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帳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長久居住保溫的帳篷。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對土地資源的保護和綠色建筑的呼喚,裝配式建筑飛速發展。與此同時,人們對更加原生態、自然、純粹的房屋形式的需求日益強烈。現有帳篷技術中,通常的帳篷都采用單層且材料輕薄的帳篷布和輕質桿件組成,設計都以容易便攜和體積小重量輕為發明目的。此類帳篷無法大面積、大空間搭建,而且無法解決保溫、密封、抗雪壓、抗暴雨和長期居住的需求,居住體驗感差,只能作為露營帳篷或者短期住宿的需求。蒙古包帳篷雖然滿足長久居住、保溫要求,但是傳統的蒙古包帳篷由于文化符號的限制無法走出,因此外觀創新和地域使用都受到限制,同時大蒙古包建造成本又極高,運輸及拆卸都不方便,致使中國乃至世界上崇尚自然住宿空間的選擇都不是很大,民用推廣空間狹小。目前的活動房屋結構都需要搭建房屋金屬框架來起到承重的作用,再按照墻體安裝保溫板,這樣工程造價高,安裝時間長,運輸和拆卸也不方便。
因此,一種全新的帳篷結構形式不僅解決了傳統帳篷不能長久居住和保溫的問題,又解決了人們崇尚居住自然法則的心理訴求,還解決了帳篷房屋造價低,人人都能擁有田園小屋的夢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帳篷結構,該帳篷結構造價低、自重重,可快速拆卸和搭建,具有保溫、抗震、防雨、抗雪壓,所有材料質保期都10年以上,是一種可作為半永久居住的帳篷房子。本發明提供的帳篷結構是除蒙古包這種大型帳篷外的新選擇方式,一種全新構思及理念。
本發明還提供了這種帳篷的搭建方法,該方法裝配簡單,僅僅幾個小時就能夠搭配完成。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一種帳篷,包括墻體結構、帳篷頂支撐結構、篷布,所述墻體結構包括多個承重墻模塊,相鄰承重墻模塊間兩兩依次連接成環;所述帳篷頂支撐結構包括與承重墻模塊數量相等的桿件、圓形桿件,所述桿件一端呈輻射狀與圓形桿件連接,桿件另一端與墻體結構相連接,所述篷布固定在帳篷頂支撐結構上。
所述墻體結構中相鄰承重墻模塊間兩兩依次連接是指承重墻模塊下端相交處通過第一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為鋼板整體成型包括扇形平面板件、矩形第一板件和矩形第二板件,所述矩形第一板件與承重墻模塊側面下端固定連接,矩形第二板件與相鄰承重墻模塊側面下端固定連接,通過所述扇形平面板件將墻體結構固定在地面。
所述承重墻模塊為保溫彩鋼板,優選厚度為5-15cm,最佳10cm。在室外-25℃時候,搭建后的帳篷室內溫度能達8-14℃。
所述第一連接件板件上設有定位孔,其中扇形板件上有兩個定位孔,矩形板件上各具有一個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螺釘固定連接使用。
所述墻體結構還包括密封板條,所述密封板條用于密封相鄰承重墻模塊連接的縫隙,可以采用螺母固定連接或膠粘連接。
所述墻體結構還包括門、窗,在墻體結構中鋪設電線管路。
本發明所述帳篷頂支撐結構中桿件通過第二連接件呈輻射狀與圓形桿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件為整體成型包括圓盤,圓盤中間具有通孔,圓盤圓周上具有若干通孔。圓形桿件穿過第二連接件圓盤中間通孔,桿件一端通過圓盤圓周上通孔螺釘固定連接在第二連接件的圓盤上。
所述圓盤通孔直徑與圓形桿件直徑匹配,圓盤圓周上的通孔數量≥桿件數量(優選等于)。
本發明上述的圓形桿件與第二連接件的連接還可以是不可拆卸連接,或者圓形桿件與第二連接件整體成型。
優選桿件長度3/4處的下方設有矩形平面板件,所述板件設有通孔。
所述帳篷頂支撐結構桿件優選金屬桿件,最優選為鋼制材料。
優選第二連接件與圓盤桿件頂端距離至少大于20cm。大于20厘米的規格不僅是帳篷外膜頂造型設計的需求,更是能保證雙層膜頂之間形成良好空氣層,該空氣層不僅起到隔音降噪功能,還有保溫功能,而且在帳篷外膜頂年久破損后依然不影響帳篷使用,此時的內膜頂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該空氣層還有利于大風天氣的氣流流通,使得整個帳篷結構更加穩固安全。在大雪天氣,該錐頂造型更是不會出現積雪。
