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的墻板、屋頂面板等建筑裝飾板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新型保溫隔熱板。
背景技術:
建筑裝飾板的結構已為公知,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 201320745387.4公開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板,包括板體,所述板體的至少一個板面上其長度方向的一端或兩端設有一個凹下面,所述凹下面延伸至與其相鄰的板體長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部。所述凹下面的寬度B為:10~3000mm,深度H為:1~50mm,長度L為:10~600mm。所述凹下面貫通板體的寬度方向,所述凹下面的寬度B為:10~3000mm,深度H:為1~50mm。
再如中國發明專利CN201210519956.3公開一種泡沫混凝土輕質復合墻板,該墻板包括上下表層及填充于上下表層之間的中間層,所述的上下表層為硅鈣板,所述的中間層為泡沫混凝土層。該復合墻板的厚度為60~112mm,所述的硅鈣板的厚度為15~16mm,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層的厚度為30~80mm。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層由泡沫混凝土制成,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包括固體組分和發泡劑泡沫,固體組分按質量份數的組成為:泥漿40份~60份、水泥20份~50份、熟石灰5份~8份、石膏2份~3份、纖維0.1份~0.3份、早強劑1份~3份,所述的發泡劑泡沫的體積量是固體組份體積總量的50~80倍,所述的發泡劑泡沫由發泡劑與水按質量比1∶30配置的發泡液制得。所述的泥漿為灌注樁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密度在1.2~1.3g/mm3的廢棄泥漿,所述的水泥為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早強型通用硅酸鹽水泥,所述的纖維為長度6~19mm的聚丙烯纖維,所述的早強劑為碳酸鋰或水玻璃,所述的發泡劑為植物性蛋白發泡劑。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層與硅鈣板之間為黏結連接。該發明還提出一種泡沫混凝土輕質復合墻板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裝模:先將墻板模具組裝在模具車上,再將兩塊硅鈣板平行固定在墻板模具內,兩塊硅鈣板中間留有寬30~80mm的間隙;
(2)制備泡沫混凝土:按質量比將泥漿40份~60份、水泥20份~50份、熟石灰5份~8份、石膏2份~3份、纖維0.1份~0.3份、早強劑1份~3份,放入攪拌機中充分攪拌均勻形成固體組分,將發泡劑與水按質量比1∶30比例調配成發泡液,將發泡液進行發泡,按發泡劑泡沫的體積量是固體組份體積總量的50~80倍加入固體組分中并攪拌均勻,得到沫混凝土;
(3)注模:將泡沫混凝土澆注于墻板模具上兩塊硅鈣板之間的空隙內;
(4)脫模養護:待泡沫混凝土在模具中冷卻16h成型后,泡沫混凝土層與兩片硅鈣板前后黏合,拆除模具,將成型產品送至干燥處自然風干養護。
目前,房屋建筑領域,內墻砌筑所選用的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占據著主要地位。如前述兩類加氣混凝土板類保溫隔熱板,這類砌塊的密度低、因而強度不高,表面硬度低。用這類砌塊砌筑的墻體,房屋的內墻面質地松軟,使用性存在缺陷。例如,不大的沖擊外力,內墻面就會出現凹坑;墻體表面釘入鋼釘,釘掛一定重量的附著物,釘入鋼釘地點容易坍塌失效,給房屋裝修、安裝帶來困難,墻面的利用受到很大限制,究其原因是加氣混凝土板類保溫隔熱板的強度不夠。
鑒于此,本案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整體強度高、隔熱性好,拼接快速、整齊,結構新穎合理,實用性強的新型保溫隔熱板。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保溫隔熱板,包括加氣混凝土板本體,所述加氣混凝土板本體內均勻嵌入纖維布料的纖維,所述纖維的長度為1-8cm;所述加氣混凝土板本體的一側拼接面形成有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上下貫穿整個拼接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呈“V”字形,所述加氣混凝土板本體的另一側拼接面形成有延高度方向延伸并上下貫穿整個拼接面,且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條,所述凸條的尖端無尖角,與所述凹槽的最深處形成供線路穿過的空隙。
上述纖維的長度為3-5cm。
