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拉條與檁條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鋼結構建筑中的屋面檁條常采用冷彎薄壁C型鋼檁條,通常在檁條間需設置拉條以提高檁條的穩定承載力。規范對拉條的數量、截面及設置位置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但對拉條與檁條間連接的具體方法和構造未作出明確規定。目前,實際工程中拉條與檁條間的連接方式總的可歸納為兩大類:(1)拉條僅約束檁條的受壓翼緣,如圖1(a)所示;(2)拉條同時約束檁條的上、下翼緣,如圖1(b)~1(d)所示。采用圖1(a)所示連接方法,在設計時需要準確判斷檁條的受壓翼緣是上翼緣還是下翼緣,否則拉條的設置將無法發揮作用,檁條可能發生失穩破壞。圖1(b)~(d)所示連接方法不僅施工麻煩,并且檁條的腹板較薄,拉條和檁條腹板連接處容易產生變形,從而影響拉條力的傳遞,并對檁條的穩定承載力產生不利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同時約束檁條的上下翼緣保證檁條的穩定承載,增強檁條的兩翼緣之間的抗壓強度,防止拉條與檁條連接處檁條腹板變形的拉條與檁條連接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拉條與檁條連接結構,包括拉條和檁條,所述拉條為圓鋼拉條,所述檁條為冷彎薄壁C型鋼檁條,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檁條腹板上的帽形連接件,所述帽形連接件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居中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檁條的腹板高度方向相對應的兩側邊上均設有側板,兩所述側板上分別設有向所述連接板的外側延伸的安裝板,兩所述安裝板通過若干個螺栓固定在所述檁條的腹板上;所述拉條穿過所述連接孔延伸入所述連接板和所述檁條的腹板之間,所述拉條位于所述連接板和所述檁條之間的一端旋合有鎖緊螺母。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件設置在所述檁條長度方向上的中部或所述檁條長度方向上的三分之一處。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帽形連接件為一體式結構;所述連接板和所述檁條的腹板平行,兩所述側板垂直于所述連接板和所述檁條的腹板。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檁條的截面高度H不小于160mm,所述連接板在所述檁條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為H-40mm,所述帽形連接件相對所述檁條腹板的距離為50mm,所述安裝板沿所述檁條的腹板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為40mm。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楔形塊,所述楔形塊套在所述拉條的外側,所述楔形塊位于所述鎖緊螺母和所述連接板之間,所述楔形塊的斜面朝向所述連接板。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楔形塊的斜面上設有貫穿所述楔形塊的安裝槽,所述拉條位于所述安裝槽內。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楔形塊的斜面設有防滑結構。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防滑結構為網狀防滑紋或防滑橡膠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拉條為圓鋼拉條,所述檁條為冷彎薄壁C型鋼檁條。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拉條與檁條連接結構,包括拉條和檁條,所述拉條為圓鋼拉條,所述檁條為冷彎薄壁C型鋼檁條,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檁條腹板上的帽形連接件,所述帽形連接件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居中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檁條的腹板高度方向相對應的兩側邊上均設有側板,兩所述側板上分別設有向所述連接板的外側延伸的安裝板,兩所述安裝板通過若干個螺栓固定在所述檁條的腹板上;所述拉條穿過所述連接孔延伸入所述連接板和所述檁條的腹板之間,所述拉條位于所述連接板和所述檁條之間的一端旋合有鎖緊螺母。帽形連接件的兩安裝板分別連接所述檁條的上下翼緣設置,實現了只在僅在檁條腹板的中部設置拉條即可同時對檁條的上、下翼緣進行約束;同時,帽形連接件設置在上、下翼緣之間,相當于在檁條的上、下翼緣之間增設了加強筋,提高了檁條的抗壓強度;拉條和檁條間帽形連接件的設置避免了檁條上開孔導致檁條強度減弱的情況,同時帽形連接件與檁條多點連接,防止拉條與檁條連接處檁條腹板變形。
