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塊化房屋,尤其涉及一種模塊化房屋的垂直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當今社會,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在建筑領域也便期望能夠更加快速將建筑修建好,并能夠快速裝修完畢投入使用。同時,還期望這樣的建筑能滿足節能環保要求,實現舒適工作和生活。為了應對這種要求,集裝箱的房屋便被人們開發出來。
模塊化房屋主要是通過焊接一個類似集裝箱結構的鋼制箱房框架,并用鋼制波紋板、彩板封閉,將建筑材料、家居或者辦公用品安置于該箱房外部框架之中、將電線等排布于該箱房外部框架內,從而實現相關功能。或者直接在標準集裝箱上切割出開口作為門窗入口,將家具或者辦公用品搬至箱體內便開始使用。
目前的集裝箱框架結構主要為鋼板制成,隔熱保溫防火性能較差,不僅居住起來舒適性大打折扣,而且安全性較低。
模塊化房屋將多個模塊化房屋單元互相組合而成,容易發生模塊化房屋單元之間熱量傳遞,影響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保溫效果好且將個模塊化房屋單元之間熱隔離的模塊化房屋的垂直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模塊化房屋的垂直連接結構,包括垂直連接的兩個模塊化房屋單元,所述模塊化房屋單元均包括外墻墻體,底板結構層及頂板結構層,
所述外墻墻體包括外墻復合結構層及設于外墻復合結構層兩端的H型鋼材,所述外墻復合結構層包括由外向內依次設置的波紋板、第一巖棉保溫板、夾芯板層,所述夾芯板層包括兩層鍍鋅鋼板及設于其中的第一巖棉填充層,夾芯板層邊緣設有彩鋼包邊條;所述H型鋼材包括腹板、上翼緣和下翼緣,腹板內側填充有沿H型鋼材長度方向設置的第二巖棉填充層;頂端的H型鋼材的下翼緣與波紋板及巖棉板的上部邊緣貼合,底端的H型鋼材的上翼緣與波紋板及巖棉板的下部邊緣貼合;
所述底板結構層包括設于底部的底部桁架,等距間隔設置于底部桁架上的支撐方管,設于支撐方管上的水泥纖維板及設于水泥纖維板上的pvc地板,水泥纖維板及pvc地板的外側邊緣與第一巖棉保溫板內側接觸,夾芯板層的下部邊緣與pvc地板的上表面貼合,且夾芯板層的室內側底部還設有PVC踢腳線,最外側支撐方管與H型鋼材之間設有第三巖棉填充層,所述第三巖棉填充層上部將H型鋼材上翼緣內側邊緣與支撐方管分隔;
所述頂板結構層包括設于頂部的塑料薄板,設于塑料薄板下的天花板支撐龍骨,設于天花板支撐龍骨下的頂部桁架及設于頂部桁架下方的第二巖棉保溫板,所述第二巖棉保溫板通過兩側的連接掛板固定,連接掛板上部固定于夾芯板層頂端,下部為向內的水平折邊,第二巖棉保溫板搭接于連接掛板的水平折邊,所述第二巖棉保溫板遠離頂部桁架,最外側天花板支撐龍骨與H型鋼材之間設有第四巖棉填充層,所述第四巖棉填充層上部將H型鋼材上翼緣內側邊緣與支天花板支撐龍骨分隔;
上部模塊化房屋單元底板結構層的底部桁架與下部模塊化房屋單元頂板結構層的塑料薄板之間設有保溫板,上部模塊化房屋單元的底端的H型鋼材下翼緣下表面與下部模塊化房屋單元的頂端的H型鋼材上翼緣上表面相貼合,且在貼和面內填充密封膠。
所述波紋板的厚度為50mm。
所述第一巖棉保溫板的厚度為100mm。
夾芯板層內的第一巖棉填充層的厚度為50mm。
所述第三巖棉填充層的厚度為30mm。
所述第四巖棉填充層的厚度為30mm。
所述pvc地板厚度為1.5mm。
所述水泥纖維板厚度為2.0mm。
所述保溫板的厚度為20mm。
