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戶外帳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易于搬運的廣告帳篷。
背景技術:
大學生校內(nèi)外實踐活動豐富,經(jīng)常會舉辦各類文娛、科技活動。在校內(nèi)經(jīng)常能夠看見各式各樣的廣告帳篷,為各類活動宣傳提供臨時辦公場地和宣傳場地。
在現(xiàn)有技術中,廣告帳篷沒有設置輪子,廣告帳篷需要人力進行搬運。由于廣告帳篷本身較為笨重,一方面學生體力耗損多,另一方面搬運過程中也容易造成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易于搬運的廣告帳篷,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廣告帳篷不易搬運的問題,使得廣告帳篷搬運簡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易于搬運的廣告帳篷,包括帳篷主體支架和頂布,所述帳篷主體支架包括復數(shù)個支撐柱、支撐架以及設置在支撐架上的伸縮管,所述伸縮管用于將所述頂布頂起至成涼亭狀,所述伸縮管頂部設置有萬向球,當所述廣告帳篷倒立搬運時,所述萬向球接觸與地面,并對所述廣告帳篷進行拖運;
所述頂布包括頂布主體和可拆卸布,當所述可拆卸布拆卸時,所述頂布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徑大于所述萬向球直徑。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伸縮管頂部設置萬向球,將萬向球設置在地面,便于搬運。同時,頂布上設置通孔,將萬向球裸露出通孔,使得萬向球能夠接觸地面并搬運廣告帳篷。
進一步而言,所述可拆卸布通過拉鏈與所述頂部主體連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拉鏈來設置可拆卸布,便于使得廣告帳篷在展開和收縮兩種狀態(tài)中切換。在廣告帳篷展開時,可拆卸布是通過拉鏈固定在頂部本體上,伸縮管頂起頂布。在廣告帳篷收縮時,拉鏈打開形成通孔,便于萬向輪露出來。
進一步而言,所述可拆卸布設置與所述頂布的頂部。此時,通孔是位于頂布中央的,結(jié)構(gòu)合理,便于形成通孔。
進一步而言,所述可拆卸布與所述頂布主體可拆卸連接,所述可拆卸連接是指所述可拆卸布與所述頂布主體完全拆卸。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拆卸布可以完全拆卸。
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布與所述頂布主體可拆卸連接,所述可拆卸連接是指所述可拆卸布與所述頂布主體半拆卸連接,所述半拆卸連接是指所述可拆卸布半拆卸形成所述通孔,且所述可拆卸布仍然連接于所述頂布主體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拆卸布還有一部分連接在頂布主體上,避免丟失。
進一步而言,所述支撐柱為呈方形排布的四根立柱,所述立柱頂部固設有第一固定套管,所述立柱上套設有第一活動套管;所述伸縮管的底部固設有第二固定套管,所述伸縮管上還套設有第二活動套管;
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交叉管、第二交叉管、第三交叉管、第四交叉管;在相鄰的所述立柱內(nèi),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和偶數(shù)個第一交叉管以及相鄰立柱的第一固定套管依次鉸接,所述第一活動套管和偶數(shù)個第二交叉管以及相鄰立柱的第一活動套管依次鉸接;所述第三交叉管的一端與所述偶數(shù)個第一交叉管的中部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活動套管鉸接;所述第四交叉管的一端與所述偶數(shù)個第二交叉管的中部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固定套管鉸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交叉管的節(jié)數(shù)為偶數(shù)個,可以根據(jù)實際需求設置多節(jié)交叉管,擴大廣告帳篷的容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通過在伸縮管頂部設置萬向球,將萬向球設置在地面,便于搬運。同時,頂布上設置通孔,將萬向球裸露出通孔,使得萬向球能夠接觸地面并搬運廣告帳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運輸狀態(tài)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收縮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萬向輪細節(jié)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頂布的平展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頂布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6所示,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易于搬運的廣告帳篷,包括帳篷主體支架和頂布500,所述帳篷主體支架包括復數(shù)個支撐柱101、支撐架以及設置在支撐架上的伸縮管301,所述伸縮管301用于將所述頂布500頂起至成涼亭狀,所述伸縮管301頂部設置有萬向球401,當所述廣告帳篷倒立搬運時,所述萬向球401接觸與地面,并對所述廣告帳篷進行拖運;
所述頂布500包括頂布主體501和可拆卸布502,當所述可拆卸布502拆卸時,所述頂布500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徑大于所述萬向球401直徑。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布502通過拉鏈503與所述頂部主體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布502設置與所述頂布500的頂部。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布502與所述頂布主體501可拆卸連接,所述可拆卸連接是指所述可拆卸布502與所述頂布主體501完全拆卸。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布502與所述頂布主體501可拆卸連接,所述可拆卸連接是指所述可拆卸布502與所述頂布主體501半拆卸連接,所述半拆卸連接是指所述可拆卸布502半拆卸形成所述通孔,且所述可拆卸布502仍然連接于所述頂布主體501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柱101為呈方形排布的四根立柱,所述立柱頂部固設有第一固定套管102,所述立柱上套設有第一活動套管103;所述伸縮管301的底部固設有第二固定套管302,所述伸縮管301上還套設有第二活動套管303;
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交叉管202、第二交叉管201、第三交叉管203、第四交叉管204;在相鄰的所述立柱內(nèi),所述第一固定套管102和偶數(shù)個第一交叉管202以及相鄰立柱的第一固定套管102依次鉸接,所述第一活動套管103和偶數(shù)個第二交叉管201以及相鄰立柱的第一活動套管103依次鉸接;所述第三交叉管203的一端與所述偶數(shù)個第一交叉管202的中部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活動套管303鉸接;所述第四交叉管204的一端與所述偶數(shù)個第二交叉管201的中部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固定套管302鉸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頂部、底部是相對而言的,可以為端部,也可以為臨近端部的位置。基于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思想進行變形,也應該被認為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此外,如圖1所示,在廣告帳篷展開時,伸縮管301的頂部的萬向輪可以頂起帳篷的頂布500(頂布500在圖1中未示意,圖6中示意出頂布500)。如圖2所示,在廣告帳篷收縮時,將帳篷倒立便于搬運。圖3為廣告帳篷收縮狀態(tài)下的正視圖,圖4中給出了廣告帳篷的細節(jié)圖,為了使各個部件相連,需要必要的配件、鎖緊件進行固定,可以參考本領域的現(xiàn)有技術,這里不再贅述。如圖5,在頂布主體501和可拆卸布502通過拉鏈503連接,圖中進行示意性說明。實際上,也可以將二者的可拆卸行程的通孔設置在別處。圖6則是廣告帳篷展開示意圖(未示意拉鏈503位置)。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構(gòu)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gòu)思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quán)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