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蜂巢芯組件。
背景技術:
現有建筑形式中,蜂巢芯樓蓋與其具有以下優點:一是施工方便,可直接放置芯模,減少混凝土用量,縮短養護時間,也可以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二是它的承載性能好,適用于大跨度;三是達到相同承載力時混凝土等材料使用少,因而它的自重也小,經濟性較好,板厚比其它結構要薄,還可以增大樓層凈高;四是相比其它肋梁結構,底板使得蜂巢芯樓蓋平整美觀;五是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熱效果,被廣泛運用于現有建筑中。
雖然蜂巢芯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蜂巢芯在安裝時若不對其施加其他約束,會存在位置穩定性差的問題,故現有技術中,為克服將蜂巢芯與鋼筋用鋼絲綁扎時,由于蜂巢芯外表面較為光滑,綁扎可靠性不高的問題,申請號為201510910987.5、發明創造名稱為一種蜂巢芯箱體的發明申請文件提供了一種在蜂巢芯側面設置環形凹槽的技術方案,該方案中,其提供的凹槽可通過鋼絲陷在凹槽里面實現對蜂巢芯可靠的約束。然而以上蜂巢芯在安裝時,存在為之配套的為鋼絲繩的抗浮結構在收緊過程中,易出現蜂巢芯四周鋼絲繩張緊力不一,導致蜂巢芯局部與下側模板正壓力過小,蜂巢芯與模板之間的密封件達不到密封效果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提出的現有技術中對蜂巢芯的抗浮約束方式,存在的易出現蜂巢芯四周鋼絲繩張緊力不一,導致蜂巢芯局部與下側模板正壓力過小,蜂巢芯與模板之間的密封件達不到密封效果的情況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蜂巢芯組件。該蜂巢芯組件中,密封件能夠可靠的發揮密封作用。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蜂巢芯組件通過以下技術要點來解決問題:一種蜂巢芯組件,包括蜂巢芯本體、用于蜂巢芯本體底面與模板頂面之間密封的密封件、用于為蜂巢芯本體提供抗浮約束的抗浮結構,還包括圍沿,所述圍沿用于固定于模板上,且在蜂巢芯本體置放于模板上的安裝位置上后,蜂巢芯本體四周各側均與圍沿的內側接觸。
具體的,以上蜂巢芯組件中,所述密封件多采用與蜂巢芯本體底面形狀匹配的呈矩形環狀的密封件,密封件的外緣略小于或等于密封件本體的底面外緣,在蜂巢芯本體安裝就位之前,將密封件鋪設在待安裝位置的模板上,在蜂巢芯本體安裝完成后,密封件即被夾持在模板與蜂巢芯本體之間。
現有技術中,如申請號為201510910987.5的方案提供的蜂巢芯,蜂巢芯的側面上設置有用于為鋼絲繩匹配的環形凹槽,而在鋼絲繩進行張緊以為蜂巢芯提供抗浮約束的過程中,由于蜂巢芯各側的鋼絲繩張緊力不一致、針對蜂巢芯某一側,兩邊的鋼絲繩張緊力不一致時,蜂巢芯會單邊上翹,此情況下蜂巢芯上翹側下方的密封件不能受到足夠的壓應力而不能發揮密封作用。同時由于蜂巢芯本身表面較為粗糙,故通過調整各側的鋼絲繩以使得各側鋼絲繩上張緊力較為一致實際上也比較困難,故現有技術中,在混凝土澆筑及養護過程中,經常出現蜂巢芯底面灌漿情況,影響樓板澆筑質量。
本方案中,所述圍沿可在蜂巢芯本體安裝前或安裝后固定于模板上,圍沿的具體形式可為整體式也可為分體式:為整體式時,圍沿呈框狀,只需要保證圍沿的內部尺寸與蜂巢芯本體側面的外部尺寸相等即可;為分體式時,只需要保證圍沿各部分圍成的矩形區域尺寸與現有矩形蜂巢芯本體側面的外部尺寸相等即可。
