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陶瓷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洗邊機轉臺總成。
背景技術:
在日用陶瓷自動化加工過程中,需經歷煉泥、切料、滾壓成型、干燥、洗坯等工藝流程,其中洗坯工藝流程通過洗邊機實現?,F有的洗邊機包括一個轉臺,轉臺分割為進料工位、出料工位以及若干個清洗工位,瓷坯經轉臺上的清洗工位旋轉一周,通過工位上的海綿清洗坯體,使得坯體更光滑。
中國專利號201220021939.2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動成品修形機,其包括轉盤裝置以及分布于轉盤裝置外側的轉輪裝置,每個轉輪裝置的轉輪通過電機和皮帶的帶動下在工作時轉動,將放在吸盤上的杯子完成洗邊。該結構決定了其轉盤裝置上的轉輪以及吸盤工作時為同步運行并同步停止,則取坯時所有轉輪需停止轉動,導致洗邊作業中斷進而影響生產效率,且能耗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自動控制瓷坯經過清洗工位才進行旋轉的洗邊機轉臺總成。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洗邊機轉臺總成,其包括安裝于工作臺上的可旋轉的轉臺,所述工作臺劃分有上料工位、清洗工位以及下料工位,轉臺上沿圓周安裝有數個用于放置瓷坯的托盤機構,托盤機構下方的工作臺上安裝有與托盤機構連通的真空機構;每個托盤機構包括轉軸、傳動輪以及托盤,所述托盤安裝于轉軸上端,所述傳動輪安裝于轉軸的下端;清潔工位所在的工作臺上固定安裝有一傳動輪驅動機構,所述傳動輪驅動機構包括傳動驅動電機、主動輪、轉向輪以及數個從動輪組件,所述主動輪固定安裝于傳動驅動電機的輸出端,所述主動輪、從動輪組件以及轉向輪通過傳動帶順次傳動連接,從動輪組件的從動輪與隨轉臺轉至清洗工位的托盤機構的傳動輪嚙合。
進一步地,所述清洗工位的初始端安裝有至少一個校正盤,所述校正盤位于轉臺的外側,當經過該位置的瓷坯位于托盤中心時,所述校正盤與該瓷坯相切。當瓷坯由于托盤離心力偏離托盤中心時會與校正盤接觸,校正盤對旋轉的瓷坯產生向內的推力,以校正瓷坯的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真空機構包括總吸氣管以及與總吸氣管連通的數個吸氣支管,所述轉臺中部設置有一空腔,所述總吸氣管與空腔連通,每個吸氣支管分別與一個托盤機構的轉軸連通,所述吸氣支管上安裝有閥門,所述清洗工位安裝有閥門自動控制裝置。閥門與閥門自動控制裝置實現清潔工位真空機構對托盤自動吸氣。
進一步地,所述閥門為電磁閥,所述閥門自動控制裝置為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閥門為一氣動機械閥,所述閥門自動控制裝置為鋪設于清洗工位下方工作臺上的一段行程板,所述行程板的高度高于氣動機械閥閉合時其撥動開關與工作臺的間距,當氣動機械閥的撥動開關接觸到行程板時氣動機械閥開啟。
進一步地,所述行程板靠近上料工位的一端具有坡度,當氣動機械閥的撥動開關沿坡度到達行程板頂部時氣動機械閥開啟。坡度作為撥動開關被觸發的緩沖行程,可以防止撥動開關與行程板頻繁硬碰觸而導致使用壽命縮短。
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洗邊機轉臺總成,其于清洗工位設置傳動輪驅動機構在瓷坯轉至清洗工位時與托盤機構的傳動輪嚙合,從而使瓷坯僅在清洗工位轉動,其結構簡單,且各工位的瓷坯互相獨立,無需同時轉動與停止,在保證生產連貫性的同時還降低了能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洗邊機轉臺總成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洗邊機轉臺總成去除轉臺后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托盤機構與傳動輪驅動機構的從動輪以及真空機構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做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洗邊機轉臺總成,其包括安裝于工作臺100上的可旋轉的轉臺1,所述工作臺1劃分有上料工位10、清洗工位20以及下料工位30,轉臺1上沿圓周安裝有數個用于放置瓷坯的托盤機構2,托盤機構2下方的工作臺100上安裝有與托盤機構2連通的真空機構3。
每個托盤機構2包括轉軸21、傳動輪22以及托盤23,所述托盤23安裝于轉軸21上端,所述傳動輪22安裝于轉軸21的下端;清潔工位20所在的工作臺100上固定安裝有一傳動輪驅動機構4,所述傳動輪驅動機構4包括傳動驅動電機41、主動輪42、轉向輪44以及數個從動輪組件43,所述主動輪41固定安裝于傳動驅動電機41的輸出端,所述主動輪42、從動輪組件43以及轉向輪44通過傳動帶45順次傳動連接,從動輪組件的從動輪431與隨轉臺轉至清洗工位20的托盤機構的傳動輪22嚙合;所述清洗工位20的初始端安裝有兩個校正盤5,所述校正盤5位于轉臺1的外側。
所述真空機構3包括總吸氣管31以及與總吸氣管31連通的數個吸氣支管32,所述轉臺1中部設置有一空腔6,所述總吸氣管31與空腔6連通,每個吸氣支管32分別與一個托盤機構的轉軸21連通,所述吸氣支管32上安裝有一氣動機械閥33,所述清洗工位20下方的工作臺100上鋪設有一行程板34,所述行程板34靠近上料工位的一端341具有坡度,所述行程板34的高度高于氣動機械閥33閉合時其撥動開關331與工作臺10的間距,當氣動機械閥的撥動開關接觸到行程板時氣動機械閥開啟。
工作時,先將瓷坯200放置于上料工位10的托盤23上,而后托盤23隨轉臺1傳送到清洗工位20,此時從動輪組件的從動輪431與該位置的托盤機構的傳動輪22嚙合,進而由傳動輪驅動機構4帶動傳動輪22旋轉,同時氣動機械閥的撥動開關331觸碰到行程板34而開啟,則真空機構3開始對該托盤機構2吸氣,從而使托盤23吸附住該瓷坯200;當瓷坯清洗完畢后,轉臺1帶動托盤23離開清洗工位20,氣動機械閥的撥動開關331同時離開行程板34,此時氣動機械閥33關閉,真空機構4不再對該托盤機構2吸氣,則當該瓷坯200進入下料工位30時,可以輕松將瓷坯200從托盤23上取出。
本實用新型所述傳動輪以及校正盤數量可根據實際生產需要適當增加或減少;所述校正盤的位置需保證當經過該位置的瓷坯位于轉盤中心時,所述校正盤與該瓷坯相切;所述閥門自動控制裝置亦不限于行程板,還可以為傳感器,其可以與電磁閥配合對真空機構的吸氣作業進行自動控制,但本實施例行程板與氣動機械閥配合結構具有成本低且易于維護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