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空心磚塊的布漿器,屬于建筑材料或建筑構件在現場的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空心砌塊(砌磚)作為越來越常見的墻體保溫層,在建筑行業中被廣泛應用,然而空心砌塊由于其自身結構致使這類建筑材料在現場施工時,常常需要采用手工用瓦刀鋪砂漿,因此通常需要一些掌握熟練的施工工藝的熟練工人,相應的施工成本也就提高,且施工進度緩慢。而且,磚塊砌墻均靠泥瓦工用瓦工刀將磚縫膠結灰漿批刮在磚上后逐塊壘砌成墻,其砌縫厚達10-15毫米。該粗放型的砌筑方法對塊形較大的塊材特別是水泥空心砌塊砌墻質量更難保證。
此外,空心砌塊上下表面(即粘結面)可抹砂漿的面積較小,普通的鋪漿器不適宜這種精細工作,因為為了使砂漿不落入空心砌塊的空心腔內,常常需要預先用工具將空心砌塊的空腔進行遮擋,然后再用鋪漿器涂覆砂漿,不但過程繁瑣工藝復雜,而且對人員操作要求也高。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保溫用的空心砌塊來說,如在其空心腔內發生漏漿等問題的話,不但會對整個墻體的連通性帶來影響,而且還可能使得隔熱層之間出現熱橋,破壞墻體的保溫性能。
因此,如何提高砌筑精度,既少用砌縫灰漿又高效正確地輔設在須粘結面上,是解決砌筑質量和墻體熱、裂、漏、通病的最有效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出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適用于空心磚塊的新型布漿器,該布漿器不但可以少用砌縫灰漿,而且可以大提高布漿的效率。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之一是:一種用于空心磚塊的布漿器,包括盛漿箱和貫穿所述盛漿箱底板的支撐桿,所述盛漿箱可沿支撐桿上下移動,所述盛漿箱底板上設有若干與所述空心磚塊的粘結面相匹配的條形通孔,所述支撐桿上固定有可用于封閉條形通孔的擋壓條,所述擋壓條位于條形通孔的上方;所述盛漿箱和支撐桿之間設有壓縮復位彈簧,在自然狀態下,所述擋壓條緊貼盛漿箱底板從而防止灰漿從條形通孔中漏出,當布漿器為所述空心磚塊布漿時,所述擋壓條與盛漿箱底板分離從而使灰漿從條形通孔流出盛漿箱在提起箱框時借彈簧項推壓桿再次封堵條形通孔時將已入通孔的灰漿送過盛漿箱底板并布滿空心磚塊的粘結面。
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之一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的布漿器專門針對空心砌塊(空心砌塊的施工要求較為嚴格,其空心腔中不能漏入灰漿)在盛漿箱的底板設置有漏漿用的條形通孔,并且在條形通孔的上部設置了可與條形通孔分離的用于開閉條形通孔用的擋壓條,使得本發明可以很輕松的滿足布漿的工藝需求,灰漿不會漏入砌塊的空心腔中。本發明通過復位壓縮彈簧、支撐桿等的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布漿的施工效率,而且大大降低對工人熟練度的要求。另外,應用本發明可以實現布漿工藝的機械化操作,徹底擺脫對工人的依賴,并能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為了方便工人手工操作或者機械操作,所述盛漿箱上設有橫跨盛漿箱的把手,所述壓縮復位彈簧設于所述支撐桿與把手之間。
為了調節布漿時灰漿的厚度,本發明在所述盛漿箱的底板設置有用于調節所述擋壓條與所述條形通孔間最大分離距離的調節裝置。優選的,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至少三個調整螺栓,所述盛漿箱的底板設有與所述調整螺栓配合的螺紋通孔。這樣,可以通過該調節裝置來控制整個布漿機的步漿量;為了防止調節裝置沾上灰漿,調節裝置一般設置于盛漿箱的底板邊緣處。
上述技術方案之一的改進是:所述盛漿箱的外側壁上固接向下延伸的限位板,在使用時,所述限位板緊貼空心磚塊的側面。所述限位板用于將布漿器對齊待布漿墻體的一側或兩側,使得布漿位置更為精確,幾乎消除了誤操作。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之二是:一種用于空心磚塊的布漿器,包括盛漿箱和設置在所述盛漿箱底板上的若干與所述空心磚塊的粘結面相匹配的條形通孔,所述條形通孔中嵌設有齒形滾輪,所述齒形滾輪緊抵條形通孔的內邊緣;在布漿時,所述齒形滾輪抵在空心磚塊的粘結面上滾動從而把灰漿布滿空心磚塊的粘結面。