本方案中,由于在為蜂巢芯本體施加抗浮約束時,蜂巢芯本體的各側均受到圍沿的約束,故蜂巢芯本體各側中,當單側相對于其他側受力過大或過小時,可避免蜂巢芯本體受力過小側上翹而致使其下方的密封件不能發揮密封性能,保證密封件能夠發揮可靠的密封效果;同時,以上圍沿由于對蜂巢芯本體的各側均有阻擋,故所述圍沿可用于限定蜂巢芯本體在模板上的位置,特別是在施加抗浮約束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盡可能的保證蜂巢芯本體不發生位移,從而使得密封件僅受正壓力、密封件與模板,密封件與蜂巢芯本體底面具有良好的配合精度,故采用本方案提供的蜂巢芯組件,進一步保證了密封件能夠可靠的發揮密封作用。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
如上所述,圍沿可采用分體式,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要使得圍沿能夠對蜂巢芯本體的各側均提供約束,故圍沿包括至少四塊圍板即可。作為一種一體化設計,以提高圍沿的安裝效率和安裝精度,所述圍沿為采用木板圍成的框狀結構;
所述框狀結構的四周各側均設置有支耳,圍沿與模板連接后,所述支耳的底部與模板相貼,且支耳均位于框狀結構的外側。
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由于后期需要拆卸模板,而圍沿會被固化在樓層中,圍沿與模板優選采用可拆卸連接,如采用鐵釘、螺釘、榫頭連接等。而榫頭連接需要設置榫槽和榫頭,鐵釘和螺釘連接為設置效率較高的實現方案。在采用鐵釘連接或采用螺釘連接時,鐵釘及螺釘均由模板的底部向上嵌入圍沿中。由于模板的下方設置有支撐,以上支撐可能會影響到設置圍沿與模板之間的連接件。本方案中,以上為鐵釘或螺釘的連接件僅需要嵌入到支耳中,即可完成圍沿與模板的連接,這樣,不需要將圍沿的底面設置得過寬,即不需要采用足夠厚的圍沿以使得對應連接件能夠邁過支撐件。
作為抗浮結構的具體實現方式,所述抗浮結構包括用于與樓板鋼筋網相連的架體、上端與架體相連的壓桿、用于置放在蜂巢芯本體上表面上的壓板;
所述架體包括豎桿及橫梁,所述豎桿包括連接座及立柱,所述連接座上設置有內螺紋孔,立柱的下端與內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橫梁通過其上設置的通孔穿設在立柱的上端;
還包括螺紋連接于立柱上端的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帽的下端面與橫梁的上表面接觸。
本方案中,所述連接座上內螺紋孔開口端所在的端面為連接座的上端,在安裝時,連接座的下端與樓板鋼筋網固定連接,而后,通過立柱的下端與所述內螺紋孔螺紋連接,得到所述豎桿,所述橫梁通過其上的通孔與立柱的上端間隙配合實現橫梁與立柱的連接,這樣,在壓板置放于蜂巢芯本體的上表面后,壓桿的下端作用于壓板的上表面上,通過轉動第二螺帽,第二螺帽的下端面向橫梁的上表面施加壓應力,可實現壓桿對壓板的下壓約束,達到防止在樓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蜂巢芯本體上浮情況的發生。
現有技術中,用于蜂巢芯抗浮的結構,除了采用鋼絲繩,還包括容易破壞蜂巢芯本體的用于直連連接模板與蜂巢芯本體的螺釘、其他剛性約束部件等,然而,鋼絲繩、其他剛性約束部件在混凝土澆筑后,全部被掩埋于混凝土中,故在混凝土澆筑時,這些抗浮約束結構不僅影響混凝土澆筑施工,后續用于蜂巢芯抗浮的結構最后會被封存于樓板中,不可重復利用。
本方案中,通過調整所述第二螺帽在立柱上的位置即可實現利用壓板阻礙混凝土澆筑時蜂巢芯本體上浮,同時,采用壓桿不直接與蜂巢芯本體表面直接接觸的形式,可有效增大蜂巢芯本體在受到抗浮約束時蜂巢芯本體表面的受力面積,避免蜂巢芯本體遭到損壞;同時,本結構在使用時相當于壓桿與壓板之間為接觸式擠壓,故在混凝土固化到一定程度后,可在蜂巢芯本體不上浮的情況下,由混凝土中輕松將壓桿抽出,同理,由于立柱與連接座為螺紋連接關系,在轉動立柱使得其與連接座的螺紋連接關系移除后,也可由半固化的混凝土中將立柱抽出,這樣,本結構在使用時,僅有連接座與壓板為一次性使用件,其他組成部分在拆除后可重復利用。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利用本結構對蜂巢芯本體良好約束,可設置為豎桿、壓桿均豎直設置,這樣采用本結構對蜂巢芯本體進行約束時,故本結構還具有對混凝土澆筑施工影響小的特點。
