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指一種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超高層建筑、大型綜合性商業建筑不斷的建設,建筑的地下空間也不斷增大,地下室外墻高度不斷增高,由于地下室外墻的埋深日趨增加,地下室外墻防水工程量和地下室外墻的防水施工難度也不斷增大,傳統的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方法因為施工工期長、工程費用高、防水可靠性差等問題不能很好的滿足超高地下室外墻的防水施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解決傳統的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方法存在的施工工期長、工程費用高和防水可靠性差等的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包括:
涂設于地下室外墻的防水膠層;
覆設于所述防水膠層的第一防水卷材層,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層通過所述防水膠層粘結于所述地下室外墻;以及
間隔壓設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層的壓條。
本實用新型采用防水膠層和防水卷材層相結合的防水結構,具有連接牢固可靠,防水效果好,可從根本上防止外墻防水躥水等質量問題,且利用壓條壓設固定防水卷材層,防止了防水卷材層因地下室外墻過高而自重大引起脫落的問題,確保防水卷材層鋪貼牢固穩定。本實用新型的防水結構具有施工工藝簡單,節省人工成本,縮短施工工期等優勢。
本實用新型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壓條處覆蓋有第二防水卷材層,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層的端部與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層通過熱熔連接。
本實用新型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墻的接縫處鋪設有防水卷材附加層,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層位于所述防水膠層和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層之間。
本實用新型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防水膠層采用熱熔型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噴涂而成。
本實用新型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壓條通過緊固件緊固連接于所述地下室外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地下室外墻的立體結構中去除部分結構層以露出其下覆蓋的結構層的示結構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適用于超高地下室外墻的防水施工。本實用新型提出了將熱熔型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加SBS自粘聚合物聚酯胎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在超高外墻防水施工中的施工工藝,具有施工工藝簡單,防水效果好,可從根本上防止外墻防水躥水等質量問題,節省人工,縮短工期。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進行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包括防水膠層21、第一防水卷材層22和壓條23,防水膠層21涂設在地下室外墻10的外表面,在地下室外墻10的外表面全面涂覆防水膠層21,使得防水膠層21覆蓋于地下室外墻10的外表面,第一防水卷材層22覆設于防水膠層21上,該第一防水卷材層22通過防水膠層21粘結于地下室外墻10,由于地下室外墻10高度較高時,防水卷材層粘結后會由于自身的自重而產生脫落的現象,進而影響防水效果,故而本實用新型通過壓條23對第一防水卷材層22進行加固,該壓條23間隔壓設于第一防水卷材層22上,即沿著第一防水卷材層22的外表面間隔的設置橫向的壓條23,該壓條23與地下室外墻10緊固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防水膠層21和第一防水卷材層22相結合起到防水作用,該防水膠層21既具有防水功能,有具有粘結功能,該防水膠層21能夠將第一防水卷材層22牢固地粘結在地下室外墻10上。結合壓條23的設置,對第一防水卷材層22起到了加固的作用,使得第一防水卷材層22能夠穩定地覆設于地下室外墻10上,起到較好的防水效果。
