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建筑陶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通體大理石瓷磚坯體內部線條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通體大理石瓷磚坯體內部線條形成過程多為利用輥筒布料,將不同顏色粉料布至皮帶,由皮帶疊料堆積產生的料層顏色差異形成紋理。然而此方法過程中由于混料次數較多,形成的線條相對較松散,精細度欠佳,且線條在坯體中的位置不能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通體大理石瓷磚坯體內部線條的形成方法,所得坯體內部線條效果精細,邊界清晰,線條的粗細及位置可以與表面效果基本相一致。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通體大理石瓷磚坯體內部線條的形成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藝過程:當格柵自壓機帶料返回,行經線條料斗下方時,線條料斗的下閘口瞬間開合,線條粉自由落入格柵內坯體主體粉斜坡上,隨著格柵移動,格柵內坯體主體粉斜坡上形成線條層,隨后格柵繼續返回至初始位置停下,之后由行程開關控制再次向壓機方向前進,經坯體料頭下方時,坯體料斗落料,通過上下兩層坯體主體粉將線條粉定型,隨后格柵繼續前進,將粉料送往壓機。
所述線條的粗細程度由線條料斗下料量和格柵的移動速度加以調控。
所述線條料斗下料量由線條料斗下閘口開口的大小及開閘時間間隔來控制。
所述線條料斗下閘口的開合及開口的大小由氣缸進行控制。
所述線條料斗下閘口開合時間點及時間間隔由伺服電機進行控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氣缸控制料斗閘口瞬間開合以及開口的大小,可按需調控下料量,形成粗細可控的線條,通過伺服電機實現線條形成位置及數量的精準控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體大理石瓷磚坯體內部線條定位、定量形成的新途徑,所得坯體內部線條效果精細,邊界清晰,線條的粗細及位置可以與表面效果基本相一致。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a-圖1d為本發明線條形成過程示意圖。
其中:1、格柵;2、線條料斗;3、線條粉;4、坯體料斗;5、玻璃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閱圖1a至圖1d,一種新型通體大理石瓷磚坯體內部線條的形成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藝過程:格柵1自壓機帶料返回,格柵1內的坯體主體粉因與玻璃平臺5之間的摩擦及慣性因素會形成一定程度的粉料斜坡,當格柵1行經線條料斗2下方時,線條料斗2的下閘口瞬間開合,線條粉3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入格柵1內坯體主體粉斜坡上(圖1a),隨著格柵1移動,格柵1內坯體主體粉斜坡上形成線條層,隨后格柵1繼續返回至初始位置停下(圖1b),之后由行程開關控制再次向壓機方向前進,經坯體料頭4下方時,坯體料斗4落料,通過上下兩層坯體主體粉將線條粉定型(圖1c),隨后格柵1繼續前進,將粉料送往壓機(圖1d)。
所述線條的粗細程度由線條料斗下料量和格柵的移動速度加以調控。
所述線條料斗下料量由線條料斗下閘口開口的大小及開閘時間間隔來控制。
所述線條料斗下閘口的開合及開口的大小由氣缸進行控制。
所述線條料斗下閘口開合時間點及時間間隔由伺服電機進行控制,使線條于坯體中達到精準定位。
此過程粉料混合次數少,線條邊界清晰,可以實現較精細的線條效果。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做出的變形和改進,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