為減小橫梁在受力時所產生的變形,所述豎桿為兩根,橫梁的兩端均設置有通孔,且兩個通孔與不同豎桿上立柱的上端配合,各立柱上均設置有第二螺帽。本方案中,相當于橫梁的兩端均受到約束,可盡可能的保證壓桿、立柱在使用時軸線方向位于豎直方向,方便后續抽出壓桿、立柱以及減小壓桿、立柱抽出時對半固化的混凝土層的影響。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或者混凝土養護過程中,為避免漿料進入立柱與連接座的螺紋連接面中影響立柱與連接座分離,所述立柱上還螺紋連接有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帽位于立柱與連接座的連接點位置;
立柱上還套設有呈環狀的密封墊,所述密封墊被夾持在第一螺帽的下端面與連接座的上端面之間。所述密封墊優選采用o型圈。
作為連接座的具體實現形式,所述連接座為筒狀結構,所述內螺紋孔的軸線與筒狀結構的軸線共線;
所述內螺紋孔設置在筒狀結構的上端,所述筒狀結構的下端還設置有弧面槽。本方案中,所述連接座可采用便于取材的管件進行加工,同時設置內螺紋孔便捷。如上所述,優選設置為:將立柱的軸線方向設置為位于豎直方向,本方案中,所述弧面槽用于與樓層鋼筋網中的鋼筋配合,即弧面槽的表面與鋼筋的表面完全貼合,連接座與對應鋼筋的連接形式可采用焊接連接,這樣,可減小因為焊接熱應力給連接座軸線方向帶來的影響。
為使得壓板能夠盡可能的覆蓋較大的面積,同時壓板具有耗材少特點的實現方案,壓板為網格狀結構;
所述壓板包括豎肋及與豎肋相連的多條相互平行的橫肋,多條橫肋在豎肋的長度方向上均勻排布,且各橫肋與豎肋的連接點均位于各橫肋的中部,由各橫肋的中部至任意一端,橫肋的截面積線性變小。本方案旨在采用最少的材料用量使得壓板具有最佳的支撐能力。
為使得壓板上的用于壓板與壓桿的作用點能夠固定,這樣,以利用壓板與蜂巢芯本體兩者之間較大的摩擦力,實現對蜂巢芯本體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約束的實現方案,所述壓板上還設置有連接筒,所述壓桿的底部還設置有頂尖,所述頂尖通過嵌入連接筒完成壓桿與壓板的連接,且頂尖的大端尺寸大于連接筒的開口端尺寸。本方案中,對頂尖的大端尺寸與連接筒開口端尺寸的限定,旨在使得頂尖能夠插入連接筒中,但連接筒與頂尖不能在連接筒的徑向方向發生相對運動。
為方便調整壓桿在橫梁長度方向的位置,所述橫梁上還設置有沿著自身長度方向的條形孔,所述條形孔貫通橫梁的上、下兩端,所述壓桿上還螺紋連接有兩顆第三螺帽,所述壓桿的上端局部嵌入所述條形孔中,且兩個第三螺帽分別位于橫梁的上、下側。本方案中,在壓板位置固定的情況下,如蜂巢芯本體的長度方向與鋼筋網中用于連接連接座的鋼筋的長度方向平行,則改變連接座在對應鋼筋長度方向的連接位置,可在蜂巢芯本體的長度方向上改變壓桿的位置,而通過所述條形孔,可改變壓桿在蜂巢芯本體寬度方向上的位置,這樣,可很好的使得壓桿的位置能夠匹配壓板的位置。
為使得壓板與蜂巢芯本體的側面之間具有相互約束關系,以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利于壓板與蜂巢芯本體相對位置的穩定性,所述壓板的下端各向上均設置有相對于壓板下端端面外凸的凸緣。
