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吊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塊化吊頂用的邊龍骨及吊頂模塊。
背景技術:
吊頂是房屋頂部裝修的一種方式,具有保溫、隔熱、隔聲、裝飾等效果,一般情況下,通過在房屋的頂部搭接主龍骨、覆面龍骨和邊龍骨等形成龍骨架,之后,在龍骨架上安裝石膏板,完成吊頂操作,多為現場施工。
采用現場操作的吊頂方式,施工效率低,且需要的工人多,成本高,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弊端,目前已有采用模塊化的吊頂方式,在生產工廠內對吊頂所需材料進行模塊化生產,一個模塊包含相應的石膏板、主龍骨及覆面龍骨等,施工現場進行拼接組裝即可,采用此種方式,可節省人工成本,且工作效率高,操作省時省力。
模塊化吊頂操作過程中,位于邊緣處的吊頂模塊需要連接邊龍骨,通過邊龍骨與室內的墻體/框體連接,完成吊頂模塊側邊的固定。目前,常用的邊龍骨結構為U型龍骨,吊頂模塊的主龍骨(或覆面龍骨)與吊裝板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拼接操作時,U型龍骨平躺放置,將邊龍骨卡接到該間隙內,使得主龍骨(或覆面龍骨)和吊裝板分別位于U型邊龍骨的上下兩側,完成拼裝。但是,一般情況下,間隙的寬度與U型龍骨開口的寬度近似,而U型龍骨的開口端相互齊平,因此,在拼裝過程中極易造成主龍骨(或覆面龍骨)、吊裝板與邊龍骨之間發生磕碰,既不方便操作,且嚴重時可能造成吊裝模塊的破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邊龍骨及吊頂模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U型龍骨不易于吊裝模塊拼裝,且可能造成吊裝模塊損壞的技術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邊龍骨,包括龍骨主體,所述龍骨主體呈U型槽結構,所述龍骨主體的U型槽口上設置有傾斜朝向U型槽口內側的滑板。
進一步的,所述龍骨主體的U型槽口的一端設有所述滑板,或所述龍骨主體的U型槽口的兩端均設有所述滑板。
進一步的,所述龍骨主體和所述滑板一體成型。
進一步的,所述龍骨主體的材質為金屬材質。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吊頂模塊,包括上述邊龍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邊龍骨,使用時,將邊龍骨卡接到主龍骨(或覆面龍骨)與吊裝板之間形成的間隙內,拼裝過程中,將吊頂模塊向邊龍骨方向移動,此時,主龍骨(或覆面龍骨)的端部先與滑板接觸,沿滑板的傾斜方向移動,滑板起到過渡作用。
該邊龍骨,通過設置滑板,在龍骨主體上設置坡角,可使吊裝模塊與邊龍骨更易拼裝,操作時省時省力,拼裝操作過程中,滑板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可避免吊裝模塊的損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吊頂模塊,通過采用上述邊龍骨,吊頂模塊易組裝,拼裝生產效率高,而且,拼裝過程中不易損壞,成品率更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覆面龍骨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覆面龍骨的另一結構狀態的主視圖。
圖中:
1、龍骨主體;2、滑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邊龍骨,包括龍骨主體1,龍骨主體1呈U型槽結構,龍骨主體的U型槽口上設置有傾斜朝向U型槽口內側的滑板2。
通過設置傾斜的滑板2,吊裝模塊與邊龍骨之間的連接,不僅節省了拼裝所需的時間,而且,可避免出現插口翻卷等損壞現象,使吊裝模塊拼裝的成品率更高,節約成本。
龍骨主體1的U型槽口的一端設有滑板2,或龍骨主體1的U型槽口的兩端均設有滑板2。
如圖1所示,龍骨主體1設置一個滑板2,如圖2所示,龍骨主體1設置兩個滑板2,采用上述兩種方式均可方便對吊裝模塊進行拼裝。
龍骨主體1和滑板2一體成型。采用一體彎折成型的結構,不僅提高產品的整體性,所能承受的強度更大,而且,一次加工即可成型,加工工藝簡單,大大降低了龍骨的報廢率,節約了成本。
龍骨主體1的材質為金屬材質。龍骨主體1的材質為金屬材質。采用金屬材質,其強度較大,且不易被腐蝕,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本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吊頂模塊,包括上述邊龍骨。
吊頂模塊的主體與邊龍骨連接時操作簡單快捷,且不易損壞吊頂模塊,大大提高了吊頂模塊的生產效率及成品率。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