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脫硫石膏壓塊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治理鹽堿地的脫硫石膏壓塊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鹽堿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土壤里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我國堿土和堿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采用含有脫硫石膏、有機肥、泥炭、腐殖酸等輔料成分的鹽堿地改良劑可加速土壤中排鹽速度,改善土質。改良劑制備過程需將脫硫石膏及各輔料成分按配比混合攪拌,形成均勻的混合漿料,并將混合漿料注入模具中,待混合漿料凝固成型后,脫出模具得到塊狀的改良劑,以便于搬運、存儲及運輸,方便使用。目前,針對混合漿料壓塊成型的模具中,注入漿料時,模具內易存留空氣,導致改良劑塊體內形成氣泡,改良劑塊體成型后易破碎,且在投入鹽堿地使用過程中,導致相同規格改良劑塊體的重量不同,不便于改良劑使用時的計量,無法滿足實際使用需要。同時,采用現有模具成型時,混合漿料凝固速度慢,生產效率底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治理鹽堿地的脫硫石膏壓塊成型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上氣泵配合注漿管向下凹模內注入混合漿料,有效排除注漿成型時下凹模凹腔內的空氣,避免壓制改良劑塊體內形成氣泡現象的發生,保證壓制成型塊體質量,同時,設置電磁加熱器對導磁性金屬材質制成的下凹模進行加熱烘干,提高凝固成型效率。通過設置上支座、中支座、底座的分體式結構,方便日常的維護修理,通過設置襯套配合導向凸塊與導向槽,防止沖壓柱發生軸向跳動與徑向轉動,保證壓制移動的準確正常進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治理鹽堿地的脫硫石膏壓塊成型裝置,它包括上支座、中支座、底座和沖壓柱,所述上支座、中支座、底座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所述沖壓柱沿豎直方向設置套裝在上支座與中支座的沖壓柱孔內,所述上支座中底端沖壓柱孔的內壁上圍繞沖壓柱鑲嵌有襯套,位于所述中支座的沖壓柱孔內的沖壓柱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導向槽,所述中支座中沖壓柱孔側壁上固接有多個導向凸塊,每個所述導向凸塊的自由端設置在一個導向槽內;
所述沖壓柱的底端裝配有上凸模,所述底座上裝配有下凹模,所述上凸模與下凹模相適配,所述上凸模的模面上開設有多個通過內置電動雙向閥控制開合的上模氣孔,多個所述上模氣孔在上凸模內部匯集連通并與設置在上凸模頂面上的上氣泵相連通,所述下凹模的模面上開設有下模注漿孔,所述下模注漿孔內設置有注漿管;
所述下凹模采用導磁性金屬材質制成,所述底座內裝配有電磁加熱器。
優選的,所述上支座中沖壓柱孔的頂端封裝有第一凸肩,位于所述上支座的沖壓柱孔內的沖壓柱上設置有第二凸肩,所述第一凸肩與第二凸肩之間的沖壓柱上裝配有彈簧。
優選的,所述導向凸塊的個數為兩個,所述導向槽的個數為兩個。
優選的,所述襯套采用鎢鋼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上氣泵配合注漿管向下凹模內注入混合漿料,有效排除注漿成型時下凹模凹腔內的空氣,避免壓制改良劑塊體內形成氣泡現象的發生,保證壓制成型塊體質量,同時,設置電磁加熱器對導磁性金屬材質制成的下凹模進行加熱烘干,提高凝固成型效率。通過設置上支座、中支座、底座的分體式結構,方便日常的維護修理,通過設置襯套配合導向凸塊與導向槽,防止沖壓柱發生軸向跳動與徑向轉動,保證壓制移動的準確正常進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沖壓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方位詞左、右、上、下均是以圖1所示的視圖為基準定義的,應當理解,所述方位詞的使用不應限制本申請所請求的保護范圍。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治理鹽堿地的脫硫石膏壓塊成型裝置,它包括上支座1、中支座2、底座3和沖壓柱4,所述上支座1、中支座2、底座3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所述沖壓柱4沿豎直方向設置套裝在上支座1與中支座2的沖壓柱孔內,所述上支座1中底端沖壓柱孔的內壁上圍繞沖壓柱4鑲嵌有襯套5,位于所述中支座2的沖壓柱孔內的沖壓柱4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導向槽4-3,所述中支座2中沖壓柱孔側壁上固接有多個導向凸塊2-1,每個所述導向凸塊2-1的自由端設置在一個導向槽4-3內;
所述沖壓柱4的底端裝配有上凸模6,所述底座3上裝配有下凹模7,所述上凸模6與下凹模7相適配,所述上凸模6的模面上開設有多個通過內置電動雙向閥控制開合的上模氣孔,多個所述上模氣孔在上凸模6內部匯集連通并與設置在上凸模6頂面上的上氣泵8-1相連通,所述下凹模7的模面上開設有下模注漿孔,所述下模注漿孔內設置有注漿管8-2;
所述下凹模7采用導磁性金屬材質制成,所述底座3內裝配有電磁加熱器31。
工作時,沖壓柱頂端受壓力機控制,推動上凸模6向下移動,襯套5對沖壓柱4起固定支撐作用防止發生軸向跳動,通過設置在導向槽4-3內的導向凸塊2-1對沖壓柱4起固定支撐作用防止發生徑向轉動,保證壓制移動的準確正常進行,進而保證改良劑塊體成型質量,當上凸模6伸至下凹模7的凹腔底端后,通過注漿管8-2向下凹模7內注入混合漿料,并且沖壓柱4隨著漿料的注入而緩慢上升,同時啟動上氣泵8-1,將下凹模7凹腔內的空氣抽出,此過程盡可能控制注漿管8-2的注漿流量與上氣泵8-1的抽氣流量相同,待下凹模7凹腔內充滿混合漿料時,停止注漿,并開啟電磁加熱器31對下凹模7進行加熱烘干,加速混合漿料凝固速度。
如圖1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上支座1中沖壓柱孔的頂端封裝有第一凸肩1-1,位于所述上支座1的沖壓柱孔內的沖壓柱4上設置有第二凸肩4-2,所述第一凸肩1-1與第二凸肩4-2之間的沖壓柱1上裝配有彈簧10。如此設置,彈簧10起緩沖作用,防止沖壓柱4上升過渡,上氣泵8-1與導向凸塊2-1發生碰撞,損壞設備。
如圖1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導向凸塊2-1的個數為兩個,所述導向槽4-3的個數為兩個。如此設置,滿足實際使用需要。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襯套5采用鎢鋼制成。如此設置,襯套5對沖壓柱4起固定支撐作用,工作時,襯套5與沖壓柱4發生滑動摩擦,鎢鋼材質可增強襯套5的耐磨性,延長使用壽命。
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