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由于在為蜂巢芯本體施加抗浮約束時,蜂巢芯本體的各側均受到圍沿的約束,故蜂巢芯本體各側中,當單側相對于其他側受力過大或過小時,可避免蜂巢芯本體受力過小側上翹而致使其下方的密封件不能發揮密封性能,保證密封件能夠發揮可靠的密封效果;同時,以上圍沿由于對蜂巢芯本體的各側均有阻擋,故所述圍沿可用于限定蜂巢芯本體在模板上的位置,特別是在施加抗浮約束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盡可能的保證蜂巢芯本體不發生位移,從而使得密封件僅受正壓力、密封件與模板,密封件與蜂巢芯本體底面具有良好的配合精度,故采用本方案提供的蜂巢芯組件,進一步保證了密封件能夠可靠的發揮密封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蜂巢芯組件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蜂巢芯組件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壓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蜂巢芯組件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反映圍沿、支耳兩者結構及兩者連接關系的示意圖。
圖中的編號依次為:1、立柱,2、第一螺帽,3、密封墊,4、連接座,41、弧面槽,5、橫梁,6、第二螺帽,7、壓桿,71、頂尖,72、第三螺帽,8、壓板,81、連接筒,82、橫肋、83、豎肋,84、凸緣,9、圍沿,10、支耳,11、蜂巢芯本體,12、密封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結構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蜂巢芯組件,包括蜂巢芯本體11、用于蜂巢芯本體11底面與模板頂面之間密封的密封件12、用于為蜂巢芯本體11提供抗浮約束的抗浮結構,還包括圍沿9,所述圍沿9用于固定于模板上,且在蜂巢芯本體11置放于模板上的安裝位置上后,蜂巢芯本體11四周各側均與圍沿9的內側接觸。
具體的,以上蜂巢芯組件中,所述密封件12多采用與蜂巢芯本體11底面形狀匹配的呈矩形環狀的密封件12,密封件12的外緣略小于或等于密封件12本體的底面外緣,在蜂巢芯本體11安裝就位之前,將密封件12鋪設在待安裝位置的模板上,在蜂巢芯本體11安裝完成后,密封件12即被夾持在模板與蜂巢芯本體11之間。
現有技術中,如申請號為201510910987.5的方案提供的蜂巢芯,蜂巢芯的側面上設置有用于為鋼絲繩匹配的環形凹槽,而在鋼絲繩進行張緊以為蜂巢芯提供抗浮約束的過程中,由于蜂巢芯各側的鋼絲繩張緊力不一致、針對蜂巢芯某一側,兩邊的鋼絲繩張緊力不一致時,蜂巢芯會單邊上翹,此情況下蜂巢芯上翹側下方的密封件12不能受到足夠的壓應力而不能發揮密封作用。同時由于蜂巢芯本身表面較為粗糙,故通過調整各側的鋼絲繩以使得各側鋼絲繩上張緊力較為一致實際上也比較困難,故現有技術中,在混凝土澆筑及養護過程中,經常出現蜂巢芯底面灌漿情況,影響樓板澆筑質量。
本方案中,所述圍沿9可在蜂巢芯本體11安裝前或安裝后固定于模板上,圍沿9的具體形式可為整體式也可為分體式:為整體式時,圍沿9呈框狀,只需要保證圍沿9的內部尺寸與蜂巢芯本體11側面的外部尺寸相等即可;為分體式時,只需要保證圍沿9各部分圍成的矩形區域尺寸與現有矩形蜂巢芯本體11側面的外部尺寸相等即可。
本方案中,由于在為蜂巢芯本體11施加抗浮約束時,蜂巢芯本體11的各側均受到圍沿9的約束,故蜂巢芯本體11各側中,當單側相對于其他側受力過大或過小時,可避免蜂巢芯本體11受力過小側上翹而致使其下方的密封件12不能發揮密封性能,保證密封件12能夠發揮可靠的密封效果;同時,以上圍沿9由于對蜂巢芯本體11的各側均有阻擋,故所述圍沿9可用于限定蜂巢芯本體11在模板上的位置,特別是在施加抗浮約束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盡可能的保證蜂巢芯本體11不發生位移,從而使得密封件12僅受正壓力、密封件12與模板,密封件12與蜂巢芯本體11底面具有良好的配合精度,故采用本方案提供的蜂巢芯組件,進一步保證了密封件12能夠可靠的發揮密封作用。
