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公共交通設施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以光電為信號的公共站臺應急設施。
背景技術:
現代城市和鄉村發展較快,現有的公共汽車站臺、地鐵出口、醫院門口、酒店等娛樂場所出口、城市各小區門口等地方的打車方式單一,需要人手動招車,不易及時被的士司機發現,打車成功率較低,造成資源浪費。當打車者有急事時,容易沖至車流中打車,造成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以光電為信號的公共站臺應急設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以光電為信號的公共站臺應急設施,其結構特點是包括支架,該支架上固設有電源模塊、紅外感應開關模塊、第一開關電路模塊、第二開關電路模塊、第一發光警示模塊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所述電源模塊與紅外感應開關模塊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模塊通過第一開關電路模塊與第一發光警示模塊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模塊通過第二開關電路模塊與第二發光警示模塊電連接。
借由上述結構,當打車者站在紅外感應開關模塊的感應范圍之內時,紅外感應開關模塊自動接通,使得電源模塊可以通過紅外感應開關模塊向外供電。根據事先約定的規則,打車者可以根據自己是否有緊急醫療事務來選擇第一發光警示模塊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的工作情況,從而過往車輛能夠快速發現并識別打車者的狀態,及時將打車者送至目的地。本實用新型造價低廉,使用安全方便,無需手動招車,打車成功率高。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第一開關電路模塊包括第一繼電器和第一開關,所述第一繼電器包括第一線圈和第一常開觸點,所述紅外感應開關模塊依次通過第一開關的第一端、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第一線圈與搭鐵電連接,第一常開觸點的第一端與紅外感應開關模塊電連接,第一常開觸點的第二端與第一發光警示模塊電連接;第一常開觸點的第二端還接入第一線圈與第一開關的第二端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第二開關電路模塊包括第二繼電器和第二開關,所述第二繼電器包括第二線圈和第二常開觸點,所述紅外感應開關模塊依次通過第二開關的第一端、第二開關的第二端、第二線圈與搭鐵電連接,第二常開觸點的第一端與紅外感應開關模塊電連接,第二常開觸點的第二端與第二發光警示模塊電連接;第二常開觸點的第二端還接入第二線圈與第二開關的第二端之間。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第一開關的第二端和第一常開觸點的第二端均與第一二極管的陽極電連接,第一二極管的陰極與第一發光警示模塊電連接;第二開關的第二端、第二常開觸點的第二端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均與第二二極管的陽極電連接,第二二極管的陰極接入第一二極管的陰極與第一發光警示模塊之間。
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用于對電流方向進行限制,為了使第一繼電器和第二繼電器不串通倒流,
進一步地,還包括無線發射模塊,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陰極和第二二極管的陰極均與無線發射模塊的輸入端電連接,無線發射模塊的輸出端與遠程智能終端電連接。
通過無線發射模塊,本實用新型可以將工作狀態發送至遠程智能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提高打車成功率。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紅外感應開關模塊包括紅外感應開關和第三繼電器,所述第三繼電器包括第三線圈和第三常開觸點,紅外感應開關的工作電源正端與電源模塊正極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的工作電源負端與電源模塊負極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的信號輸出端通過第三線圈與搭鐵電連接;第三常開觸點的第一端與電源模塊正極電連接,第一開關電路模塊和第二開關電路模塊均與第三常開觸點的第二端電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還包括用于對第一開關照明的第一發光二極管和用于對第二開關照明的第二發光二極管,所述紅外感應開關模塊依次通過第一電阻、第一發光二極管的陽極、第一發光二極管的陰極與搭鐵電連接,所述紅外感應開關模塊依次通過第二電阻、第二發光二極管的陽極、第二發光二極管的陰極與搭鐵電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電源模塊包括光伏供電模塊和/或市電供電模塊;所述光伏供電模塊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智能控制器和蓄電池,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太陽能智能控制器與蓄電池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模塊的工作電源端接入太陽能智能控制器與蓄電池之間;所述市電供電模塊包括市電插頭和變壓整流控制器,所述市電插頭通過變壓整流控制器與紅外感應開關模塊的工作電源端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造價低廉,使用安全方便,無需手動招車,打車成功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支架,101為立柱,102為橫支桿,2為紅外感應開關模塊,3為第一開關電路模塊,4為第二開關電路模塊,5為第一發光警示模塊,6為第二發光警示模塊,7為無線發射模塊,8為光伏供電模塊,9為市電供電模塊,10為太陽能電池板,11為太陽能智能控制器,12為蓄電池,13為市電插頭,14為變壓整流控制器,15為廣告位,16為控制盒,17為雨棚,18為腳踏板,K1為第一開關,K2為第二開關,Y1為第一線圈,Y2為第二線圈,Y3為第三線圈,S1為第一常開觸點,S2為第二常開觸點,S3為第三常開觸點,D1為第一二極管,D2為第二二極管,D3為第一發光二極管,D4為第二發光二極管,F1為第一保險絲,F2為第二保險絲,IR為紅外感應開關,R1為第一電阻,R2為第二電阻。