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墻板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竹木纖維墻板。
背景技術:
竹木纖維材料是以竹纖維為主要原料,經過適當的處理使其與合成纖維復合成的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綠色環保復合材料,是當代工業基礎材料廢物利用的最佳科研成果在工業生產上的應用。竹木纖維材料具有防水性能、防污性能、防蛀性能強的優點,在現代社會,竹木纖維材料做成的墻板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各個生活領域。
在現有技術中,與相鄰墻板之間的連接方式,大都是通過墻板兩端的雄扣與雌扣和相鄰墻板兩端的雄扣與雌扣卡接連接的,但是此種連接方式較為簡單,雄扣與雌扣之間的緊固程度不高,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竹木纖維墻板,此種墻板與相鄰墻板拼接后雄扣與雌扣之間的緊固程度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竹木纖維墻板,它包括本體、分別設于本體兩端的雌扣和雄扣,雌扣包括凹口,該凹口的位于本體正面這一側的部分為第一部分,該凹口的位于本體背面這一側的部分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為凹口的底部;第二部分的端部突出于第一部分的端部;第二部分的內表面沿本體縱向設有凹槽,第二部分的內表面位于該凹槽左側的部分為第一內表面,第二部分的內表面位于該凹槽右側的部分為第二內表面,第一內表面高于第二內表面。
采用上述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對雄扣、雌扣的結構上改進,在雌扣第二部分的內表面設置一個凹槽,凹槽左側的第一內表面高于凹槽右側的第二內表面,使得墻板在進行拼接時,雄扣的下表面與會與第一內表面相貼合,雄扣的上表面與雌扣第一部分的下表面相貼合,雄扣與雌扣之間的貼合的更加緊密,保證墻板連接后不容易松動,連接更加牢靠,另外,因為凹槽的設計,還可以使第二部分生產加工時可以做的更薄,在拼接時更容易被撐開,降低拼接的難度。
作為改進,本體背面位于第二部分處的表面設有加強層,這樣,能夠增強第二部分的強度,在拼接墻壁時可以通過氣槍或釘子直接固定在墻壁上。
作為改進,本體背面設有沿本體橫向依序分布的多個縱向凸起,這樣,與墻板的背面為平面相比,設有縱向凸起的墻板安裝到位后,縱向凸起與墻壁相接觸,安裝到位后的貼合度更好。
作為改進,第一部分的端部和本體正面之間設有第一過渡面,雄扣正面和本體正面之間設有第二過渡面,當雄扣和鄰接墻板的雌扣配合后,第二過渡面與相應第一過渡面形成V形面,這樣,兩者之間的貼合度更好,同時也便于拼接操作。
作為改進,它還包括設于本體正面的膜,該膜的一端延伸至雌扣的凹口內,該膜的另一端延伸至雄扣的正面,當雄扣和鄰接墻板的雌扣配合后,該膜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的鄰接墻板的雌扣的凹口內,這樣,雄扣與雌扣配合后,雄扣的上表面會與雌扣第一部分的下表面相擠壓,能夠避免使用過程中膜的邊緣翹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竹木纖維墻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竹木纖維墻板中雌扣的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竹木纖維墻板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竹木纖維墻板的仰視圖。
圖5為竹木纖維墻板拼接起來之后的效果圖。
圖中所示,1、本體,2、膜,3、雌扣,4、雄扣,6、凹槽,7、縱向凸起,8、加強層,9、第一內表面,10、第二內表面,11、第一過渡面,12、第二過渡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竹木纖維墻板,它包括本體1、分別設于本體1兩端的雌扣3和雄扣4,雌扣3包括凹口,該凹口的位于本體1正面這一側的部分為第一部分,該凹口的位于本體1背面這一側的部分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為凹口的底部;第二部分的端部突出于第一部分的端部;第二部分的內表面沿本體1縱向設有凹槽6,第二部分的內表面位于該凹槽6左側的部分為第一內表面9,第二部分的內表面位于該凹槽6右側的部分為第二內表面10,第一內表面9高于第二內表面10。本實用新型對雄扣4、雌扣3的結構上改進,在雌扣3第二部分的內表面設置一個凹槽6,凹槽6左側的第一內表面9高于凹槽6右側的第二內表面10,使得墻板在進行拼接時,雄扣4的下表面與會與第一內表面9相貼合,雄扣4的上表面與雌扣3第一部分的下表面相貼合,雄扣4與雌扣3之間的貼合的更加緊密,保證墻板連接后不容易松動,連接更加牢靠,另外,因為凹槽6的設計,還可以使第二部分生產加工時可以做的更薄,在拼接時更容易被撐開,降低拼接的難度。
本實施例中,本體1背面位于第二部分處的表面設有加強層8,能夠增強第二部分的強度,在拼接墻壁時可以通過氣槍或釘子直接固定在墻壁上。
本實施例中,本體1背面設有沿本體1橫向依序分布的多個縱向凸起7,與墻板的背面為平面相比,設有縱向凸起7的墻板安裝到位后,縱向凸起7與墻壁相接觸,安裝到位后的貼合度更好。
本實施例中,第一部分的端部和本體1正面之間設有第一過渡面11,雄扣4正面和本體1正面之間設有第二過渡面12,當雄扣4和鄰接墻板的雌扣3配合后,第二過渡面12與相應第一過渡面11形成V形面,兩者之間的貼合度更好,同時也便于拼接操作。
本實施例中,它還包括設于本體1正面的膜2,該膜2的一端延伸至雌扣3的凹口內,該膜2的另一端延伸至雄扣4的正面,當雄扣4和鄰接墻板的雌扣3配合后,該膜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的鄰接墻板的雌扣3的凹口內,雄扣4與雌扣3配合后,雄扣4的上表面會與雌扣3第一部分的下表面相擠壓,能夠避免使用過程中膜2的邊緣翹起。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