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拉式切石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拉式切石機,升降臂的中軸線垂直于底座的上端面進行布置,升降臂上裝配有齒條,升降電機固定在升降臂上,升降電機與安裝架連接在一起,安裝架的上端固定有驅動電機,安裝架的下端裝配有刀片,驅動電機與刀片固定在一起,通過添加限位腳來實現對底座的固定,該設計便于在地面不平整時進行底座的安裝,另外絲桿與手輪的添加則便于對限位板進行移動,進而實現切口平整的目的,而加強筋的設計則提高了底座承受應力的范圍,該設計解決了傳統底座使用壽命短的問題,另外噴淋頭的添加則便于切割過程中對灰塵進行清理,該設計解決了傳統石材切割過程中灰塵彌漫的問題,最后導流槽的設計便于對噴淋頭噴灑出來的水進行集中收集。
【專利說明】
一種手拉式切石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手拉式切石機,屬于機械設備領域。【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條形石材造型切割時大部分采用自動控制,但是采用自動控制切割時通常會存在2-3毫米左右的誤差,因此在對一些精度要求較高的條形石材進行切割時,還需通過人工測量、切割,但是現有的手拉式切石機無法滿足需求,另外切石機在工作的過程中灰塵彌漫,會對人體造成巨大的損害,所以需要一種手拉式切石機來解決上述問題。【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手拉式切石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手拉式切石機,包括切石機主體裝置以及附屬結構,所述切石機主體裝置由升降臂、齒條、驅動電機、安裝架、刀片、限位板、手輪、底座、安裝臺、絲桿、升降電機以及導流槽組成,所述底座為立方體板狀結構,所述底座的上端通過絲桿與安裝臺裝配在一起,所述絲桿與手輪固定在一起, 所述安裝臺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底座的左側位置安裝有升降臂,所述升降臂的中軸線垂直于底座的上端面進行布置,所述升降臂上裝配有齒條,所述升降電機固定在升降臂上,所述升降電機與安裝架連接在一起,所述安裝架的上端固定有驅動電機,所述安裝架的下端裝配有刀片,所述驅動電機與刀片固定在一起,所述導流槽位于安裝臺上,所述附屬結構由限位腳、加強筋、噴淋頭以及保護罩組成,所述保護罩安裝在安裝架上且刀片位于保護罩的內部,所述保護罩的下端裝配有噴淋頭,所述限位腳設置有四個且四個限位腳位于底座的下端面的四個直角位置,所述加強筋位于底座下端面上。
[0005]進一步地,所述導流槽設置有六條且六條導流槽相互平行進行布置,六條導流槽規格相同。
[0006]進一步地,分布在保護罩下端的噴淋頭之間等距進行布置。
[0007]進一步地,所述限位腳上端部分為圓柱形結構,所述限位腳的下端部分為上端面小、下端面大的圓臺形結構。
[0008]進一步地,所述加強筋是橫截面呈正三角形的中空棱管結構,所述加強筋之間等距進行布置。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手拉式切石機,通過添加限位腳來實現對底座的固定,該設計便于在地面不平整時進行底座的安裝,另外絲桿與手輪的添加則便于對限位板進行移動,進而實現切口平整的目的,而加強筋的設計則提高了底座承受應力的范圍,該設計解決了傳統底座使用壽命短的問題,另外噴淋頭的添加則便于切割過程中對灰塵進行清理,該設計解決了傳統石材切割過程中灰塵彌漫的問題,噴淋頭相比較與冷卻管拓寬了噴淋的面積,進而大大提高了清理灰塵的效率,最后導流槽的設計便于對噴淋頭噴灑出來的水進行集中收集,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圖說明】
[0010]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拉式切石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拉式切石機中導流槽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拉式切石機中保護罩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_升降臂、2-齒條、3-驅動電機、4-安裝架、5-刀片、6-限位板、7-手輪、8-底座、9-限位腳、10-安裝臺、11-絲桿、12-加強筋、13-噴淋頭、14-升降電機、15-保護罩、16-導流槽。【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6]請參閱圖1、圖2與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手拉式切石機,包括切石機主體裝置以及附屬結構,切石機主體裝置由升降臂1、齒條2、驅動電機3、安裝架4、刀片 5、限位板6、手輪7、底座8、安裝臺10、絲桿11、升降電機14以及導流槽16組成,底座8為立方體板狀結構,底座8的上端通過絲桿11與安裝臺10裝配在一起,絲桿11與手輪7固定在一起, 絲桿11與手輪7的添加則便于對限位板6進行移動,進而實現切口平整的目的,安裝臺10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6,底座8的左側位置安裝有升降臂1,升降臂1的中軸線垂直于底座8的上端面進行布置,升降臂1上裝配有齒條2,升降電機14固定在升降臂1上,升降電機14與安裝架4連接在一起,安裝架4的上端固定有驅動電機3,安裝架4的下端裝配有刀片5,驅動電機3 與刀片5固定在一起,導流槽16位于安裝臺10上,導流槽16的設計便于對噴淋頭13噴灑出來的水進行集中收集。
