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建筑預制構件,具體為一種具有插接結構的建筑預制梁柱。
背景技術:
1、鋼結構建筑采用建筑鋼材制成的橫梁與立柱組成承重結構,具有施工簡單的優點,已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建筑等領域。傳統的連接方式是通過現場焊接將橫梁與立柱連接,不僅要求現場具備一定的施焊條件,而且為了確保梁柱的連接強度,需要對多處進行焊接,組裝過程較為繁瑣,難以提高現場施工效率。此外,這種連接方式依賴工人的焊接技術水平,否則容易出現焊接缺陷,影響建筑安全性。
技術實現思路
1、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插接結構的建筑預制梁柱,組裝過程無需焊接,有助于提高現場施工效率以及建筑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具有插接結構的建筑預制梁柱,包括梁構件、柱構件,以及連接梁構件與柱構件的節點組件,所述節點組件包括多塊沿周向均布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豎直設置,所述支撐板的頂端與底端均整體連接有豎直設置的插接板,所述柱構件與插接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支撐板的頂端與底端均搭接有水平設置的端板,所述端板開設有供插接板穿過的插接孔,上、下方的端板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所述支撐板的側部彎折形成加強板,鄰近的加強板之間通過螺栓連接;
4、所述梁構件包括水平延伸的腹板,所述腹板的頂端與底端均整體連接有翼板,所述翼板與端板通過螺栓連接。
5、進一步,所述插接板的側部彎折形成肋板,所述肋板通過螺栓連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與端板抵緊。
6、進一步,所述限位板背對柱構件的一端延伸至端板的外側,并整體連接有耳板,所述耳板與翼板通過螺栓連接。
7、進一步,所述加強板的頂端與底端均形成有突起部,所述端板開設有與突起部契合的定位孔。
8、進一步,所述支撐板與加強板之間的夾角等于135度。
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0、本實用新型的各部件通過螺栓連接,組裝過程無需焊接,有助于提高現場施工效率以及建筑安全性。
1.一種具有插接結構的建筑預制梁柱,包括梁構件、柱構件,以及連接梁構件與柱構件的節點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節點組件包括多塊沿周向均布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豎直設置,所述支撐板的頂端與底端均整體連接有豎直設置的插接板,所述柱構件與插接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支撐板的頂端與底端均搭接有水平設置的端板,所述端板開設有供插接板穿過的插接孔,上、下方的端板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所述支撐板的側部彎折形成加強板,鄰近的加強板之間通過螺栓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插接結構的建筑預制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的側部彎折形成肋板,所述肋板通過螺栓連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與端板抵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插接結構的建筑預制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背對柱構件的一端延伸至端板的外側,并整體連接有耳板,所述耳板與翼板通過螺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插接結構的建筑預制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的頂端與底端均形成有突起部,所述端板開設有與突起部契合的定位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插接結構的建筑預制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與加強板之間的夾角等于13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