實施例2: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如上所述,圍沿9可采用分體式,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要使得圍沿9能夠對蜂巢芯本體11的各側均提供約束,故圍沿9包括至少四塊圍板即可。作為一種一體化設計,以提高圍沿9的安裝效率和安裝精度,所述圍沿9為采用木板圍成的框狀結構;
所述框狀結構的四周各側均設置有支耳10,圍沿9與模板連接后,所述支耳10的底部與模板相貼,且支耳10均位于框狀結構的外側。
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由于后期需要拆卸模板,而圍沿9會被固化在樓層中,圍沿9與模板優選采用可拆卸連接,如采用鐵釘、螺釘、榫頭連接等。而榫頭連接需要設置榫槽和榫頭,鐵釘和螺釘連接為設置效率較高的實現方案。在采用鐵釘連接或采用螺釘連接時,鐵釘及螺釘均由模板的底部向上嵌入圍沿9中。由于模板的下方設置有支撐,以上支撐可能會影響到設置圍沿9與模板之間的連接件。本方案中,以上為鐵釘或螺釘的連接件僅需要嵌入到支耳10中,即可完成圍沿9與模板的連接,這樣,不需要將圍沿9的底面設置得過寬,即不需要采用足夠厚的圍沿9以使得對應連接件能夠邁過支撐件。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提供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限定,如圖1至圖3所示,作為抗浮結構的具體實現方式,所述抗浮結構包括用于與樓板鋼筋網相連的架體、上端與架體相連的壓桿7、用于置放在蜂巢芯本體11上表面上的壓板8;
所述架體包括豎桿及橫梁5,所述豎桿包括連接座4及立柱1,所述連接座4上設置有內螺紋孔,立柱1的下端與內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橫梁5通過其上設置的通孔穿設在立柱1的上端;
還包括螺紋連接于立柱1上端的第二螺帽6,所述第二螺帽6的下端面與橫梁5的上表面接觸。
本方案中,所述連接座4上內螺紋孔開口端所在的端面為連接座4的上端,在安裝時,連接座4的下端與樓板鋼筋網固定連接,而后,通過立柱1的下端與所述內螺紋孔螺紋連接,得到所述豎桿,所述橫梁5通過其上的通孔與立柱1的上端間隙配合實現橫梁5與立柱1的連接,這樣,在壓板8置放于蜂巢芯本體11的上表面后,壓桿7的下端作用于壓板8的上表面上,通過轉動第二螺帽6,第二螺帽6的下端面向橫梁5的上表面施加壓應力,可實現壓桿7對壓板8的下壓約束,達到防止在樓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蜂巢芯本體11上浮情況的發生。
現有技術中,用于蜂巢芯抗浮的結構,除了采用鋼絲繩,還包括容易破壞蜂巢芯本體11的用于直連連接模板與蜂巢芯本體11的螺釘、其他剛性約束部件等,然而,鋼絲繩、其他剛性約束部件在混凝土澆筑后,全部被掩埋于混凝土中,故在混凝土澆筑時,這些抗浮約束結構不僅影響混凝土澆筑施工,后續用于蜂巢芯抗浮的結構最后會被封存于樓板中,不可重復利用。
本方案中,通過調整所述第二螺帽6在立柱1上的位置即可實現利用壓板8阻礙混凝土澆筑時蜂巢芯本體11上浮,同時,采用壓桿7不直接與蜂巢芯本體11表面直接接觸的形式,可有效增大蜂巢芯本體11在受到抗浮約束時蜂巢芯本體11表面的受力面積,避免蜂巢芯本體11遭到損壞;同時,本結構在使用時相當于壓桿7與壓板8之間為接觸式擠壓,故在混凝土固化到一定程度后,可在蜂巢芯本體11不上浮的情況下,由混凝土中輕松將壓桿7抽出,同理,由于立柱1與連接座4為螺紋連接關系,在轉動立柱1使得其與連接座4的螺紋連接關系移除后,也可由半固化的混凝土中將立柱1抽出,這樣,本結構在使用時,僅有連接座4與壓板8為一次性使用件,其他組成部分在拆除后可重復利用。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利用本結構對蜂巢芯本體11良好約束,可設置為豎桿、壓桿7均豎直設置,這樣采用本結構對蜂巢芯本體11進行約束時,故本結構還具有對混凝土澆筑施工影響小的特點。