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包括立在打車點的豎直立柱101以及立柱101頂端的水平橫支桿102。該支架1上固設有電源模塊、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第一開關K1電路模塊3、第二開關K2電路模塊4、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所述電源模塊與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通過第一開關K1電路模塊3與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通過第二開關K2電路模塊4與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電連接。
所述第一開關K1電路模塊3包括第一繼電器和第一開關K1,所述第一繼電器包括第一線圈Y1和第一常開觸點S1,所述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依次通過第一開關K1的第一端、第一開關K1的第二端、第一線圈Y1與搭鐵電連接,第一常開觸點S1的第一端與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電連接,第一常開觸點S1的第二端與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電連接;第一常開觸點S1的第二端還接入第一線圈Y1與第一開關K1的第二端之間。
所述第二開關K2電路模塊4包括第二繼電器和第二開關K2,所述第二繼電器包括第二線圈Y2和第二常開觸點S2,所述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依次通過第二開關K2的第一端、第二開關K2的第二端、第二線圈Y2與搭鐵電連接,第二常開觸點S2的第一端與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電連接,第二常開觸點S2的第二端與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電連接;第二常開觸點S2的第二端還接入第二線圈Y2與第二開關K2的第二端之間。第一開關K1和第二開關K2均為自復位開關。
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為至少一個藍色閃爍燈,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為至少一個紅色的“十”字指示燈。為便于識別,第一開關K1上刻有“的士”字樣,第二開關K2上可以紅色“十”字。藍色閃爍燈放在紅色“十”字指示燈兩邊且密封固定,構成總成。
公共站臺應急設施還包括第一二極管D1和第二二極管D2,第一開關K1的第二端和第一常開觸點S1的第二端均與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電連接,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與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電連接;第二開關K2的第二端、第二常開觸點S2的第二端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均與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電連接,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接入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與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之間。
公共站臺應急設施還包括無線發射模塊7,所述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和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均與無線發射模塊7的輸入端電連接,無線發射模塊7的輸出端與遠程智能終端電連接。
所述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包括紅外感應開關IR和第三繼電器,所述第三繼電器包括第三線圈Y3和第三常開觸點S3,紅外感應開關IR的工作電源正端與電源模塊正極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IR的工作電源負端與電源模塊負極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IR的信號輸出端通過第三線圈Y3與搭鐵電連接;第三常開觸點S3的第一端與電源模塊正極電連接,第一開關K1電路模塊3和第二開關K2電路模塊4均與第三常開觸點S3的第二端電連接。