壓條23通過緊固件緊固連接于地下室外墻10,該緊固件需要穿設第一防水卷材層22,會使得緊固件穿設處易產生滲水現象,為此本實用新型在壓條23上覆蓋有第二防水卷材層24(圖2顯示為將第二防水卷材層24部分截除的狀態,其是為了將壓條露出),在實際施工時,該第二防水卷材層24將壓條23完全覆蓋,第二防水卷材層24的端部置于第一防水卷材層22上,該第二防水卷材層24的端部與第一防水卷材層22通過熱熔連接,實現了緊密無縫隙的連接,確保防水效果。
對于地下室外墻10上結構較為薄弱的地方,進行特殊防水處理,即增加一層防水卷材附加層25,比如地下室外墻10的施工縫、膨脹加強帶以及導墻,在地下室外墻10的接縫處鋪設防水卷材附加層25,在施工縫處鋪設防水卷材附加層25,在膨脹加強帶處鋪設防水卷材附加層25,在導墻防水施工前鋪設防水卷材附加層25,該防水卷材附加層25鋪設于防水膠層21上,防水卷材附加層25位于防水膠層21和第一防水卷材層22之間,使得在地下室外墻10的防水薄弱地方,設置有兩層防水卷材層,起到了雙重防水的效果。鋪設完成防水卷材附加層25之后,再于防水膠層21和防水卷材附加層25上鋪設第一防水卷材層22。
防水膠層21采用熱熔型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噴涂而成,第一防水卷材層22、第二防水卷材層24和防水卷材附加層25采用SBS自粘聚合物聚酯胎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在地下室外墻10的表面施工完壓條后,再于地下室外墻10的外表面覆設保溫層11,通過保溫層11將防水結構覆蓋。
本實用新型的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在施工時,需先對地下室外墻的表面進行清掃,先利用角磨機對地下室外墻10的表面進行打磨,并用剛毛刷清掃地下室外墻墻面,去除表面雜物,將表面空鼓處已風化的混凝土鑿除并清理干凈,保證熱熔型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與墻面的粘結強度。清掃完墻面后,在對地下室外墻的墻面進行修補找平,對地下室外墻上局部凹凸不平處、裂縫處進行潤濕,并采用專用砂漿進行修補處理,砂漿水灰比為1∶4,保證墻面平整。對熱熔型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加熱,使用熱熔型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專用加熱攤鋪機,整個加熱過程均需及其角部保證非固化橡膠瀝青受熱均勻,防止局部硬化,非固化橡膠瀝青加熱溫度不得高于200℃,也不得低于180℃。利用噴涂噴槍距墻面500mm處,將熱熔型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噴涂于地下室外墻上,在噴涂時,該噴槍與墻面形成銳角夾角,該銳角夾角為30°至45°之間,經過往返均勻噴涂1次,噴槍沿著之字形軌跡噴涂,保證熱熔型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噴涂的厚度不小于2mm。對地下室外墻的施工縫、縫隙、膨脹加強帶和導墻鋪設防水卷材附加層,根據需要尺寸裁剪SBS自粘聚合物聚酯胎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由兩人手持卷材由下至上鋪貼卷材,另一人以手持壓輥對鋪貼的卷材進行排氣壓實,該防水卷材附加層鋪貼完成后,在對地下室外墻的墻面鋪設第一防水卷材層,依據需要的尺寸裁剪SBS自粘聚合物聚酯胎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同樣由兩人手持卷材由下至上鋪貼卷材,另一人以手持壓輥對鋪貼的卷材進行排氣壓實,相鄰接的兩幅第一防水卷材層相互搭接的寬度大于等于100mm,且搭接處采用熱熔封邊,將卷材搭接處用噴槍加熱,趁熱使得上方卷材牢固粘結到下方卷材上,以邊緣積出瀝青為度,末端用抹子加熱封實,形成嚴密的防水卷材層。而后在利用壓條對防水卷材層進行加固,壓條采用金屬壓條,相鄰兩個金屬壓條間距不得大于5m,先進行白灰放線,然后使用鋼釘射槍對金屬壓條進行釘壓,將金屬壓條緊固于地下室外墻上,再于金屬壓條上鋪貼一層第二防水卷材層,該第二防水卷材層的寬度為500mm,確保水不能沿鋼釘進入卷材底部,該第二防水卷材層與第一防水卷材層采用熱熔連接,形成了嚴密的防水結構。第一防水卷材層的收頭也采用金屬壓條釘壓,并用密封材料封嚴。
本實用新型地下室外墻的防水結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的施工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容錯率高,可有效解決超高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工期長,施工質量不易保證,卷材粘貼不牢易脫落,地下室外墻防水層躥水滲水等問題。
采用熱熔型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加SBS自粘聚合物聚酯胎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相結合的防水結構,防水效果好,可從根本上防止地下室外墻防水質量問題,節省人工,鎖定施工工期。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