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涂料領域,涉及一種復合板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外墻的裝飾包括涂料和磚面,自從建筑節能日益被重視,探索外墻的建筑材料亦成為最為熱門的課題。隨著節能環保意識的普及和節能環保技術的提高,大多數高層建筑外層墻面都會使用保溫復合一體板。
在安裝的過程中板與板之間可能存在縫隙,不僅會影響美觀,還會影響保溫墻的牢固性。一般板層之間進行安裝時采用緊固件將相鄰的復合板進行拼接固定。然而,普通的拼接方式容易造成多塊復合板之間連接不夠緊密,拼接處不平整的問題,在外觀和實用度上都大打折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拼接平整、連接緊密的復合板的安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包括復合板、緊固件和緊固螺釘;
所述的緊固件包括向下表面方向下凹的下凹部,所述下凹部中心設有安裝孔;所述下凹部的邊緣向外延伸形成若干的上壓部,所述的上壓部處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上壓部的下表面設有限位部;
多個所述的復合板相互拼接,形成拼接角與拼合邊;所述的拼接角處形成與所述的下凹部底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中央形成與所述的安裝孔同軸的通孔;所述的拼合邊處設有與所述的限位部相互配合的卡槽;
所述的緊固件的下表面與所述的復合板的凹槽的上表面貼合,所述的上壓部置于所述的拼合邊上,所述的限位部卡入所述的卡槽中,所述的緊固螺釘穿過所述的安裝孔與所述的通孔后穿入安裝面板。
作為優選,所述的裝飾面板層包括設于外側面的化工涂料層與設于內側面的基板層。
作為優選,N為數值4,所述的緊固件為十字型緊固件。
作為優選,所述的復合板的拼合邊由可拼接結構拼合。在安裝尺寸較大的復合板時,在復合板的邊緣設置拼接結構,以保證復合板受力均勻,復合板之間拼接緊密。
作為優選,所述的可拼接結構為T字型卯榫結構。T字形卯榫結構從兩個方向對復合板進行了限制,使復合板不易產生相對滑移。
作為優選,所述的下凹部為凹弧面,所述的凹槽為弧面凹槽。
作為優選,所述的緊固件為中心對稱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所述的復合板的拼接角處設置緊固件,使所述的緊固件的上壓部的下表面壓緊復合板的拼合邊,因為所述的緊固件的上壓部處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復合板與所述的緊固件通過所述的緊固螺釘緊固,可保證所述的復合板的拼合邊平整,安裝牢固不會產生邊角的翹起。所述的限位部與所述的卡槽相互配合,起到所述的緊固件均勻壓在所述的復合板邊緣,保證受理均勻且保持不會滑移。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無需在復合板上做太多改變,適合多類板材。本實用新型拼接平整、連接緊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拼接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復合板、緊固件和緊固螺釘的安裝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復合板上表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復合板下表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緊固件的剖視圖。
1、復合板,2、緊固件,3、緊固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復合板1、緊固件2和緊固螺釘3;所述的緊固件2包括向下表面方向下凹的下凹部,所述下凹部中心設有安裝孔;所述下凹部的邊緣向外延伸形成若干的上壓部,所述的上壓部處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上壓部的下表面設有限位部;多個所述的復合板1相互拼接,形成拼接角與拼合邊;所述的拼接角處形成與所述的下凹部底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中央形成與所述的安裝孔同軸的通孔;所述的拼合邊處設有與所述的限位部相互配合的卡槽;所述的緊固件2的下表面與所述的復合板1的凹槽的上表面貼合,所述的上壓部置于所述的拼合邊上,所述的限位部卡入所述的卡槽中,所述的緊固螺釘3穿過所述的安裝孔與所述的通孔后穿入安裝面板。所述的裝飾面板層包括設于外側面的化工涂料層與設于內側面的基板層。N為數值4。所述的緊固件2為十字型緊固件2。所述的復合板1的拼合邊由可拼接結構拼合。所述的可拼接結構為T字型卯榫結構。所述的下凹部為凹弧面,所述的凹槽為弧面凹槽。所述的緊固件2為中心對稱結構。
更詳細地來說,如圖3-4所示,所述的T字型卯榫結構通常表現為復合板1兩條相對邊緣上分別設置數量相同的凸起部分和凹槽部分,所述的凸起部分與所述的凹槽部分可相互扣合。所述的T字形的下端靠近所述的復合板1的邊緣,使所述的復合板1之間不易松脫。
在具體實施方式中,先將多個所述的復合板1通過拼接結構拼合,此時,形成拼接角與拼合邊;所述的拼接角處形成凹槽,所述的凹槽中央形成通孔;所述的拼合邊處設有卡槽。將所述的緊固件2的限位部卡入所述的卡槽,此時所述的下凹部嵌入所述的凹槽中,所述的通孔與所述的安裝孔同軸。再將所述的緊固螺釘3穿入所述的安裝孔與通孔,并進行緊固。
所述復合板1包括設于下表面的基底層和設于上表面的襯面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這些改變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