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折疊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椅子,特別是便攜式折疊椅。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椅子一般由面板與支座組成,兩者一體成型。這種固定式折疊 椅存在著一些缺點,就是不能折疊與拆卸,占用空間較大,不便收藏與攜帶。而椅子在日常 生活中的使用比率非常之大,給人們帶來了 一些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攜式可拆疊的折疊椅,其面 板與支座之間采用活動連接,可以折疊與拆卸,具有節省空間、攜帶方便、強度大、經久耐用 的特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便攜式折疊椅,其特征在于由靠背、面板、六塊支座組成,所述的靠背與后支座連 接,面板與前支座活動連接,所述的六塊支座側邊是首尾活動連接的。 所述的側支座可被拆分成左右兩塊,左右兩塊支座之間也是活動連接的。所述的
活動連接為卡合式活動連接,在其中一塊相互卡合式活動連接的面板或支座的連接處上設
有多個凸塊,凸塊之間自然形成多個凹槽,在相對應的另一塊面板或支座的連接處上也設
有與凹槽相對應的凸塊,在所述的凹槽的兩側設有卡槽。 所述的靠背與面板上設有便于攜拿的槽孔。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卡合式活動連接結構,相對于傳統的固定式結構,具有占用空 間小、方便攜帶的優點。安裝時,將各連接板上的凸塊對準相應的凹槽,由于凹槽兩側設有 卡槽并在卡槽的邊緣處設有易進口,只要稍稍用力,設置在凸塊兩側的卡塊就能輕易卡合 到卡槽內,從而將各部分銜接在一起,安裝非常地輕松方便。比如外出釣魚或野餐時,可以 將椅子折疊起來,面板上設有手提的槽孔,就像拎一個薄薄的包裝盒。非常方便攜帶。
圖1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本實用新型折疊狀態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3所示,便攜式折疊椅,由靠背1、面板2和六塊支座組成,靠背1與支座4 連成一體,面板2與前支座3邊緣之間是活動連接的,所述六塊側邊是活動連接。 所述的活動連接為卡合式活動連接,在活動連接的其中一塊連接板的連接處上均 設有多個凸塊9,凸塊9之間自然形成多個凹槽10,另一塊連接板的連接處也設有與凹槽10 相對應的凸塊9,在凹槽10的兩側設有卡槽ll,在與凹槽10相對應的凸塊9的兩側上設有與卡槽11配合的卡塊12。 安裝時,只要將各連接板上的凸塊9對準相對應的凹槽10,凹槽10兩側處設卡槽
11,只要稍稍用力,凸塊9兩側設置的卡塊12就能非常輕松地卡合進卡槽11,從而將各部分
銜接在一起。卡塊12進入卡槽11后被限位,除非施加外力,否則不會脫落。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改變本實用新型的前提下,還
可以對實用新型作出若干改變和變型,這同樣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便攜式折疊椅,其特征在于由靠背、面板、六塊支座組成,所述的靠背與后支座連接,所述面板與前支座活動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折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連接為卡合式活動連 接,在其中一塊相互卡合式活動連接的面板或支座的連接處上設有多個凸塊,凸塊之間自 然形成多個凹槽,在相對應的另一塊面板或支座的連接處上也設有與凹槽相對應的凸塊, 在所述的凹槽的兩側設有卡槽,卡槽邊緣上設有易進口,在與凹槽相對應的凸塊的兩側上 設有與卡槽配合的卡塊。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折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和面板上設有便于攜 拿的槽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折疊椅,由靠背、面板、六塊支座組成,所述的靠背與后支座連接,所述面板與前支座活動連接,所述的六塊支座側邊是首尾活動連接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節省空間,攜帶方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C4/02GK201492047SQ20092022806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4日
發明者劉欣儀 申請人:劉欣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