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生產道路沿線專用護坡磚的設備。
背景技術:
護坡磚是一種鋪設在高速公路及其他公路沿線兩側面的水泥磚產品。鋪設護坡磚不僅對高速公路起到保護作用,同時還具有美化作用。在道路建設中,護坡磚為必不可少的產品,現有對護坡磚的生產多依靠人力進行,不但工作效率差,還同時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導致護坡磚的成本高,生產護坡磚的質量不高,同時生產過程中易出現事故,危險工作人員的安全,難以進行大批量、規模化生產,難以滿足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由于現有生產護坡磚多用人工加工,生產過程中事故多發,安全性差,同時護坡磚的制造效率低下、質量差且耗費大量人力和財力,進而提出一種生產道路沿線專用護坡磚的設備。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生產道路沿線專用護坡磚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攪拌機、支架、兩組出料器、兩個分料器、兩組模具和兩條振動式傳送帶,所述攪拌機設置在支架上,所述攪拌機的底部加工有兩個出料口,每個出料口處對應設置有一組出料器,每組出料器的底部對應設置有一個分料器,每個分料器的底部設置有一組模具,每組模具對應設置有一條振動式傳送帶,每組模具布置在其對應的振動式傳送帶上;
每組出料器包括固定架、上固定板、氣缸、移動板、下固定板、兩個出料筒和兩個量杯,所述固定架固定連接在攪拌機的底部且靠近其對應的出料口設置,兩個出料筒并列設置且每個出料筒的上端與該固定架對應的出料口相連通,上固定板沿其板面厚度方向加工有兩個上通孔,上通孔與出料筒一一對應設置,每個出料筒的下端固定連接在水平設置的上固定板上且每個出料筒與其對應的上通孔相連通,所述移動板水平設置在上固定板的下方且其與上固定板滑動配合,移動板與氣缸相連接且其在氣缸的驅動下沿上固定板的長度方向作往復運動,移動板的板面上加工有與量杯一一對應的下通孔,每個量杯設置在移動板的下端面,每個量杯與其對應的下通孔相連通,所述下固定板固定連接在固定架的底部,所述下固定板沿其板面厚度方向加工有與量杯一一對應的出料孔,下固定板的下方對應設置有一個分料器且每個出料孔朝向該分料器設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能夠實現批量化生產,通過的出料器設置能夠使本實用新型生產的護坡磚重量統一,通過模具和振動式傳送帶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夠使生產的護坡磚的質量均勻致密。
2、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廉,生產質量高,同時與現有人工制造護坡磚相比,節省至少70%的人工量。
3、本實用新型適于大批量生產,市場前景廣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上固定板3-2、移動板3-4、下固定板3-5、兩個出料筒3-6、兩個量杯3-7、分料器4、一組模具5和一條振動式傳送帶6之間的連接關系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包括攪拌機1、支架2、兩組出料器3、兩個分料器4、兩組模具5和兩條振動式傳送帶6,所述攪拌機1設置在支架2上,所述攪拌機1的底部加工有兩個出料口,每個出料口處對應設置有一組出料器3,每組出料器3的底部對應設置有一個分料器4,每個分料器4的底部設置有一組模具5,每組模具5對應設置有一條振動式傳送帶6,每組模具5布置在其對應的振動式傳送帶6上;
每組出料器3包括固定架3-1、上固定板3-2、氣缸3-3、移動板3-4、下固定板3-5、兩個出料筒3-6和兩個量杯3-7,所述固定架3-1固定連接在攪拌機1的底部且靠近其對應的出料口設置,兩個出料筒3-6并列設置且每個出料筒3-6的上端與該固定架3-1對應的出料口相連通,上固定板3-2沿其板面厚度方向加工有兩個上通孔,上通孔與出料筒3-6一一對應設置,每個出料筒3-6的下端固定連接在水平設置的上固定板3-2上且每個出料筒3-6與其對應的上通孔相連通,所述移動板3-4水平設置在上固定板3-2的下方且其與上固定板3-2滑動配合,移動板3-4與氣缸3-3相連接且其在氣缸3-3的驅動下沿上固定板3-2的長度方向作往復運動,移動板3-4的板面上加工有與量杯3-7一一對應的下通孔,每個量杯3-7設置在移動板3-4的下端面,每個量杯3-7與其對應的下通孔相連通,所述下固定板3-5固定連接在固定架3-1的底部,所述下固定板3-5沿其板面厚度方向加工有與量杯3-7一一對應的出料孔,下固定板3-5的下方對應設置有一個分料器4且每個出料孔朝向該分料器4設置。
本實施方式中整體尺寸為4米*9米*2米,氣缸3-3依靠電機驅動,電機功率為50千瓦,生產能力達到15立方/時,通過試驗驗證,工作效率是人工生產的3倍。
本實施方式中分料器4的規格以及模具5的類型均按照水泥規格進行對應更換,增強本產品的通用性。
本實施方式中振動式傳送帶6是通過成品傳送帶配合振動器形成,模具在傳送帶上發生規律性振動及輸送,最終使磚成型。其他能夠產生規律性振動式傳送帶的手段均可使用。
本實施方式中攪拌機1的水泥原料通過罐車提供。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攪拌機1為平口攪拌機。其他未提及的內容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中兩組模具5包括一組第一模具和一組第二模具,所述一組第一模具包括多個多邊形模具單體,多個多邊形模具單體依次排列在其對應的振動式傳送帶6上;所述一組第二模具包括多個條形模具單體,多個條形模具單體依次排列在其對應的振動式傳送帶6上。
多邊形模具和條形模具為本領域常用模具形式,如此設置便于提高本設備的通用性,擴大使用范圍。其他未提及的內容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中攪拌機1為圓筒形,所述兩個出料口對稱設置在攪拌機1的底部。本實施方式中兩個出料口之間的夾角為180度。其他未提及的內容與具體實施方式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為具體實施方式一或四的進一步限定,本實施方式中每個上通孔的內徑與出料筒3-6的內徑相等,每個下通孔的內徑與量杯3-7的內徑相等,上通孔與下通孔一一對應設置且二者內徑相同,當每個下通孔在移動板3-4的移動下與其對應的上通孔相重合時,該下通孔對應的量杯3-7與上通孔對應的出料筒3-6相連通。如此設置能夠節省水泥量,同時,有利于提升護坡磚的質量。
工作過程:
利用罐車對攪拌機1注入水泥,攪拌機1充分攪拌后,通過一個出料口對其對應的出料器3輸送水泥流,首先水泥流通過該出料口時將水泥流注入該出料口對應的兩個出料筒3-6中,當氣缸3-3驅動移動板3-4使下通孔在移動板3-4的帶動下與其對應的上通孔相重合時,水泥流注入到兩個量杯3-7中,然后氣缸3-3再次驅動移動板3-4移動,使盛滿水泥的兩個量杯3-7在移動板3-4的帶動下運動到下固定板3-5的出料孔處,當量杯3-7位于對應出料孔的正上方時,水泥流通過出料孔流入分料器4中,分料器4再將水泥流傳送到其下方的一組模具5中,盛滿水泥的模具5在振動式傳送帶6輸送下振動且輸出,形成成品磚,完成一次出料工作。出料器3反復工作如上述工作過程循環生產成批的護坡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