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筋,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混凝土的鋼筋。
背景技術:
鋼筋混凝土,工程上常被簡稱為鋼筋砼。是指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網、鋼板或纖維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與之共同工作來改善混凝土力學性質的一種組合材料。
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膨脹系數,不會由環境不同產生過大的應力。其次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稱為變形鋼筋)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度彎鉤。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堿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于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
鋼筋與混凝土結合的牢固程度決定了鋼筋混凝土的質量,牢固程度越高鋼筋混凝土的質量越好。現在市面上所用的鋼筋,因為結構不合理而不能達到更高的牢固強度,當遇到地震、臺風等災害時,容易放生斷裂、崩塌等危險。
技術實現要素:
一種適用于混凝土的鋼筋,包括鋼筋本體和沿鋼筋本體的長度方向分布的若干橫肋,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為d,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為h,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頂部的寬度定義為肋頂寬b,在鋼筋本體的長度方向上相鄰的兩個橫肋之間的距離定義為肋間距l;橫肋分為兩組,分別設置在鋼筋本體的兩側;鋼筋本體的橫截面在兩組橫肋之間的部分為平滑曲線或\和直線;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的取值范圍為0.03d至0.2d;肋頂寬b的取值范圍為0.04d至0.1d。
進一步地,鋼筋本體的橫截面在兩組橫肋之間的部分為圓弧。
進一步地,鋼筋本體的橫截面在兩組橫肋之間的部分為橢圓弧。
進一步地,鋼筋本體的橫截面在兩組橫肋之間的部分為直線。
進一步地,鋼筋本體的橫截面成鼓形。
進一步地,鋼筋本體的橫截面成圓形。
進一步地,鋼筋本體的橫截面成橢圓形。
進一步地,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0.3~0.9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0.5~1.2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1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0.6~1.4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1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0.7~1.6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14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0.9~1.8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1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1.9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1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1~2.1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2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2~2.2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2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3~2.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25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5~2.7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2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6~2.8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3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7~3.2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3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8~3.6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4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8~4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5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2~4.4mm。
進一步地,肋頂寬b的取值范圍為0.4~2.5mm。
進一步地,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6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3.5~4.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8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5~6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10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6.5~7.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12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7.5~8.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14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8.5~9.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16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9.5~10.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18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9.5~10.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20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9.5~10.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22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0~11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25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2~13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28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2~13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32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3.5~14.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36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4.5~15.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40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4.5~15.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50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5.5~16.5mm。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
通過對鋼筋形狀和尺寸參數的改進使鋼筋本體具有較為平滑的外輪廓,消除與混凝土結合時具有開裂風險的結構,從而提高由鋼筋構成的鋼筋混凝土的牢固程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鋼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鋼筋的縱截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鋼筋的優選方案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鋼筋的另一個優選方案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鋼筋的另一個優選方案的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適用于混凝土的鋼筋100包括鋼筋本體101和沿鋼筋本體的長度方向分布的若干橫肋102和103,橫肋102,103凸出于鋼筋本體101,鋼筋本體101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為d,橫肋102,103凸出于鋼筋本體101的最大尺寸為h,橫肋102,103凸出于鋼筋本體的頂部的寬度定義為肋頂寬b,在鋼筋本體101的長度方向上相鄰的兩個橫肋之間的距定義為肋間距l。
如圖1和圖2所示,橫肋分為橫肋102和橫肋103兩組,分別設置在鋼筋本體101的兩側。鋼筋本體101在兩組橫肋102和103之間的部分是平滑的。具體而言,其中橫肋102和橫肋103在鋼筋本體101的外周上是分開設置,即橫肋102、103分別處于鋼筋本體101的外周位置,如圖1所示,在橫肋102和橫肋103之間并未設置縱肋,即鋼筋本體101在橫肋102和橫肋103之間的外周的輪廓為平滑曲線或/和直線,或者說,鋼筋100僅包括凸出具有平滑的外周輪廓的鋼筋本體101和凸出于鋼筋本體101的在鋼筋本體201長度方向重復設置的橫肋102或103。
如圖3所示,鋼筋200包括鋼筋本體201和分別設置在鋼筋本體201兩側的橫肋202,203;如圖3可知,鋼筋本體201的橫截面成鼓形,即由兩端圓弧和兩個直線構成的形狀,在兩側橫肋202,203之間的部分為直線201a。
如圖4所示,鋼筋300包括鋼筋本體301和分別設置在鋼筋本體301兩側的橫肋302,303;如圖4可知,鋼筋本體201的橫截面成圓形,在兩側橫肋302,303之間的部分為圓弧曲線。
如圖5所示,鋼筋400包括鋼筋本體401和分別設置在鋼筋本體401兩側的橫肋402,403;如圖5可知,鋼筋本體201的橫截面成橢圓形,在兩側橫肋402,403之間的部分為橢圓弧曲線。
由以上可知,鋼筋本體的橫截面在兩組橫肋之間的部分為平滑曲線或\和直線。
鋼筋本體的較為平滑的外輪廓使其在于混凝土結合時,不會產生應力集中的區域從而降低了開裂的風險。
作為具體的方案,橫肋102或103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的取值范圍為0.03d至0.2d;肋頂寬b的取值范圍為0.04d至0.1d;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0.3d至0.8d。
更具體而言,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0.3~0.9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0.5~1.2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1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0.6~1.4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1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0.7~1.6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14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0.9~1.8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1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1.9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1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1~2.1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2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2~2.2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2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3~2.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25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5~2.7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2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6~2.8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3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7~3.2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3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8~3.6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4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1.8~4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直徑d取值范圍為5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取值范圍為2~4.4mm。