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之二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的布漿器在盛漿箱的底板上設置與所述空心磚塊的粘結面位置相對應的條形通孔,并在所述通孔中嵌設有齒形滾輪,在布漿推動布漿器滾動前行時,使得盛漿箱內灰漿通過齒形滾輪的滾動涂敷到空心磚塊的粘結面上,而且能夠保證灰漿不會漏入砌塊的空心腔中。另外,所述齒形滾輪緊抵條形通孔的內邊緣,這樣在不布漿時,因為灰漿的重力與粘度作用,灰漿保留在盛漿箱中不會漏出。本方案的布漿器不但可以用于規則空心砌塊(所有的粘結面水平面)的施工,而且只要改變底板的形狀就可以用于異形空心砌塊(比如粘結面位于不同水平面)的施工。綜上可知,應用本方案同樣可以實現布漿工藝的機械化操作,徹底擺脫對工人的依賴,并能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上述技術方案之二的改進是:所述盛漿箱的外側壁上固接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板,在使用時,所述限位板緊貼空心磚塊的側面。優選的,所述限位板為兩塊,分居盛漿箱的兩側。所述限位板用于將布漿器對齊待布漿墻體的一側或兩側,使得布漿位置更為精確,幾乎消除了誤操作。
上述技術方案之二的進一步改進是:所述盛漿箱的后箱板外設有至少一個平衡滾輪。這樣,可以在沒有粘結面的位置設置平衡滾輪,保持盛漿箱的穩定,防止其傾覆。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可以將底板設置為可拆卸形式,這樣本發明的上述二個技術方案的底板可以相互替代,即只要更換不同形式的底板可得到不同形式的布漿器,這也是本發明的優點之一。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側視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三適用的墻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用于空心磚塊的布漿器,如圖1所示,包括盛漿箱1和貫穿盛漿箱1底板的支撐桿2,即支撐桿2伸出盛漿箱1底板一定距離,該距離即布漿厚度。盛漿箱1可沿支撐桿2上下移動,盛漿箱1底板上設有若干與空心磚塊的粘結面相匹配的條形通孔(圖中被擋壓條4遮住,未示出),支撐桿2上固定有可用于封閉條形通孔的擋壓條4,擋壓條4位于條形通孔的上方;盛漿箱1和支撐桿2之間設有壓縮復位彈簧5,在自然狀態下,擋壓條4緊貼盛漿箱1底板從而防止灰漿從條形通孔中漏出,當布漿器為空心磚塊布漿時,擋壓條4與盛漿箱1底板分離從而使灰漿從條形通孔流出盛漿箱1并布滿空心磚塊的粘結面。
本實施例的擋壓條為圓柱形,其直徑以大約1/3部分可壓出條形通孔為優選 方案。為了方便工人手工操作或者機械操作,盛漿箱1上設有橫跨盛漿箱1的把手6,支撐桿2穿過把手6后穿出,壓縮復位彈簧5設于支撐桿2與把手6之間。
為了調節布漿時灰漿的厚度,本實施例在盛漿箱1的底板設置有用于調節擋壓條4與條形通孔間最大分離距離的調節裝置。本實施中調節裝置包括四個調整螺栓,盛漿箱1的底板設有與調整螺栓配合的螺紋通孔,即調整螺栓從底板下面向上旋入螺紋通孔中。這樣,可以通過該調節裝置來控制整個布漿機的步漿量。為了防止調節裝置沾上灰漿,四個調整螺栓分別設置于盛漿箱1的底板四個角的位置。
本實施例在布漿時,人工或機械手按壓把手6,擋壓條4抬離底板條形通孔,提起把手6時擋壓條4被彈頂入條形通孔中將灰漿頂出底板涂敷至空心砌磚的粘結面上。另外,調節調整螺栓的高度就可以調節擋壓條4離開底板條形通孔的高度從而可以調整布漿的厚度。
本實施例可以作以下改進:盛漿箱1的外側壁上固接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板,在使用時,限位板緊貼空心磚塊的側面。優選的,所述限位板為兩塊,分居盛漿箱的兩側。限位板用于將布漿器對齊待布漿墻體的一側或兩側,使得布漿位置更為精確,幾乎消除了誤操作,工人不需要多少經驗就可以操作,從而降低了對熟練工人的依賴。
實施例二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用于空心磚塊的布漿器,包括盛漿箱1和設置在盛漿箱1底板上的若干與空心磚塊的粘結面相匹配的條形通孔,條形通孔中嵌設有齒形滾輪3,齒形滾輪3緊抵條形通孔的內邊緣;在布漿時,齒形滾輪3抵在空心磚塊的粘結面上滾動從而把灰漿布滿空心磚塊的粘結面,即灰漿通過齒形滾輪的滾動涂敷到空心磚塊的粘結面上,這樣能夠保證灰漿不會漏入砌塊的空心腔中。另外,盛漿箱1設置把手6方便手工操作。
本實施例可以作以下改進:
1)盛漿箱1的外側壁上固接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板,在使用時,限位板緊貼空心磚塊的側面。優選的,所述限位板為兩塊,分居盛漿箱的兩側。限位板用于將布漿器對齊待布漿墻體的一側或兩側,使得布漿位置更為精確,幾乎消除了誤操作,工人不需要多少經驗就可以操作,從而降低了對熟練工人的依賴。
2)盛漿箱1的后箱板外設有若干平衡滾輪。這樣,可以在沒有粘結面的位置設置平衡滾輪,保持盛漿箱的穩定,防止其傾覆。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二基礎上的改進,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的布漿器如圖4和圖5所示,即盛漿箱分為三個,兩側的盛漿箱保持同一高度,中間的盛漿箱高于兩側的盛漿箱,每個盛漿箱的底板上均設有齒形滾輪。
本實施例的布漿器適用于圖6中的保溫墻所示的空心砌塊,根據本實施例可知,本發明的布漿器可以推廣應用到各種異形空心砌塊的布漿工作。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