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裝飾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
背景技術:
現今,如衛生間或水房等的給排水系統敷設區域,往往是立管管道產生噪音來源及其傳播的途徑,如果噪音的控制措施不當,極易出現樓層滲漏現象,因此,設于給排水系統敷設區域的管道井砌體,由于滲漏,極易導致管道井砌體底部出現滲水并通過穿越樓層管道向樓下滲漏的現象。經過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后發現,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管道井采用輕質砌體材料分塊砌筑,由于管道井砌體下沉而造成砌體底部變形、開裂,導致地面與管道井砌體交接處的防水層被應力拉裂,又由于衛生間內的積水極易通過裝飾地面(如瓷磚等)的接縫處滲入到裝飾地面下方的鋪貼層內,鋪貼層的下部已做好防水層,因而滲透水會沿著地面與砌體交接處的防水層裂縫繼續滲透,滲透水通過穿越樓層管道向樓下滲漏,故管道井砌體下沉、底部變形、開裂是樓層管道向樓下滲漏的主要通道。
因此,如何解決因管道井砌體下沉而造成管道井砌體底部變形、防水層斷裂而導致地面積水沿防水層裂縫通過穿樓板管道向樓下滲漏的問題。已成為當今人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該種防滲漏結構能夠解決因管道井砌體下沉而造成管道井砌體底部變形、防水層斷裂而導致地面積水沿防水層裂縫通過穿越樓層管道向樓下滲漏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包括位于房間內地面的地面墊層和管道井砌體,在所述地面墊層和管道井砌體之間設置防滲漏結構,所述防滲漏構造整體呈連續的結構,其兩側立面分別終止于相鄰兩側墻壁向地下的延伸面,或一側立面終止于一側墻壁向地下的延伸面。
進一步地,所述防滲漏結構通過界面粘結劑與所述地面墊層連接。
進一步地,在所述防滲漏結構上設置管道井砌體,管道井砌體與所述防滲漏結構的外側立面設置抹灰層,抹灰層表面設置有防水層,防水層將地面、墻面和管道井砌體的外側立面涂刷為一體。
進一步地,所述防滲漏結構與相鄰兩側墻壁向地下的延伸面澆筑成方形,管道井砌體與所述防滲漏結構的外邊對齊。
進一步地,所述防滲漏結構的高度為100mm,穿樓板管道套管頂部高出防滲漏結構頂面30~5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達到了如下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通過在管道井位置地面墊層的上部加設底部防滲漏結構,將采用輕質材料的管道井砌體的底部澆筑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整塊混凝土基礎,因此避免了輕質砌體材料下沉而造成管道井砌體底部變形、防水層斷裂,進而避免了地面積水沿防水層裂縫通過穿越樓層管道向樓下滲漏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平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1-1剖立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2-2剖立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該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優選地設置在衛生間等經常使用水源的房間內,該房間的給排水立管敷設區域大都設置有控制噪音的管道井砌體3,具體地,如圖2、圖3所示,管道井底部防滲漏構造包括地面墊層1和管道井砌體3,地面墊層1設于房間內的地面上,進一步地,在地面墊層1和管道井砌體3之間設置防滲漏結構2,防滲漏結構2與地面墊層1之間通過界面粘結劑連接,該防滲漏結構2的材料優選采用細石混凝土,具有防止管道井砌體底部下沉、變形和開裂的作用,整體呈連續的結構(即其中間無斷開的結構),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其兩側立面分別終止于相鄰兩側墻壁向地下的延伸面,或一側立面終止于一側墻壁向地下的延伸面,特別地,該相鄰兩側的墻壁是指與防滲漏結構2相鄰兩側立面平行的墻壁。優選地,防滲漏結構2與相鄰兩側墻壁向地下的延伸面澆筑成方形。進一步地,上述的管道井砌體3設置在防滲漏結構2之上,且該管道井砌體3與防滲漏結構2的外邊對齊。進一步地,在管道井砌體3與防滲漏結構2的外側立面設置抹灰層4,之后將防水層5設置在抹灰層4表面。
具體地,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首先清除給排水立管敷設區域地面墊層1表面的污垢、油和浮灰等雜物,在地面墊層1上放出防滲漏結構2的施工位置線,依據施工水平線在墻面上放出防滲漏結構2的標高控制線,確保防滲漏結構2的高度為100mm,按照施工位置線和標高控制線支好防滲漏結構2的側立面模板。對地面墊層1上需設置防滲漏結構2的表面處涂刷界面粘接劑,在模板內澆筑細石混凝土將防滲漏結構2制作成型,按標準對混凝土養護到28天齡期,隨即拆除模板,管道井砌體3在砌筑前需對輕質砌體材料表面進行噴水濕潤,進一步地,第一皮輕質砌體磚撂底在防滲漏結構2上,且管道井砌體3與防滲漏結構2的外邊對齊,使用專用砌筑砂漿砌筑,管道井砌體3在砌塊轉角處采用隔皮縱、橫砌塊相互搭砌。管道井砌體3砌筑完成靜止7天后,進一步地,在管道井砌體3與防滲漏結構2的外側立面進行分層分遍抹灰形成砌體抹灰層4,砌體抹灰層4在24小時后進行養護,按標準對砌體抹灰層4養護到7天齡期,進一步地,將砌體抹灰層4與地面找平層交接的陰角處抹成小圓弧角,做好砌體抹灰層4與地面找平層在陰角處的防水附加層搭接處理,形成砌體抹灰層4(墻面)與地面一體的防水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