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建筑工程用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技術中,建筑工程支撐裝置是一種用于建筑工程中進行輔助支撐以防止塌陷的設備,在各種建筑工程中均得到廣泛的應用,起到短暫的支撐作用,以幫助使用者在安裝部件的時候提供幫助,而現有的支撐裝置對于調節的精度和平衡程度的調節較差,使得使用者在安裝的過程中存在著精度上的誤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建筑工程用支撐裝置,尤其適合使用者通過支撐裝置對建筑設備進行部件的安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建筑工程用支撐裝置,包括上支撐板和下支撐板,下支撐板底部中心處固定安裝有一底座,底座底部邊緣處固定安裝有若干萬向輪,下支撐板上下表面為正方形結構,下支撐板上表面的四角處均豎直安裝有一螺紋套管,各個螺紋套管內均螺紋連接有一螺紋桿,螺紋桿的頂部開設有一水平通孔,螺紋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一支撐盤,下支撐板上表面的中心處豎直安裝有若干支撐柱,若干支撐柱之間安裝有一水平的橫板,橫板上固定安裝有一平衡儀,各個支撐柱頂部共同支撐上支撐板,上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若干固定底座,各個固定底座上均轉動安裝有一齒輪盤,各個齒輪盤上均固定安裝一旋轉螺紋套筒,旋轉螺紋套筒的內側壁上開設有螺紋,各個旋轉螺紋套筒內均螺紋套設有一螺紋支撐柱,各個螺紋支撐柱頂部自由端均水平焊接有一托盤,上支撐板的上表面安裝有若干驅動電機,各個驅動電機與各個齒輪盤相對應,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一主動齒輪,各個主動齒輪均與相應的齒輪盤齒接。各個螺紋支撐柱與其上的托盤之間焊接有若干加強筋。各個托盤上表面均開設有防滑紋。
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在使用設備的使用將螺紋桿放下,使得設備固定,而后使用者調節各個螺紋桿的高度,以滿足平衡儀的平衡要求,而后使用者通過啟動各個驅動電機調節相對應的螺紋支撐柱的升降。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使用者在對建筑設備進行部件安裝的時候變得更加方便,可以使得部件安裝的更加迅速和高效,可以使得設備的部件安裝的更加準確和穩定;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加工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支撐板,2、下支撐板,3、底座,4、萬向輪,5、螺紋套管,6、螺紋桿,7、通孔,8、支撐盤,9、支撐柱,10、橫板,11、平衡儀,12、旋轉螺紋套筒,13、固定底座,14、托盤,15、螺紋支撐柱,16、加強筋,17、齒輪盤,18、驅動電機,19、主動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新型建筑工程用支撐裝置,包括上支撐板1和下支撐板2,下支撐板2底部中心處固定安裝有一底座3,底座3底部邊緣處固定安裝有若干萬向輪4,下支撐板2上下表面為正方形結構,下支撐板2上表面的四角處均豎直安裝有一螺紋套管5,各個螺紋套管5內均螺紋連接有一螺紋桿6,螺紋桿6的頂部開設有一水平通孔7,螺紋桿6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一支撐盤8,下支撐板2上表面的中心處豎直安裝有若干支撐柱9,若干支撐柱9之間安裝有一水平的橫板10,橫板10上固定安裝有一平衡儀11,各個支撐柱9頂部共同支撐上支撐板1,上支撐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若干固定底座13,各個固定底座13上均轉動安裝有一齒輪盤17,各個齒輪盤17上均固定安裝一旋轉螺紋套筒12,旋轉螺紋套筒12的內側壁上開設有螺紋,各個旋轉螺紋套筒12內均螺紋套設有一螺紋支撐柱15,各個螺紋支撐柱15頂部自由端均水平焊接有一托盤14,上支撐板1的上表面安裝有若干驅動電機18,各個驅動電機18與各個齒輪盤17相對應,驅動電機18的輸出端安裝有一主動齒輪19,各個主動齒輪19均與相應的齒輪盤17齒接。各個螺紋支撐柱15與其上的托盤14之間焊接有若干加強筋16。各個托盤14上表面均開設有防滑紋。
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在使用設備的使用將螺紋桿6放下,使得設備固定,而后使用者調節各個螺紋桿6的高度,以滿足平衡儀11的平衡要求,而后使用者通過啟動各個驅動電機18調節相對應的螺紋支撐柱15的升降。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