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用輔助設備,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懸挑槽鋼預埋環及制作該預埋環的設備。
背景技術:
高層建筑因施工需要,外架常采用懸挑式腳手架,懸挑式腳手架是指架體結構卸荷在附著于建筑結構的剛性懸挑梁(架)上的腳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主體或裝修工程的作業及其安全防護需要,每段搭設高度不得大于24m。懸挑架依附的建筑結構應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不得依附在磚混結構或石結構上。懸挑架的支承結構應為型鋼制作的懸挑梁或懸挑桁架等,不得采用鋼管;其節點應螺栓聯結或焊接,不得采用扣件連接。與建筑結構的固定方式應經設計計算確定。適應范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高層或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的主體或裝修工程的作業及其安全防護需要。
按照施工規范,規定懸挑式腳手架的型鋼末端的錨固環,其間距不得小于200mm,否則錨固環就不能起到很好的約束作用。如何將錨固環的間距準確控制,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懸挑槽鋼預埋環及制作該預埋環的設備,能夠準確的控制尺寸。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懸挑槽鋼預埋環,包括至少兩個錨固環和兩個連接桿,所述錨固環平行設置,所述錨固環為一端具有開口,另一端封閉,所述錨固環的開口端懸空,所述兩個連接桿分別平行固定在錨固環的封閉端。
一種制作所述懸挑槽鋼預埋環的設備,所述設備包括底座、至少兩個支柱和定位件;所述支柱的一端連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連接在對應的定位件上,所述定位件所在平面與底座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定位件上設有兩對平行的定位塊,每對定位塊上至少有兩個定位桿,兩對定位塊上的定位桿一一對應,同一定位塊上的兩個定位桿的間距與兩個錨固環的設定間距相匹配,所述定位件的寬度與錨固環的開口寬度相匹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底座為槽鋼。結構簡單選材容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支柱為U型鋼,所述U型鋼的開口向下,所述U型鋼的開口端連接在底座上,所述U型鋼的封閉端與定位件相連。選用錨固環做支柱,結構簡單,選材方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定位件為鋼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定位件為兩個平行的定位鋼條。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每個定位鋼條上具有一對定位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每對定位塊上的定位桿為具有卡槽的桿件。用于卡持預埋環上的連接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定位桿包括兩個V型設置的桿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桿件為鋼筋。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對懸挑式腳手架型鋼錨固環的尺寸進行控制,方便快捷,可周轉使用。能夠快捷的制作出預埋環,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預埋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制作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預埋環,包括兩個錨固環1和兩個連接桿2,所述錨固環1平行設置,所述錨固環1為一端具有開口,另一端封閉,所述錨固環1的開口端懸空,所述兩個連接桿2分別平行焊接在錨固環1的封閉端。本實施例的連接桿2為鋼筋。兩個錨固環1的間距為200mm。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制作懸挑槽鋼預埋環的設備,包括底座3、兩個支柱4和兩個定位件5;本實施例的支柱4為U型鋼,所述U型鋼的開口向下,所述U型鋼的開口端連接在底座3上,所述U型鋼的封閉端焊接在定位件5上,本實施例的定位件5為定位鋼條,兩個定位件5所在平面與底座3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定位件5上設有兩對平行的定位塊,每對定位塊上有兩個定位桿51,兩對定位塊上的定位桿51一一對應,同一定位塊上的兩個定位桿51的間距與兩個錨固環1的設定間距200mm相匹配,所述定位件5的寬度與錨固環1的開口寬度相匹配。
本實施例的底座3為槽鋼。結構簡單選材容易。
其他實施例中,定位件5可以選用鋼板,也能實現定位。
每個定位鋼條上具有一對定位塊。定位鋼條上的定位桿51為兩個V型設置的鋼筋桿件。用于卡持預埋環上的連接桿2。
使用時,將兩個錨固環1的開口向下,倒扣在定位塊上,兩個錨固環1分別置于鋼筋桿件外側,能夠確保兩個錨固環1的間距大于200mm,再放2個錨固環1的連接桿2在鋼筋桿件的V型槽內,即可進行精確施焊,使得每次焊接都能確保錨固環1距離大于200mm,簡單快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