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硅棒切割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硅棒開方機。
背景技術:
硅棒開方機是常用于對硅棒和硅錠進行開方的切割設備,主要為設備中的切割線在快速移動狀態下對硅棒、硅錠進行開方。同時為了降低切割線與硅棒之間摩擦產生的熱量,現有的開方機均設置有開方機的冷卻系統。
現有開方機的冷卻系統例如在公告號為CN202336946U的實用新型中有所提到,該申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在切割晶片的開方機上的冷卻系統,其包括供水水源、將水噴灑到待冷卻區域的噴灑單元、在所述供水水源和所述噴灑單元之間的進水連接管、將從所述待冷卻區域流下的廢水收集在一起的收集單元、將廢水排出的水道,以及在所述收集單元與所述水道之間的排水連接管,其中,水依次經過所述供水水源、進水連接管、噴灑單元、收集單元并從所述水道排出。
上述技術方案提到的冷卻系統,冷卻水被收集單元收集之后再由所述水道排出,期間切割硅材料時產生的硅屑混入到冷卻水中,經過收集單元時會堆積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排液口的過濾件上(其說明書0042段所提到的),當過濾件上堆積起一定量的硅屑時,就會造成堵塞過濾件和排水口,過濾件的導通率會降低,嚴重時容易影響冷卻水流通率,因此有待于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硅棒開方機,具有過濾件的導通率高、不影響冷卻水流通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硅棒開方機,包括機殼、設于所述機殼內且用于切割硅棒的切割機構,設于所述機殼頂部的冷卻機構;所述機殼底部開設有供水流出的排液口,且所述機殼位于排液口處內接有過濾件以及外接有排液管,所述機殼位于排液口處設有水平推力機構,所述水平推力機構包括與過濾件底面相抵的推力件、驅動所述推力件在水平面內做往復移動繼而將硅粉屑推動至過濾件兩邊的絲杠螺母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切割機構對硅材料進行開方作業,期間產生熱量和硅粉屑,冷卻機構對切割處進行冷卻,同時硅粉屑混入冷卻水中,冷卻水流到排液口的過濾件時,硅粉屑被過濾在過濾件的上方并堆積起來,此時工作人員控制絲杠螺母機構驅動推力件將硅粉屑推動到過濾件的兩側,繼而使得過濾件中部的硅粉屑堆積地較少,這樣過濾件被堵塞的面積減小后,其導通率得以提高,也就不影響冷卻水流通。
作為優選地,所述絲杠螺母機構包括呈水平設置且轉動連接于機殼底部的螺紋桿、與所述螺紋桿呈平形設置且固定連接機殼底部的定位桿、以及螺紋連接于螺紋桿的螺紋套;所述推力件固定連接于螺紋套,且所述定位桿穿設推力件且與其呈滑動配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工作人員轉動螺紋桿作為驅動源,螺紋套作為驅動源驅動推力件的動力傳導部件,定位桿作為防止推力件和螺紋套隨螺紋桿轉動的限位部件,達到在螺紋桿的驅動作用下,推力件可以在水平面內往復移動,繼而將過濾件上的硅粉屑推動至兩邊,達到提高過濾件導通率的目的。
作為優選地,所述機殼位于推力件將硅粉屑推至過濾件兩邊處均向外設有用于儲放硅粉屑的儲料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推力件可將硅粉屑推動至儲料室內,設置儲料室以增大過濾件兩邊的儲料空間,達到儲放更多硅粉屑的效果。
作為優選地,所述機殼與儲料室底面之間設有向上傾斜的回流階段;所述推力件包括呈上下設置的推板一和推板二,所述推板一連接于螺紋桿和定位桿,且所述推板一底部與和推板二上部之間設有彈性件,所述推板二分別抵觸設置于過濾件與回流階段。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少量冷卻水沿傾斜的回流階段回流至過濾件處,而不易進入到儲料室內;彈性件用于推板二適應推板一與回流階段間距不同時進行上下移動,上述方案能夠有效避免冷卻水流入到儲料室內引起儲料室儲料效果變差。
