4為一個上面開口的開口槽,包括與外墻墻面緊密接觸的內槽壁401、遠離外墻墻面的外槽壁403以及底槽壁402;

內槽壁401的長寬側面與外槽壁403的長寬側面相互平行,底槽壁402的長寬側面垂直于內槽壁401的長寬側面,且底槽壁402的寬度大于等于保溫層2的厚度;

內槽壁401的長寬側面的上部設置有一串沿其長度方向布置的錨固孔6;

內槽壁401上的錨固孔6與底槽壁402的內表面之間的豎直向長度大于外槽壁403的豎直向高度以使得錨固件7可以順利地插入內槽壁401上的錨固孔6內,而不被外槽壁403阻擋干擾;

利用錨固件7穿過內槽壁401上的錨固孔6將底部支撐件4固定在外墻的墻根處;

底部支撐件4的內槽壁401、底槽壁402以及外槽壁403的水平向長度與其固定支撐的保溫層2的水平向長度相等。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底部支撐件4的制備方法為:

取上述的防水支撐件1,該防水支撐件1的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水平向長度與該防水支撐件1固定支撐的飾面層3的水平向長度相等,且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水平向長度與該防水支撐件1固定支撐的飾面層3的水平向長度相等,且第二豎直板狀部103的水平向長度與該防水支撐件1固定支撐的飾面層3的水平向長度相等;

然后沿其所含的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下長寬側面平齊地剪切掉下突出部1012;

只保留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第一豎直板狀部101的上突出部1011部以及第二豎直板狀部103三者之間構成的上面開口的開口槽結構,此處,無需專門設計底部支撐件4,只需按照上述方案將防水支撐件1進行裁剪即可,節省了大量的生產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中,步驟3)中,在用防水支撐件1封頂之前,先沿其所含的第一水平板狀部102的上長寬側面平齊地剪切掉其所含的上突出部1011,以避免淺槽型結構貯存雨水等,產生腐蝕或滲透,影響防水支撐件1與外墻外保溫系統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施工方法中,所用的上述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可以是現場臨時組裝,將保溫層22與飾面層33現場臨時組裝得到,也可以在車間預制得到,在現場直接安裝。

在具體施工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沿上述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的長度方向和/或寬度方向裁切。

本實用新型中,上述的豎直向意指實際安裝中的豎直方向,上述的水平向意指實際安裝中的水平方向。

本實用新型提到多個技術問題,同時針對每個技術問題提出相應的技術方案。多個技術問題不是相互獨立的,是相互影響的,使得上述的多個技術方案在解決對應的技術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與其它技術方案組合,會顯著提高解決對應的技術問題所取得的技術效果,或者可以同時解決多個技術問題。在每個單獨技術方案解決對應的技術問題的基礎上,多個遞進式的技術方案相互組合疊加,技術方案之間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形成一個整體方案,取得的技術效果遠好于上述任何一個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疊加效應顯著。

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方法和裝置均為現有技術,不再贅述。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松桃| 涟水县| 合阳县| 英吉沙县| 镇平县| 眉山市| 绥江县| 西吉县| 民权县| 全州县| 南投县| 商河县| 平昌县| 绥化市| 吴旗县| 铁岭县| 夏津县| 广南县| 襄垣县| 威远县| 阜新| 上虞市| 涪陵区| 墨竹工卡县| 汽车| 延寿县| 璧山县| 平舆县| 东源县| 安义县| 茶陵县| 北流市| 当雄县| 定边县| 丹巴县| 泸溪县| 上杭县| 内黄县| 宁津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