一種拉條與檁條連接結構保證拉條作用的正常發揮,防止拉條與檁條連接處檁條腹板變形的不利影響;通過在拉條與檁條之間設置帽形連接件實現僅在檁條腹板高度中部設置拉條卻能同時約束檁條上、下翼緣的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現有技術中檁條和拉條的連接方式;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帽形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側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檁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側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拉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采用楔形塊的裝配示意圖。
圖中:1-檁條;2-螺栓;3-帽形連接件;4-拉條;5-鎖緊螺母;6-連接板;7-側板;8-安裝板;9-連接孔;10-第一螺栓孔;11-第二螺栓孔;12-安裝孔;13-墊片;14-楔形塊;15-安裝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拉條與檁條連接結構,包括拉條4和檁條1。如圖6所示,所述拉條4為圓鋼拉條。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檁條1為冷彎薄壁C型鋼檁條。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檁條1腹板上的帽形連接件3,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帽形連接件3包括連接板6,所述連接板6上居中設有連接孔9,所述拉條4穿過所述連接孔9延伸入所述連接板6和所述檁條1的腹板之間,所述拉條4位于所述連接板6和所述檁條1之間的一端旋合有鎖緊螺母5,鎖緊螺母5與連接板之間還設有止轉的墊片13。所述連接板6與所述檁條1的高度方向相對應的兩側邊上均設有側板7,兩所述側板7上分別設有向所述連接板6的外側延伸 的安裝板8,兩所述安裝板8通過若干個螺栓2固定在所述檁條1上。帽形連接件3的兩安裝板8分別連接所述檁條1的上、下翼緣處,保證了帽形連接件3同時對檁條1的上、下翼緣進行約束;同時,兩安裝板8的連線與檁條1腹板的高度方向相同相較兩安裝板8與檁條的長度方向相同時能更好的提高檁條的抗壓強度,因為帽形連接件3的設置相當于在檁條1的上、下翼緣之間增設了加強筋。拉條4和檁條1間帽形連接件3的設置避免了檁條1上開設供拉條4穿過并固定的孔導致檁條1強度減弱的情況,同時帽形連接件3與檁條1多點連接,可有效防止拉條4與檁條1連接處檁條1腹板變形,提高連接強度。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3設置在所述檁條1長度方向上的中部或所述檁條1長度方向上的三分之一處,保證檁條1強度的均勻性。
進一步的,所述帽形連接件3為一體式結構,帽形連接件3可在彎折機上整體加工成型,強度高,工藝簡單。所述連接板6和所述檁條1的腹板平行,兩所述側板7垂直于所述連接板6和所述檁條1的腹板,加工工藝簡單,方便安裝。
進一步的,當所述檁條1的截面高度H不小于160mm時,所述帽形連接件3在所述檁條1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為H-40mm,所述連接板6相對所述檁條1腹板的距離為50mm,所述安裝板8沿所述檁條1的腹板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為40mm。安裝板8上設有第一螺栓孔10,檁條1的兩端設有安裝孔12,通過安裝孔12固定在支座上。檁條1上還均勻設有固定所述帽形連接件3的第二螺栓孔11,螺栓2穿過第一螺栓孔10和第二螺栓孔11并通過鎖緊螺母5鎖緊。
進一步的,為了提高帽形連接件3的通用性,使得帽形連接件3可安裝斜置的拉條4,如圖7所示,還包括楔形塊14,所述楔形塊14套在所述拉條4的外側。所述楔形塊14位于所述鎖緊螺母5和所述連接板6之間,所述楔形塊14的斜面朝向所述連接板6,避免由于拉條4相對所述連接板6傾斜時導致鎖緊螺母5與連接板6形成點接觸或線接觸導致連接不牢靠。進一步的,所述楔形塊14的斜面上設有貫穿所述楔形塊14的安裝槽15,所述拉條4位于所述安裝槽15內。進一步的,為了避免楔形塊14受鎖緊螺母5的壓力在連接板6上滑移,所述楔形塊14的斜面設有防滑結構。所述防滑結構可采用網狀防滑紋或防滑橡膠墊。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