為減小橫梁5在受力時所產生的變形,所述豎桿為兩根,橫梁5的兩端均設置有通孔,且兩個通孔與不同豎桿上立柱1的上端配合,各立柱1上均設置有第二螺帽6。本方案中,相當于橫梁5的兩端均受到約束,可盡可能的保證壓桿7、立柱1在使用時軸線方向位于豎直方向,方便后續抽出壓桿7、立柱1以及減小壓桿7、立柱1抽出時對半固化的混凝土層的影響。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或者混凝土養護過程中,為避免漿料進入立柱1與連接座4的螺紋連接面中影響立柱1與連接座4分離,所述立柱1上還螺紋連接有第一螺帽2,所述第一螺帽2位于立柱1與連接座4的連接點位置;
立柱1上還套設有呈環狀的密封墊3,所述密封墊3被夾持在第一螺帽2的下端面與連接座4的上端面之間。所述密封墊3優選采用o型圈。
作為連接座4的具體實現形式,所述連接座4為筒狀結構,所述內螺紋孔的軸線與筒狀結構的軸線共線;
所述內螺紋孔設置在筒狀結構的上端,所述筒狀結構的下端還設置有弧面槽41。本方案中,所述連接座4可采用便于取材的管件進行加工,同時設置內螺紋孔便捷。如上所述,優選設置為:將立柱1的軸線方向設置為位于豎直方向,本方案中,所述弧面槽41用于與樓層鋼筋網中的鋼筋配合,即弧面槽41的表面與鋼筋的表面完全貼合,連接座4與對應鋼筋的連接形式可采用焊接連接,這樣,可減小因為焊接熱應力給連接座4軸線方向帶來的影響。
為使得壓板8能夠盡可能的覆蓋較大的面積,同時壓板8具有耗材少特點的實現方案,壓板8為網格狀結構;
所述壓板8包括豎肋83及與豎肋83相連的多條相互平行的橫肋82,多條橫肋82在豎肋83的長度方向上均勻排布,且各橫肋82與豎肋83的連接點均位于各橫肋82的中部,由各橫肋82的中部至任意一端,橫肋82的截面積線性變小。本方案旨在采用最少的材料用量使得壓板8具有最佳的支撐能力。
為使得壓板8上的用于壓板8與壓桿7的作用點能夠固定,這樣,以利用壓板8與蜂巢芯本體11兩者之間較大的摩擦力,實現對蜂巢芯本體1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約束的實現方案,所述壓板8上還設置有連接筒81,所述壓桿7的底部還設置有頂尖71,所述頂尖71通過嵌入連接筒81完成壓桿7與壓板8的連接,且頂尖71的大端尺寸大于連接筒81的開口端尺寸。本方案中,對頂尖71的大端尺寸與連接筒81開口端尺寸的限定,旨在使得頂尖71能夠插入連接筒81中,但連接筒81與頂尖71不能在連接筒81的徑向方向發生相對運動。
為方便調整壓桿7在橫梁5長度方向的位置,所述橫梁5上還設置有沿著自身長度方向的條形孔,所述條形孔貫通橫梁5的上、下兩端,所述壓桿7上還螺紋連接有兩顆第三螺帽72,所述壓桿7的上端局部嵌入所述條形孔中,且兩個第三螺帽72分別位于橫梁5的上、下側。本方案中,在壓板8位置固定的情況下,如蜂巢芯本體11的長度方向與鋼筋網中用于連接連接座4的鋼筋的長度方向平行,則改變連接座4在對應鋼筋長度方向的連接位置,可在蜂巢芯本體11的長度方向上改變壓桿7的位置,而通過所述條形孔,可改變壓桿7在蜂巢芯本體11寬度方向上的位置,這樣,可很好的使得壓桿7的位置能夠匹配壓板8的位置。
為使得壓板8與蜂巢芯本體11的側面之間具有相互約束關系,以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利于壓板8與蜂巢芯本體11相對位置的穩定性,所述壓板8的下端各向上均設置有相對于壓板8下端端面外凸的凸緣84。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