本發明所述墻體結構與帳篷頂支撐結構的連接是通過第三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連接件為整體成型包括梯形平面第一板件、梯形平面第二板件、矩形平面板件;所述梯形平面第一板件與承重墻模塊上端螺釘固定連接,梯形平面第二板件與相鄰承重墻模塊上端螺釘固定連接,所述矩形平面板件與帳篷頂支撐結構桿件的矩形平面板件連接。
所述第三連接件板件上均設有通孔,優選每個梯形平面板件各設有兩個扁雙孔,矩形平面板件設有兩個圓孔。所述通孔用于螺釘固定使用。
本發明所述篷布包括帳篷頂篷布和墻體結構篷布。所述帳篷頂篷布為雙層,篷布周邊有綁繩,第一層篷布通過帳篷頂支撐結構圓形桿件頂端系于帳篷頂支撐結構桿件末端處圓孔。第二層篷布綁繩系在第三連接件上,篷布中心固定在圓形桿件末端。
或者第二連接件與圓形桿件整體成型時,第二層篷布綁繩系在第三連接件上,篷布中心固定在第二連接件上。
所述墻體結構篷布包括兩層,內層為帆布,墻體外層為PVC防火篷布。
本發明的帳篷結構為模塊化設計和安裝,面積最大可以達到1000平米,根據要求增加或減少承重墻模塊數量來控制帳篷房屋結構的使用面積。優選承重墻模塊數量數量為偶數。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帳篷的構建方法,所述構建方法包括墻體結構、帳篷頂支撐結構和篷布搭建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墻體結構構建方法:取多個承重墻模塊,相鄰承重墻模塊側面下端通過第一連接件兩兩固定連接成環,其中第一連接件中矩形第一板件與承重墻模塊側面下端螺釘固定連接,矩形第二板件與相鄰承重墻模塊側面下端螺釘固定連接,通過所述扇形平面板件用螺釘將墻體結構固定在地面;
步驟2、帳篷頂支撐結構構架方法:將圓形桿件貫穿第二連接件圓盤通孔,第二連接件與圓形桿件頂端距離至少大于20cm,取與承重墻模塊數量相同的桿件,所述桿件一端通過第二連接件圓盤圓周上的通孔用螺母呈輻射狀固定連接在圓形桿件上,桿件另一端與第三連接件中的矩形平面板件螺栓連接;
步驟3、墻體結構與帳篷頂支撐結構連接方法:墻體結構與帳篷頂支撐結構通過第三連接件連接,其中第三連接件中的梯形平面第一板件與承重墻模塊上端螺釘固定連接,梯形平面第二板件與相鄰承重墻模塊上端螺釘固定連接,所述矩形平面板件與帳篷頂支撐結構桿件另一端螺母固定連接;
步驟4、篷布搭建方法:帳篷頂篷布為PVC分兩層,第一層篷布,第二層篷布,篷布周邊有綁繩,第一層篷布通過帳篷頂支撐結構圓形桿件頂端系于帳篷頂支撐結構桿件末端處圓孔。第二層篷布綁繩系在第三連接件上,篷布中心固定在圓形桿件末端或第二連接件上;墻體結構篷布包括兩層,內層為帆布,墻體外層為PVC防火篷布。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一、低成本高性價比,遠遠低于目前國內市場上所有的裝配式建筑,如木屋、板房、集裝箱等等。該款帳篷的發明不僅性價比高,而且維護成本極低,環保、綠色、可再生。從外觀、顏色的設計和搭配上,也遠遠區別于傳統帳篷的造型,使得帳篷這一最古老的房屋形式變得美觀、現代、高大上。最優的性價比必將成為未來中國旅游市場乃至土地擁有者最佳的帳篷選擇。
二、本發明帳篷結構不僅填補了國內裝配式建筑里的新品種,更彌補了除了蒙古包以外的帳篷不能做真正房屋使用的缺憾,以及不能半永久使用和保溫的問題。
三、本發明的帳篷結構和安裝方法,真正實現了人們追求自然,追求野趣和住在帳篷屋里自然的快樂。其墻體結構和組合部分送達目的地后只需要幾個步驟簡單拼裝即可使用,現場施工0垃圾,綠色環保節能抗震,運輸便捷,幾小時內就可快速實現搭建和拆卸需求,更重要的是不占用土地資源,不用地面破壞,是最環保的產品。任何土地上都可以搭建。所有材料都使用國際環保標準。生產100%在工廠完成,現場直接金屬鋼釬入地的固定方法,只需通過螺絲進行安裝就可輕松入住。一座45平米的帳篷,4人次2小時安裝完畢。是目前中國大力推廣裝配式房屋、節約土地資源,最好的真正實現可長達10年以上的半永久帳篷居住需求的帳篷結構。
四、一般的房屋結構都需要預先構建承重框架后,按照框架形狀安裝保溫板,這樣不僅成本高,安裝時間長,同時也不方便流動或拆卸。本發明的帳篷在滿足房屋使用的同時依靠獨特的承重墻模塊自重解決承重問題,穩定性高,抗壓強度大,同時在工序上減少了承重框架的搭建,減少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更易推廣和使用。本發明帳篷房屋結構具有保溫承重墻墻體結構、本身自重重,具有抗風抗地震效果,桿件數量與承重墻模塊數量相等,使房屋主體結構更穩定,同時更加美觀,視覺感強烈。