另一方面,肋頂寬b的取值范圍為0.4~2.5mm。
對于肋間距l而言,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6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3.5~4.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8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5~6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10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6.5~7.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12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7.5~8.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14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8.5~9.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16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9.5~10.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18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9.5~10.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20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9.5~10.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22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0~11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25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2~13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28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2~13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32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3.5~14.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36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4.5~15.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40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4.5~15.5mm。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最大尺寸d取值范圍為50mm時,肋間距l的取值范圍為15.5~16.5mm。
實施例組一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0.3mm,橫肋的寬度b=0.4mm,肋間距l=3.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1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0.5mm,橫肋的寬度b=0.5mm,肋間距l=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9。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0.6mm,橫肋的寬度b=0.6mm,肋間距l=6.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12。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0.7mm,橫肋的寬度b=0.7mm,肋間距l=7.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8。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4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0.9mm,橫肋的寬度b=0.8mm,肋間距l=8.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1。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mm,橫肋的寬度b=0.9mm,肋間距l=9.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9。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1mm,橫肋的寬度b=1mm,肋間距l=9.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8。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2mm,橫肋的寬度b=1.2mm,肋間距l=9.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12。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3mm,橫肋的寬度b=1.3mm,肋間距l=10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8。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5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5mm,橫肋的寬度b=1.5mm,肋間距l=12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1。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6mm,橫肋的寬度b=1.7mm,肋間距l=12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1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3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7mm,橫肋的寬度b=1.9mm,肋間距l=13.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1。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3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8mm,橫肋的寬度b=2.1mm,肋間距l=14.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1。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4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8mm,橫肋的寬度b=2.2mm,肋間距l=14.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9。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5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2mm,橫肋的寬度b=2.5mm,肋間距l=15.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14。
實施方式組二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0.9mm,橫肋的寬度b=0.76mm,肋間距l=4.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2mm,橫肋的寬度b=0.95mm,肋間距l=6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4mm,橫肋的寬度b=1.14mm,肋間距l=7.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6mm,橫肋的寬度b=1.33mm,肋間距l=8.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4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8mm,橫肋的寬度b=1.52mm,肋間距l=9.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9mm,橫肋的寬度b=1.71mm,肋間距l=10.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2.1mm,橫肋的寬度b=1.9mm,肋間距l=10.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2.2mm,橫肋的寬度b=2.28mm,肋間距l=10.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2.5mm,橫肋的寬度b=2.47mm,肋間距l=11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5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2.7mm,橫肋的寬度b=2.55mm,肋間距l=13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2.8mm,橫肋的寬度b=2.89mm,肋間距l=13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3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3.2mm,橫肋的寬度b=3.23mm,肋間距l=14.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3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3.6mm,橫肋的寬度b=3.57mm,肋間距l=15.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4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4mm,橫肋的寬度b=3.74mm,肋間距l=15.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5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4.4mm,橫肋的寬度b=4.25mm,肋間距l=16.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5。
實施例組三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0.7mm,橫肋的寬度b=0.59mm,肋間距l=4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1mm,橫肋的寬度b=0.73mm,肋間距l=5.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3mm,橫肋的寬度b=0.88mm,肋間距l=7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5mm,橫肋的寬度b=1.02mm,肋間距l=8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4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6mm,橫肋的寬度b=1.17mm,肋間距l=9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7mm,橫肋的寬度b=1.31mm,肋間距l=10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1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1.9mm,橫肋的寬度b=1.46mm,肋間距l=10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2.0mm,橫肋的寬度b=1.75mm,肋間距l=10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2.1mm,橫肋的寬度b=1.89mm,肋間距l=10.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5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2.5mm,橫肋的寬度b=2.03mm,肋間距l=12.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28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2.6mm,橫肋的寬度b=2.3mm,肋間距l=12.5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32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3.0mm,橫肋的寬度b=2.57mm,肋間距l=14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36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3.2mm,橫肋的寬度b=2.84mm,肋間距l=14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4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3.8mm,橫肋的寬度b=2.96mm,肋間距l=14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當鋼筋本體的橫截面的直徑d=50mm時,橫肋凸出于鋼筋本體的最大尺寸h=4.0mm,橫肋的寬度b=3.38mm,肋間距l=16mm,此時鋼筋粘結系數=1.03。
由以上實施例可知本發明的方案使鋼筋粘結系數大于1,使鋼筋和混凝土結合的牢固程度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