上述凸條的尖端為平面,與上述凹槽的最深處形成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的空隙。
上述凸條的尖端為由凸條一側平滑過度到另一側的弧面,與上述凹槽的最深處形成橫截面為弧形底邊的三角狀空隙。
上述弧面在橫截面上的投影線為橢圓弧線,此橢圓為與上述凸條的兩側面相切且長軸與相應的拼接面平行的橢圓。
上述凹槽的橫截面三角形的頂角為90-135°。
上述凹槽的橫截面三角形的頂角為115-120°。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新型保溫隔熱板,突破傳統加氣混凝土隔熱板的構造形式,1-8cm長的纖維布料類的纖維可跨過內部氣孔與加氣混凝土板本體高效固結在一起,且纖維布料的纖維的單位質量強度更高、導熱性差,可高效增強加氣混凝土板類保溫隔熱板的強度和隔熱性能;且“V”字形的凹槽與相鄰的保溫隔熱板的凸條形成導向形式的順勢配合,具有自動對準效果,拼接快速、整齊;進一步凸條的尖端無尖角,可有效避免尖角被碰撞破碎,損害整個保溫隔熱板的功能完整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新型保溫隔熱板,其整體強度高、隔熱性好,拼接快速、整齊,結構新穎合理,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局部A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拼接狀態示意圖。
圖中:
1-加氣混凝土板本體 11-纖維
12-凹槽 13-凸條
14-空隙 15-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保溫隔熱板,如圖1-5所示,包括加氣混凝土板本體1。
加氣混凝土板本體1內均勻嵌入纖維布料的纖維11,纖維11的長度為1-8cm;加氣混凝土板本體1的一側拼接面形成有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上下貫穿整個拼接面的凹槽12,凹槽12的橫截面呈“V”字形,加氣混凝土板本體1的另一側拼接面形成有延高度方向延伸并上下貫穿整個拼接面,且與凹槽12相匹配的凸條13,凸條13的尖端無尖角,與凹槽12的最深處形成供線路穿過的空隙14。1-8cm長的纖維布料類的纖維11可跨過內部氣孔15與加氣混凝土板本體1高效固結在一起,且纖維布料的纖維11的單位質量強度更高、導熱性差,可高效增強加氣混凝土板類保溫隔熱板的強度和隔熱性能;且“V”字形的凹槽12與相鄰的保溫隔熱板的凸條13形成導向形式的順勢配合,具有自動對準效果,拼接快速、整齊;進一步凸條13的尖端無尖角,可有效避免尖角被碰撞破碎,損害整個保溫隔熱板的功能完整性。空隙14上下貫通,可供電線等線路穿過,在保證凸條13強度的同時,更加便于房屋的布線,結構合理,功能多樣。
為了保證本實用新型強度的均勻性和可靠性,優選地,纖維11的長度為3-5cm。
優選的實施例一,凸條13的尖端為平面,與凹槽12的最深處形成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的空隙。即凸條13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與凹槽12的配合緊密性強。
優選的實施例二,凸條13的尖端為由凸條13一側平滑過度到另一側的弧面,與凹槽12的最深處形成橫截面為弧形底邊的三角狀空隙。即凸條13的橫截面呈圓頂的三角形,尖端更加圓滑,對凸條13的保護效果更好。
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優選地,上述弧面在橫截面上的投影線為橢圓弧線,此橢圓為與凸條13的兩側面相切且長軸與相應的拼接面平行的橢圓。此結構進一步增強凸條13尖端的圓滑程度。
在保證凸條13尖端強度的同時,也為了保證凸條13與凹槽12的導向拼接性能,優選地,凹槽12的橫截面三角形的頂角為90-135°,即凸條13的橫截面三角形的頂角也為90-135°。
優選地,凹槽12的橫截面三角形的頂角為115-120°,即凸條13的橫截面三角形的頂角也為115-120°。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保溫隔熱板,凹槽和凸條的頂角的角度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設計;凸條尖端的具體形狀也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設計;纖維的具體長度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選取;每個拼接面上的凹槽或凸條的數量、尺寸等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設計;加氣混凝土板本體優選采用現有的加氣混凝土板,但可為配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做實用新型的結構調整。
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圖示和實施例,任何人對其進行類似思路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