五、本發明采用雙層篷布更具有強密封性、保溫、防雨、抗雪壓作用,即使外層篷布破損,仍然具有第二層篷布保護作用。第二,即使在地震災難發生,輕質的篷布也不會致使發生更大的二次傷害。第二連接件與圓盤桿件頂端距離至少大于20cm。大于20厘米的規格不僅是帳篷外膜頂造型設計的需求,更是能保證雙層膜頂之間形成良好空氣層,該空氣層不僅起到隔音降噪功能,還有保溫功能,而且在帳篷外膜頂年久破損后依然不影響帳篷使用。此時的內膜頂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該空氣層還有利于大風天氣的氣流流通,使得整個帳篷結構更加穩固安全。在大雪天氣,該錐頂造型更是不會出現積雪。
六、本發明實現的了帳篷形式的升級,使得傳統意義的帳篷變成了一種可裝配式結構,可反復使用、可搬遷、可反復拆卸搭建、尺寸可根據場地情況改變、降低總擁有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帳篷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帳篷墻體結構、帳篷頂支撐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連接件與桿件連接示意圖;
圖4為第一連接件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連接件與承重墻模塊連接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二連接件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三連接件與墻體結構、帳篷頂支撐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三連接件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帳篷搭建流程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主要發明構思是使用承重墻模塊與帳篷頂相結合的方式,呈現一種新型帳篷模式,在保證主體結構穩定性和承重能力的同時,達到保溫保暖、安裝方便的效果。
帳篷面積的大小根據需求改變,下面以搭建45平方米的八邊形帳篷為例闡述本發明帳篷結構。
如圖1、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帳篷房屋,包括墻體結構10、帳篷頂支撐結構20、篷布30,墻體結構10包括八個承重墻模塊11,相鄰承重墻模塊11間兩兩依次連接成環;墻體結構10上方的帳篷頂支撐結構20包括與承重墻模塊11數量相等的桿件23、圓形桿件21,桿件23一端呈輻射狀與圓形桿件21連接,桿件23另一端與墻體結構10相連接,篷布30固定在帳篷頂支撐結構20上。
墻體結構10還包括密封板條13,密封板條13用于密封相鄰兩承重墻模塊11連接的縫隙,還可以密封篷布與墻體結構間的縫隙。密封板條可以采用螺母固定連接或膠粘連接。所述墻體結構10還包括門14、窗15,在墻體結構中鋪設電線管路。門窗數量及方位可根據需求調整。
如圖3,4所示,墻體結構10中相鄰承重墻模塊11間兩兩依次連接是指承重墻模塊11下端相交處通過第一連接件12固定連接。第一連接件12為鋼板整體成型包括扇形平面板件121、矩形第一板件122和矩形第二板件123,第一連接件板件上設有定位孔,其中扇形平面板件上121有兩個定位孔,矩形平面板件122,123上各具有一個定位孔。矩形第一板件122定位孔與承重墻模塊11側面下端螺釘固定連接,矩形第二板件123定位孔與相鄰承重墻模塊側面下端螺釘固定連接,通過扇形平面板件121定位孔將墻體結構10螺釘固定在地面。
如圖5,6所示,帳篷頂支撐結構20中八個桿件23通過第二連接件22呈輻射狀與圓形桿件21連接,第二連接件22距圓盤桿件21頂端距離20cm。第二連接件22為整體成型圓盤形,圓盤中間具有通孔221,圓盤圓周上具有八個通孔222。圓形桿件21穿過第二連接件22圓盤中間通孔221,桿件23一端通過圓盤圓周上通孔222螺釘固定連接在第二連接件22的圓盤上。在桿件23長度3/4處的下方設有矩形平面板件231,所述矩形平面板231板件設有通孔,用于與第三連接件24連接。圓盤通孔222直徑與圓形桿件21直徑匹配。
