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效的懸輥機鋼模。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建筑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各行各業對于鋼筋混凝土管材的運用隨處可見。鋼筋混凝土管材一般通過懸輥機制作而成,常見的懸輥機包括懸輥軸以及套在懸輥軸上的鋼模,在鋼筋混凝土管材的生產過程中,往往是將混凝土填充在鋼模內,使混凝土凝固成鋼筋混凝土管材,而凝固的鋼筋混凝土管材很難與鋼模分離,傳統的生產過程中往往填充混凝土之前,在鋼模的內壁上涂抹一層防粘物質,例如油脂或塑料薄膜,由于涂抹防粘物質過程繁瑣,延長了生產周期,增加了用人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即凝固的鋼筋混凝土管材難以與鋼模分離,提供一種鋼筋混凝土管材易與鋼模分離的懸輥機鋼模。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的懸輥機鋼模,包括易拼合成管狀的兩半模,所述各半模包括外弧面、內弧面以及位于半模兩端的環形端面,所述的環形端面邊緣突出內弧面向鋼模內延伸,所述的兩側環形端面和內弧面相配合形成用于存儲混凝土的空間,所述的內弧面為彈性材料的內弧面,各半模的外弧面、內弧面以及兩側環形端面形成密封的伸縮囊,所述的外弧面上連接有接通伸縮囊的接口。
本發明工作時,將接口關閉,保證伸縮囊適量的鼓起,然后將兩半模拼合成管狀的鋼模,向內弧面與兩側環形端面形成的空間內填充混凝土,混凝土凝固成鋼筋混凝土管材,最后通過接口向伸縮囊內充氣或放氣,使內弧面與鋼筋混凝土管材分離。
為了便于內弧面與鋼筋混凝土管材更加容易分離,所述的內弧面上開設有若干單向閥嘴,所述的單向閥嘴用于將伸縮囊內的氣體或液體排出,便于鋼筋混凝土管材與鋼模分離。
為了便于內弧面與鋼筋混凝土管材分離,所述彈性材料的內弧面采用橡膠材料或塑料材料。
為了確保管狀鋼模連接的穩固,所述半模上設置有連接件,所述的連接件將兩半模拼合固定成管狀的鋼模。
為了確保管狀鋼模連接的穩固,所述的連接件為螺栓或夾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由于伸縮囊的存在,當鋼模內的混凝土凝固成鋼筋混凝土管材后,伸縮囊發生形變,從而便于內弧面與鋼筋混凝土管材分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鋼模,2半模,201外弧面,202內弧面,203環形端面,204單向閥嘴,3伸縮囊,301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所述,一種高效的懸輥機鋼模,包括易拼合成管狀的兩半模2,為了確保管狀鋼模1連接的穩固,半模2上設置有連接件,連接件將兩半模2拼合固定成管狀的鋼模1,為了確保管狀鋼模1連接的穩固,連接件為螺栓或夾具,各半模2包括外弧面201、內弧面202以及位于半模2兩端的環形端面203,環形端面203邊緣突出內弧面202向鋼模1內延伸,兩側環形端面203和內弧面202相配合形成用于存儲混凝土的空間,內弧面202為彈性材料的內弧面202,為了便于內弧面202與鋼筋混凝土管材分離,彈性材料的內弧面202采用橡膠材料或塑料材料,各半模2的外弧面201、內弧面202以及兩側環形端面203形成密封的伸縮囊3,為了便于內弧面202與鋼筋混凝土管材更加容易分離,內弧面202上開設有若干單向閥嘴204,單向閥嘴204用于將伸縮囊3內的氣體或液體排出,便于鋼筋混凝土管材與鋼模1分離,外弧面201上連接有接通伸縮囊3的接口301。
工作時,將接口301關閉,保證伸縮囊3適量的鼓起,閉合連接件將兩半模2拼合成管狀的鋼模1,向內弧面202與兩側環形端面203形成的空間內填充混凝土,混凝土凝固成鋼筋混凝土管材,最后通過接口301向伸縮囊3內充氣或放氣,使單向閥嘴204向鋼筋混凝土管材的外表面排氣或排液體,使內弧面202與鋼筋混凝土管材分離。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