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組合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具制造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組合床。
(二)
背景技術:
目前,家庭普遍使用的箱式床主要由床頭、床箱和床板組成,而床箱又 由兩個或三個寬度相同的小床箱組合而成,小床箱一字排開靠在床頭上,床 板搭靠在床箱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地面不平整和加工精度等問題, 床板和各個小床箱之間接觸不均勻,有的地方接觸壓力大,有的地方接觸壓 力小,,有的地方甚至不接觸,當人在床板上面睡覺時,由于接觸壓力不均 勻,所以會出現整個床體晃動現象,并伴隨有擠壓響聲,不僅影響休息和睡 眠,還會加速床的損壞,使床的使用壽命降低。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 構簡單、拆裝及搬運容易、使用方便的組合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組合床,包括寬度相同的床頭、床箱和床板,床板放置在床箱上并一 起與床頭相連接,床箱由前床箱、移動式中間床箱和后床箱構成,移動式中 間床箱位于前床箱和后床箱之間且后床箱靠近床頭,床板分別通過燕尾榫結 構與前床箱和后床箱相結合。
上述組合床,其移動式中間床箱左右通體貫通,其底部裝配有腳輪,從 而方便床箱拉出放置物品。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緝含床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1) 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拆裝及搬運容易、使用方便;
2) 床板與兩頭床箱釆用中國傳統燕尾榫結構,使整個床體牢固結合在一 起,使床體不晃動,無聲響;
3) 移動式中間床箱左右通體貫通,底部裝配腳輪,方便床箱拉出放置物
n
叩o
(四)
附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附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附圖3為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床頭,2、床板,3、前床箱,4、移動式中間床箱,5、后床 箱,6、燕尾榫結構,7、腳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一3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組合床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如附圖l、 2、 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組合床,其結構包括寬度相同 的床頭l、床箱和床板2,床板2的長寬尺寸為2米XL5米或2米X2米,床板2放 置在床箱上并一起與床頭l相連接,床箱由前床箱3、移動式中間床箱4和后 床箱5構成,移動式中間床箱4位于前床箱3和后床箱5之間且后床箱5靠近床 頭l,床板2分別通過燕尾榫結構6與前床箱3和后床箱5相結合防止滑動,床 板2可打開,移動式中間床箱4左右通體貫通,其底部裝配有腳輪7并可左右 拉動。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組合床其加工制作簡單方便,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加工 制作即可。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床,包括寬度相同的床頭、床箱和床板,床板放置在床箱上并一起與床頭相連接,其特征在于,床箱由前床箱、移動式中間床箱和后床箱構成,移動式中間床箱位于前床箱和后床箱之間且后床箱靠近床頭,床板分別通過燕尾榫結構與前床箱和后床箱相結合。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組合床,其特征在于,移動式中間床箱左 右通體貫通,其底部裝配有腳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床,屬于家具制造技術領域,其結構包括寬度相同的床頭、床箱和床板,床板放置在床箱上并一起與床頭相連接,床箱由前床箱、移動式中間床箱和后床箱構成,移動式中間床箱位于前床箱和后床箱之間且后床箱靠近床頭,床板分別通過燕尾榫結構與前床箱和后床箱相結合,移動式中間床箱左右通體貫通,其底部裝配有腳輪。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床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拆裝及搬運容易、使用方便等特點,床板與兩頭床箱采用中國傳統燕尾榫結構,使整個床體牢固結合在一起,使床體不晃動,無聲響,而移動式中間床箱則左右通體貫通,底部裝配腳輪,方便床箱拉出放置物品。
文檔編號A47C19/00GK201055151SQ20072002406
公開日2008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8日
發明者趙澤和 申請人:濟南信和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