如圖7,8所示,墻體結構10與帳篷頂支撐結構20的連接是通過第三連接件24固定連接。第三連接件24為整體成型包括梯形平面第一板件241、梯形平面第二板件242、矩形平面板件243,每個梯形平面板件241,242各設有兩個扁雙孔,矩形平面板件243設有兩個圓孔。梯形平面第一板件241與承重墻模塊11上端螺釘固定連接,梯形平面第二板件242與相鄰承重墻模塊11上端螺釘固定連接,所述矩形平面板件243與帳篷頂支撐結構桿件23的矩形平面板件231連接。
如圖1所示,篷布30包括帳篷頂篷布和墻體結構篷布。帳篷頂篷布為雙層,第一層篷布31,第二層篷布32,篷布周邊有綁繩,第一層篷布31通過帳篷頂支撐結構圓形桿件21頂端系于帳篷頂支撐結構桿件23末端處圓孔。第二層篷布32綁繩系在第三連接件上,篷布中心固定在圓形桿件21末端。墻體結構10篷布包括兩層,內層為帆布,墻體外層為PVC防火篷布。
本發明帳篷所有桿件及連接件優選鋼材料。
本發明帳篷的承重墻模塊厚度為5-15cm。在室外-25℃時候,搭建后的帳篷室內溫度能達8-14℃。本發明的八邊形帳篷整體五立柱的墻體結構能稱重超過500kg,每個節點稱重超過60kg。
如圖9所示,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帳篷房屋結構的構建方法,所述構建方法包括墻體結構、帳篷頂支撐結構和篷布搭建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墻體結構10構建方法:取多個承重墻模塊11,相鄰承重墻模塊11側面下端通過第一連接件12兩兩固定連接,其中第一連接件12中矩形第一板件122與承重墻模塊11側面下端螺釘固定連接,矩形第二板件123與相鄰承重墻模塊11側面下端螺釘固定連接,通過所述扇形平面板件121用螺釘將墻體結構10固定在地面;
步驟2、帳篷頂支撐結構20構架方法:將圓形桿件21貫穿第二連接件22圓盤通孔,第二連接件22與圓形桿件21頂端距離至少大于20cm,取與承重墻模塊11數量相同的桿件23,桿件23一端通過第二連接件22圓盤圓周上的通孔用螺母呈輻射狀與圓形桿件21連接,在桿件23長度3/4處的下方設有矩形平面板件231與第三連接件24中的矩形平面板件243螺栓連接;
步驟3、墻體結構10與帳篷頂支撐結構20連接方法:墻體結構10與帳篷頂支撐結構20通過第三連接件24連接,其中第三連接件24中的梯形平面第一板件241與承重墻模塊11上端螺釘固定連接,梯形平面第二板件242與相鄰承重墻模塊11上端螺釘固定連接,所述矩形平面板件243與帳篷頂支撐結構桿件23的另一端矩形平面板件231螺母固定連接;
步驟4、篷布30搭建方法:帳篷頂篷布為PVC分兩層,第一層篷布31,第二層篷布32,篷布周邊有綁繩,第一層篷布31通過帳篷頂支撐結構圓形桿件21頂端系于帳篷頂支撐結構桿件23末端處圓孔。第二層篷布32綁繩系在第三連接件24上,篷布中心固定在圓形桿件21末端。墻體結構10篷布包括兩層,內層為帆布,墻體外層為PVC防火篷布。
實施例2
本發明的一種帳篷結構,第二連接件與圓形桿件整體成型不可拆卸,更增強帳篷頂支撐結構的穩定性。具體為如圖5,6所示,帳篷頂支撐結構20中八個桿件23通過第二連接件22呈輻射狀與圓形桿件21連接,第二連接件22距圓盤桿件21頂端距離20cm。第二連接件22為整體成型包括圓盤221,圓盤中間具有通孔222,圓盤圓周上具有八個通孔223。圓形桿件21與第二連接件22圓盤中間通孔222為一體不可拆卸,桿件23一端通過圓盤圓周上通孔223螺釘固定連接在第二連接件22的圓盤221上。在桿件23長度3/4處的下方設有矩形平面板件231,所述矩形平面板231板件設有通孔,用于與第三連接件24連接。圓盤通孔222直徑與圓形桿件21直徑匹配。第二層篷布32綁繩系在第三連接件24上,篷布中心固定在第二連接件22上。
其他墻體結構、帳篷頂支撐結構、篷布同實施例1。
上面描述的內容可以單獨地或者以各種方式組合起來實施,而這些變型方式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中列出的構件的具體尺寸數值實施例數值,不同構件的尺寸參數根據房屋建筑需要可在實際工程中采用不同的數值。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