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節能窗,具體涉及的是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
背景技術:
每到夏天與冬天,家里的用電量總是很大,要開很長時間的空調;那怎樣才能讓室 內的溫度降低或者提高呢?于是我就與老師一起探討,據了解,室內的溫度是根據光照度 而改變的,室內光照度越大溫度越高,相反則越低;而光線主要是從玻璃窗中穿透進室內 的;根據這一發現,我想到了只要控制光線的射入,不就可以控制室內的溫度了。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 方案實現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包括玻璃窗、框架,其中,所述的玻璃窗上的玻璃面上設 有均勻間隔的鏡面玻璃條;所述的玻璃窗上的玻璃面上設有均勻間隔的吸熱貼膜;所述的 鏡面玻璃條與吸熱貼膜無縫相鄰。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中,所述的框架內設有平行錯位移動的玻璃窗。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中,所述的框架上設有多個錯位排列的玻璃窗。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中,所述的框架的內圈間隔設有凹槽,玻璃窗的 外圈設有凸臺,玻璃窗的凸臺與窗框架的凹槽適配。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中,所述的玻璃窗的邊框在框架的邊框內;所述 的玻璃窗的邊框外徑與框架的邊框內徑適配。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中,鏡面玻璃條的反光面積是50%至100%。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中,吸熱貼膜的吸熱面積是50%至100%。以下,將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做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可選實施方式,其所公開 的特征用于說明及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2所示,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包括玻璃窗1、框架2,其中,上述的玻 璃窗1上的玻璃面上設有均勻間隔的鏡面玻璃條11 ;上述的玻璃窗1上的玻璃面上設有均 勻間隔的吸熱貼膜12 ;所述的鏡面玻璃條11與吸熱貼膜12無縫相鄰。的框架2內設有平 行錯位移動的玻璃窗1,框架2上設有多個錯位排列的玻璃窗1,框架2的內圈間隔設有凹 槽22,玻璃窗1的外圈設有凸臺13,玻璃窗1的凸臺13與窗框架2的凹槽22適配。玻璃窗1的邊框在框架2的邊框內;所述的玻璃窗1的邊框外徑與框架2的邊框內徑適配。上 述的鏡面玻璃條11的反光面積是50%至100%,吸熱貼膜12的吸熱面積是50%至100%。 本實用新型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是利用鏡子可以反射光線的原理,將鏡片條反 光鍍層貼在玻璃窗外側,可以反射一部分光線,控制光線進入室內;將鏡片條吸熱鍍層貼在 玻璃窗外側,可以吸收一部分光線;鏡片條而且可以翻身;當夏天兩塊柵狀鏡片位置移動, 可使反光面積大于50 %,在冬天也可使吸熱面積大于50 %,這樣既可調節光攝入量,又可 調節隔熱與吸熱效果,它的物理性能穩定,結構簡單,便于操作。
權利要求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包括玻璃窗(1)、框架(2),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窗(1)上的玻璃面上設有均勻間隔的鏡面玻璃條(11);所述的玻璃窗(1)上的玻璃面上設有均勻間隔的吸熱貼膜(12);所述的鏡面玻璃條(11)與吸熱貼膜(12)無縫相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2)內設有 平行錯位移動的玻璃窗(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2)上設有 多個錯位排列的玻璃窗(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2)的內圈 間隔設有凹槽(22),玻璃窗(1)的外圈設有凸臺(13),玻璃窗(1)的凸臺(13)與窗框架 ⑵的凹槽(22)適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窗(1)的邊 框在框架(2)的邊框內;所述的玻璃窗(1)的邊框外徑與框架(2)的邊框內徑適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特征是所述的鏡面玻璃條(11) 的反光面積是50%至10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其特征是所述的吸熱貼膜(12)的 吸熱面積是50%至10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能調節光照度的節能窗,包括玻璃窗、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窗上的玻璃面上設有均勻間隔的鏡面玻璃條;所述的玻璃窗上的玻璃面上設有均勻間隔的吸熱貼膜;所述的鏡面玻璃條與吸熱貼膜無縫相鄰;所述的框架內設有平行錯位移動的玻璃窗;所述的框架上設有多個錯位排列的玻璃窗;所述的框架的內圈間隔設有凹槽,玻璃窗的外圈設有凸臺,玻璃窗的凸臺與窗框架的凹槽適配;所述的玻璃窗的邊框在框架的邊框內;所述的玻璃窗的邊框外徑與框架的邊框內徑適配;所述的鏡面玻璃條的反光面積是50%至100%;所述的吸熱貼膜的吸熱面積是50%至100%。
文檔編號E06B3/46GK201650068SQ20092021066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3日
發明者劉志強, 徐紫玲, 黃曾新 申請人:上海市育才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