[0017]附屬結構由限位腳9、加強筋12、噴淋頭13以及保護罩15組成,保護罩15安裝在安裝架4上且刀片5位于保護罩15的內部,保護罩15的下端裝配有噴淋頭13,噴淋頭13的添加則便于切割過程中對灰塵進行清理,該設計解決了傳統石材切割過程中灰塵彌漫的問題, 噴淋頭13相比較與冷卻管拓寬了噴淋的面積,進而大大提高了清理灰塵的效率,限位腳9設置有四個且四個限位腳9位于底座8的下端面的四個直角位置,通過添加限位腳9來實現對底座8的固定,該設計便于在地面不平整時進行底座8的安裝,加強筋12位于底座8下端面上,加強筋12的設計則提高了底座8承受應力的范圍,該設計解決了傳統底座8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0018]導流槽16設置有六條且六條導流槽16相互平行進行布置,六條導流槽16規格相同,分布在保護罩15下端的噴淋頭13之間等距進行布置,限位腳9上端部分為圓柱形結構, 限位腳9的下端部分為上端面小、下端面大的圓臺形結構,加強筋12是橫截面呈正三角形的中空棱管結構,加強筋12之間等距進行布置。
[0019]【具體實施方式】:在進行使用時,首先工作人員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檢查,檢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話就無法進行使用了,此時需要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如果不存在問題的話就可以進行使用,使用時,首先調節限位腳9,進而保障底座8處于水平位置,調節完成后將石材固定在限位板6上,然后啟動升降電機14,通過升降電機14在齒條2上進行移動達到調節刀片5與限位板6之間距離的目的,調節適當高度后即可進行使用了,此時,啟動驅動電機3,繼而驅動電機3帶動刀片5進行旋轉,進而實現切割石材的目的,在切割的過程中,水通過噴淋頭13噴出,將切割石材過程中的灰塵進行清理,混有灰塵的水流到導流槽 16中,最后經由導流槽16流出安裝臺10。
[0020]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21]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手拉式切石機,包括切石機主體裝置以及附屬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石機主 體裝置由升降臂、齒條、驅動電機、安裝架、刀片、限位板、手輪、底座、安裝臺、絲桿、升降電 機以及導流槽組成,所述底座為立方體板狀結構,所述底座的上端通過絲桿與安裝臺裝配 在一起,所述絲桿與手輪固定在一起,所述安裝臺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底座的左側位 置安裝有升降臂,所述升降臂的中軸線垂直于底座的上端面進行布置,所述升降臂上裝配 有齒條,所述升降電機固定在升降臂上,所述升降電機與安裝架連接在一起,所述安裝架的 上端固定有驅動電機,所述安裝架的下端裝配有刀片,所述驅動電機與刀片固定在一起,所 述導流槽位于安裝臺上;所述附屬結構由限位腳、加強筋、噴淋頭以及保護罩組成,所述保護罩安裝在安裝架上 且刀片位于保護罩的內部,所述保護罩的下端裝配有噴淋頭,所述限位腳設置有四個且四 個限位腳位于底座的下端面的四個直角位置,所述加強筋位于底座下端面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拉式切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槽設置有六條且六 條導流槽相互平行進行布置,六條導流槽規格相同。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拉式切石機,其特征在于:分布在保護罩下端的噴淋頭 之間等距進行布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拉式切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腳上端部分為圓柱 形結構,所述限位腳的下端部分為上端面小、下端面大的圓臺形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拉式切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是橫截面呈正三 角形的中空棱管結構,所述加強筋之間等距進行布置。
【文檔編號】B28D1/24GK205685571SQ201620606643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9日 公開號201620606643.5, CN 201620606643, CN 205685571 U, CN 205685571U, CN-U-205685571, CN201620606643, CN201620606643.5, CN205685571 U, CN205685571U
【發明人】李志護, 謝永寧
【申請人】泉州圓創機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