作為優選地,所述彈性件包括固定連接于推板一底部且呈豎直設置的限位桿、套接于限位桿且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推板一底部和推板二上部的彈簧,所述推板二豎直向下開設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桿穿設且滑動連接于限位孔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簧用于控制推板二上下移動;限位桿滑動連接于限位孔內,這個方式使得推板二相對推板一直線移動,提高在回流階段推動硅粉屑時的穩定性,達到更好的推動效果。
作為優選地,所述儲料室底部外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固定連接有啟閉其的出料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打開出料閥,硅粉屑就能夠從儲料室內流出,而不需要打開機殼,因此具有方便取出硅粉屑的效果。
作為優選地,所述儲料室的底面為向下傾斜的傾斜面,所述出料管連接于傾斜面的傾斜下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硅粉屑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會隨著傾斜面滑落到傾斜下端,并流入到出料內,如此設置打開出料閥就能夠實現盡可能地排完儲料室內的硅粉屑的效果。
作為優選地,所述螺紋桿兩端與機殼之間均設有密封軸承,所述密封軸承嵌設于機殼且其外圈與機殼呈固定連接,所述密封軸承套接于螺紋桿且其內圈與螺紋桿呈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密封軸承主要作用是實現螺紋桿與機殼之間可相對轉動的目的,同時密封軸承能夠提高螺紋桿與機殼之間的密封性,繼而避免冷卻水從兩者之間流出。
作為優選地,所述排液管與機殼之間連通有抽氣室,所述抽氣室外接有負壓機構,所述負壓機構包括連接于抽氣室的抽濾管和連接于抽濾管的抽液泵。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負壓機構能夠將抽氣室內抽至負壓狀態,進而使得上方的冷卻水可以快速流下,間接提高過濾件的導通率。
作為優選地,所述抽氣室與抽濾管之間設置有T型管,所述T型管的水平部段一端連接于抽氣室,另一端連接于抽濾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冷卻水被抽到T型管內,經過豎直部段時會因自身重力而掉落到豎直段內,繼而達到避免冷卻水被抽入到抽液泵內,因此抽液泵不容易損壞。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絲杠螺母機構能夠驅動推板將硅粉屑推動到過濾件的一側并聚集起來,使得過濾件不會因大量硅粉屑而造成堵塞,繼而過濾件的導通率提高,不影響冷卻水流通;同時設置抽濾機構進一步提高了冷卻水的流通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用于展示機殼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用于展示機殼下部與抽氣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用于展示機殼下部與抽氣室的內部示意圖。
附圖標記:1、機殼;2、冷卻機構;3、切割機構;31、切割機頭;32、切割輪;33、導輪;34、金剛石線;35、液壓缸;36、電機;4、托盤機構;5、排液口;6、矩形邊框;7、過濾板;8、緊固件;9、抽氣室;10、T型管;11、負壓機構;111、抽濾管;112、抽液泵;12、推力件;121、推板一;1211、限位桿;122、推板二;1221、限位孔;123、彈簧;13、螺紋桿;131、螺紋套;14、定位桿;15、儲料室;151、傾斜面;16、回流階段;17、出料管;18、出料閥;19、排液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參見圖1與圖2,一種硅棒開方機,機殼1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托盤機構4、切割機構3和冷卻機構2;其中托盤機構4用于固定并支撐豎直的硅棒,切割機構3主要包括切割機頭31、切割輪32、導輪33和金剛石線34,金剛石線34繞過切割輪32和導輪33,金剛石線34縱橫設置構成“井”字;切割機頭31內的電機36驅動切割輪32高速轉動帶動金剛石線34高速移動,然后在液壓缸35的豎直驅動力下實現對硅棒進行切割;冷卻機構2為機殼1外接的水泵將外界水源通過軟管抽入到機殼1內,對切割機構3切割硅棒處進行冷卻。