所述第二巖棉保溫板的厚度為5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設置了外墻多層復合結構,增強其強度高與防火保溫性能,對垂直排列的模塊化房屋單元的底板結構層及頂板結構層通過保溫板分隔,有效隔離,防止熱量傳遞,提升模塊化房屋的保溫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H型鋼材,2.波紋板,3.第一巖棉保溫板,4.夾芯板層,5.第一巖棉填充層,6.腹板,7.上翼緣,8.下翼緣,9.第二巖棉填充層,10.底部桁架,11.支撐方管,12.水泥纖維板,13.pvc地板,14.PVC踢腳線,15.第三巖棉填充層,16.塑料薄板,17.頂部桁架,18.天花板支撐龍骨,19.第二巖棉保溫板,20.連接掛板,21.第四巖棉填充層,22.保溫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垂直連接的兩個模塊化房屋單元,所述模塊化房屋單元均包括外墻墻體,底板結構層及頂板結構層,
所述外墻墻體包括外墻復合結構層及設于外墻復合結構層兩端的H型鋼材1,所述外墻復合結構層包括由外向內依次設置的波紋板2、第一巖棉保溫板3、夾芯板層4,所述夾芯板層包括兩層鍍鋅鋼板及設于其中的第一巖棉填充層5,夾芯板層邊緣設有彩鋼包邊條;所述H型鋼材包括腹板6、上翼緣7和下翼緣8,腹板內側填充有沿H型鋼材長度方向設置的第二巖棉填充層9;頂端的H型鋼材的下翼緣與波紋板及巖棉板的上部邊緣貼合,底端的H型鋼材的上翼緣與波紋板及巖棉板的下部邊緣貼合;
所述底板結構層包括設于底部的底部桁架10,等距間隔設置于底部桁架上的支撐方管11,設于支撐方管上的水泥纖維板12及設于水泥纖維板上的pvc地板13,水泥纖維板及pvc地板的外側邊緣與第一巖棉保溫板內側接觸,夾芯板層的下部邊緣與pvc地板的上表面貼合,且夾芯板層的室內側底部還設有PVC踢腳線14,最外側支撐方管與H型鋼材之間設有第三巖棉填充層15,所述第三巖棉填充層上部將H型鋼材上翼緣內側邊緣與支撐方管分隔;
所述頂板結構層包括設于頂部的塑料薄板16,設于塑料薄板下的天花板支撐龍骨17,設于天花板支撐龍骨下的頂部桁架18及設于頂部桁架下方的第二巖棉保溫板19,所述第二巖棉保溫板通過兩側的連接掛板20固定,連接掛板上部固定于夾芯板層頂端,下部為向內的水平折邊,第二巖棉保溫板搭接于連接掛板的水平折邊,所述第二巖棉保溫板遠離頂部桁架,最外側天花板支撐龍骨與H型鋼材之間設有第四巖棉填充層21,所述第四巖棉填充層上部將H型鋼材上翼緣內側邊緣與支天花板支撐龍骨分隔;
上部模塊化房屋單元底板結構層的底部桁架與下部模塊化房屋單元頂板結構層的塑料薄板之間設有保溫板22,上部模塊化房屋單元的底端的H型鋼材下翼緣下表面與下部模塊化房屋單元的頂端的H型鋼材上翼緣上表面相貼合,且在貼和面內填充密封膠。
在H型鋼材內側設置巖棉層,將導熱的鋼材與集裝箱內部分隔,還在支撐方管與H型鋼材之間、支撐方管與天花板支撐龍骨支架填充巖棉層,將鋼材結構之間分隔,防止室內熱量通過鋼結構的連通而與室外發生交換,影響保溫效果。
多層復合結構的外墻墻體,增強其強度高與防火保溫性能,對支撐鋼結構通過巖棉層進行有效隔離,防止室內外熱交換引起熱量散失,提升模塊化房屋的保溫效果。
底板結構層及頂板結構層通過保溫板分隔,并在H型鋼材之間通過密封膠密封,防止了模塊化房屋單元之間的熱量交換。
由于設置了外墻多層復合結構,增強其強度高與防火保溫性能,對垂直排列的模塊化房屋單元的底板結構層及頂板結構層通過保溫板分隔,有效隔離,防止熱量傳遞,提升模塊化房屋的保溫效果。
優選的,所述波紋板的厚度為50mm。
優選的,所述第一巖棉保溫板的厚度為100mm。
優選的,夾芯板層內的第一巖棉填充層的厚度為50mm。
優選的,所述第三巖棉填充層的厚度為30mm。
優選的,所述第四巖棉填充層的厚度為30mm。
優選的,所述pvc地板厚度為1.5mm。
優選的,所述水泥纖維板厚度為2.0mm。
優選的,所述保溫板的厚度為20mm。
優選的,所述第二巖棉保溫板的厚度為50mm.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