公共站臺應急設施還包括用于對第一開關K1照明的第一發光二極管D3和用于對第二開關K2照明的第二發光二極管D4,所述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依次通過第一電阻R1、第一發光二極管D3的陽極、第一發光二極管D3的陰極與搭鐵電連接,所述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依次通過第二電阻R2、第二發光二極管D4的陽極、第二發光二極管D4的陰極與搭鐵電連接。
所述電源模塊包括光伏供電模塊8和/或市電供電模塊9;所述光伏供電模塊8包括太陽能電池板10、太陽能智能控制器11和蓄電池12,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0通過太陽能智能控制器11與蓄電池12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的工作電源端接入太陽能智能控制器11與蓄電池12之間;所述市電供電模塊9包括市電插頭13和變壓整流控制器14,所述市電插頭13通過變壓整流控制器14與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的工作電源端電連接。紅外感應開關IR的工作電源正端與電源模塊正極之間連有第一保險絲F1(第一保險絲F1的電流限制在5A~7.5A),第三常開觸點的第一端與電源模塊正極之間連有第二保險絲F2(第二保險絲F2的電流限制在15A~20A)。
本實用新型可由光伏供電模塊8供電或者220V市電供電模塊9供電,安裝時可以選擇其中的任何一種。太陽能智能控制器11引出一根為廣告位15供電的電源線,變壓整流控制器14也引出一根為廣告位15供電的電源線。
橫支桿102下固設廣告位15,橫支桿102上固設雨棚17。立柱101底部設腳踏板18,當人踩住腳踏板18時,即進入紅外感應開關IR的感應范圍。腳踏板18也可以為廣告欄,便于廣告使用。
廣告位15的背面固定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當車輛駛向本實用新型所述公共粘貼應急設施時,駕駛員面向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的工作狀態易被駕駛員識別。藍色閃爍燈和紅 “十”字指示燈線路可延伸到前端公交站臺,安裝時可以依站臺實際情況選擇搭配。
信號燈總成背面廣告位15的廣告煤質可以為普通固定平面廣告、活動平面廣告、電子廣告、活動畫面彩色顯示屏廣告等。若本實用新型由220V市電供電模塊9供電,則廣告位15為普通固定平面廣告。活動平面廣告晚上的照明系統由城市220V路燈或者現有的公交站臺廣告欄照明線路供電。
若本實用新型安裝了光伏供電模塊8,則廣告位15普通固定平面廣告晚上的照明系統由光伏供電模塊8供電。
控制盒16裝在立柱101中上部,控制盒16總成由信號燈、保險絲座、紅外感應開關IR、繼電器、太陽能智能控制器11、220V交流電源選擇預留線束、無線發射模塊7及相關線束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所述支架1架設固定于打車點;
步驟二,將電源模塊、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第一開關K1電路模塊3、第二開關K2電路模塊4、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固定在支架1上,其中,將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固定在支架1頂部,將紅外感應開關模塊2、第一開關K1電路模塊3和第二開關K2電路模塊4固定在支架1中部。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當打車者站在腳踏板處(想打車但無緊急醫療事務)時,按下第一開關K1,電源模塊通過控制盒16,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工作,藍燈開始閃爍工作。
當打車者有緊急醫療事務時,按下第二開關K2,電源模塊通過控制盒16,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均工作,藍燈閃爍,同時,紅色的“十”字指示燈亮。。
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工作時產生的光電信號會給經過的的士、社會車輛開車人員看到,第一發光警示模塊5和第二發光警示模塊6的工作狀態信息還可以通過無線發射模塊7發送至遠程智能終端,遠程智能終端上配備滴滴打車等打車軟件,從而可以全方位保證在短時間內把打車者送到目的地。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當人靠近立柱101并踩在腳踏板18上時,紅外感應開關IR接通,從而第三線圈Y3得電,第三常開觸點S3閉合,圖3中的A端就接通了電源模塊。此時,電源模塊從A端依次經過第一開關K1處的第一電阻R1、第一發光二極管D3至搭鐵,同時,電源模塊從A端依次經過第二開關K2處的第二電阻R2、第二發光二極管D4至搭鐵,分別構成兩個回路,第一發光二極管D3和第二發光二極管D4亮起,便于乘客識別和操作。
當打車者選擇第一開關K1并按下時,第一開關K1接通,第一線圈Y1得電產生磁場,從而第一常開觸點S1閉合接通,這時電源從A端→第一常開觸點S1→B1,同時,C1端也接通電源,這時,即使第一開關K1不再按下接通,C1端上照樣有電源,第一繼電器仍然工作,第一常開觸點S1繼續閉合通電,這時,電源從A端→第一常開觸點S1→B1→第一二極管D1→藍色閃爍燈→搭鐵,構成回路。藍色閃爍燈開始閃爍做功,紅色“十”字燈不亮。
同樣道理,當打車者選擇按下第二開關K2并松開后,第二繼電器仍然工作,B2端照樣有電,這時電流的第一條路徑:從A端→第二常開觸點S2→B2→第二二極管D2→藍色閃爍燈→搭鐵,構成回路,藍色閃爍燈也工作。電流的第二條路徑:從A端→第二常開觸點S2→B2→紅色“十”字燈→搭鐵,構成回路,紅色“十”字燈通電,被點亮。
當打車者離開立柱101時,紅外感應開關IR自動切斷第三繼電器的電源,第三常開觸點S3自動斷開,不再閉合,圖3中A端斷電,第一繼電器和第二繼電器對應的觸點均斷開,藍色閃爍燈或紅色“十”字燈熄滅,同時,第一開關K1的照明燈第一發光二極管D3和第二開關K2的照明燈第二發光二極管D4也熄滅。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