參見圖2至圖4,同時在機殼1底部開設有排液口5,機殼1位于排液口5的周邊向中延伸有矩形邊框6,矩形邊框6上設置有用于對冷卻水中硅粉屑進行過濾的過濾件,過濾件為具有微孔的過濾板7,過濾板7為矩形并且在四個角上開設有通孔,邊框的四個角上對應開設有通孔,采用四個緊固件8分別穿設對應的通孔,并且在穿設端使用緊固帽旋緊,從而實現過濾板7固定連接在機殼1內。
機殼1在排液口5的下方外接有抽氣室9,抽氣室9下部為排液管19,用于冷卻水排出;抽氣室9外接有T型管10,并通過T型管10外接有負壓機構11(詳細見圖4),負壓機構11包括連接于抽氣室9的抽濾管111和連接于抽濾管111的抽液泵112,抽濾管111為橡膠管,其套接于T型管10水平部段的一端,水平部段的另一端與抽氣室9的接嘴之間通過另一橡膠管實現密封連接;抽液泵112通過抽濾管111和T型管10能夠將抽氣室9內抽至負壓狀態,進而使得上方的冷卻水可以快速流下,間接提高過濾件的導通率,而設置的T型管10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達到避免冷卻水進入到抽液泵112內繼而造成損壞。
在機殼1位于過濾件的上方設有與過濾件底面相抵的推力件12、以及驅動推力件12在水平面內做往復移動繼而將硅粉屑推動至過濾件兩邊的絲杠螺母機構;絲杠螺母機構主要包括螺紋桿13、定位桿14和螺紋套131,其中螺紋桿13呈水平設置,其兩端為光滑段,機殼1位于過濾件兩邊處均向外設有儲料室15,儲料室15與機殼1底部一體成型,儲料室15可作為機殼1的一部分;儲料室15頂部向下設置有安裝塊,安裝塊嵌設固定有密封軸承,螺紋桿13的兩端對應地固定連接于密封軸承的內圈,進而實現兩端均轉動連接于機殼1和儲料室15內,同時螺紋桿13的一端穿設出左側儲料室15外接有一手把;定位桿14與螺紋桿13呈平行設置,不過其兩端均固定連接于儲料室15內;螺紋套131與螺紋桿13呈螺紋配合。儲料室15主要是為了提高過濾件兩側的儲料空間,在機殼1與儲料室15底面之間設有向上傾斜的回流階段16,回流階段16用于使得冷卻水回流,防止冷卻水流到儲料室15內;儲料室15的底面為向下傾斜的傾斜面151,即回流階段16的回流平面與儲料室15的底面為鈍角;在儲料室15底面的傾斜下端還連通設置有出料管17,同時出料管17上固定連接有啟閉其的出料閥18。
推力件12包括呈上下設置的推板一121和推板二122,其中推板一121的中部固定連接于螺紋套131,同時定位桿14穿設推板一121且兩者呈滑動配合;推板一12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若干豎直的限位桿1211,在推板二122上部向下開設有與限位桿1211相對應的限位孔1221,限位桿1211穿設入限位孔1221內并且兩者呈滑動配合,同時限位桿1211外套接有彈簧123,彈簧123上端固定連接于推板一121的底部,下端固定連接于推板一121的上部;通過彈簧123能夠使得推板二122下部抵觸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對應著進行上下位移。在工作人員正反向轉動手把的條件下,螺紋套131能夠帶動推板二122在水平方向上往復移動,在推板二122底部靠近或者抵觸過濾件的條件下可以實現將過濾件上的硅粉屑推動至過濾件的兩側。
在當絲杠螺母機構驅動推板一121往復移動過程中,推板二122抵觸但未抵緊過濾件,可以將過濾件上的硅粉屑推動到過濾件的兩側,此時彈簧123為原長狀態,而當推板二122被推動到回流階段16上時,推板二122在回流階段16抵觸反作用力下,彈簧123會持續被壓縮,推板二122可以將硅粉屑推至儲料室15底面的上部,然后硅粉屑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到儲料室15內,并可以在開啟出料閥18狀態下流出儲料室15。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