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復合式插卡式箱包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鎖具,特別是一種復合式插卡式箱包鎖。
背景技術:
為滿足特定客人需要,有必要發明一種既能用特殊的專用鑰匙打開又能采用插卡方式打開的鎖具,以方便指定人員可對這些鎖具統一進行管控。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既能用特殊工具強制打開又能采用插卡方式打開的箱包鎖。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復合式插卡式箱包鎖,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鎖殼,該鎖殼上設有插卡口,一彈子機構,該彈子機構內設有復數個門鎖彈子,該彈子機構通過門鎖彈子與號碼牌間的密匙機構配合實現各門鎖彈子的不同位移,從而能夠在號碼牌的推動下在鎖殼內做直線移動,一第一彈性元件,該第一彈性元件能夠使彈子機構移動后復位,一數字板,該數字板上設有能插入門鎖彈子的插孔,一撥片,該撥片設置于彈子機構上,且能夠隨彈子機構移動,一控制件, 該控制件上設有凸片及撥塊,該凸片能夠在撥片的撥動下帶動控制件轉動,從而帶動撥塊轉動,一旋鈕,該旋鈕上設有第一撥叉、第二撥叉及第三撥叉,且第一撥叉能夠通過撥塊的撥動而帶動旋鈕轉動,一頂桿,該頂桿上設有能夠插入皮箱上的卡孔內的卡桿,且該第二撥叉能夠頂壓于頂桿上,一第二彈性元件,該第二彈性元件能夠使頂桿移動后復位,一鎖仁座,鎖仁座內設有鎖仁,該鎖仁能夠通過鑰匙的帶動在鎖仁座內轉動,一撥桿,該撥桿設于鎖仁上,且該撥桿能夠撥動第三撥叉使旋鈕旋轉,一按鈕,該按鈕能夠推動頂桿在鎖殼內做直線移動,一支撐塊,該支撐塊能夠頂壓凸片。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結構,密匙機構包括設置于號碼牌上的直徑大小不同的密匙孔及設置于門鎖彈子上、且位置與密匙孔一一對應的半圓形的頂壓部。所述彈子機構包括子彈壓板,子彈壓板內設有子彈座,子彈座內設有復數個子彈槽,所述門鎖彈子設置于子彈槽內,且可沿子彈槽做直線移動,子彈槽內設有能夠使門鎖彈子復位的復位彈簧,所述撥片設置于子彈壓板上。所述門鎖彈子上設有卡止桿,該卡止桿能夠通過與其對應的插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號碼牌上設置有直徑不同的密匙孔,而彈子機構上設有與密匙孔相對應的門鎖彈子,門鎖彈子上設有位置與密匙孔一一對應的半圓形頂壓部,插入號碼牌通過頂壓部與密匙孔嵌合的深淺不同實現門鎖彈子的不同位移, 從而使卡止桿恰好移動到對應的插孔位置,從而彈子機構能夠帶動撥片移動,撥片通過控制件帶動旋鈕轉動,從而旋鈕帶動頂壓在頂桿上的第二撥叉轉動,按動按鈕頂壓頂桿移動, 從而實現卡桿與皮箱上的卡孔的分離而開箱;同時如果插入特殊的的專用鑰匙,通過鑰匙轉動鎖仁,通過鎖仁帶動撥桿,撥桿帶動旋鈕轉動,從而旋鈕帶動頂壓在頂桿上的第二撥叉 3轉動,按動按鈕頂壓頂桿移動,從而實現卡桿與皮箱上的卡孔的分離而開箱。通過上述兩種方式,箱包的所有人與特定人員都能方便打開箱包。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隱去鎖殼后的立體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隱去底板后的立體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彈子機構的局部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件的轉動原理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至圖7,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復合式插卡式箱包鎖,包括一鎖殼1,該鎖殼1上設有插卡口 2,一彈子機構,該彈子機構內設有復數個門鎖彈子3,該彈子機構通過門鎖彈子3與號碼牌4間的密匙機構配合實現各門鎖彈子3的不同位移,從而能夠在號碼牌 4的推動下在鎖殼1內做直線移動,一第一彈性元件5,該第一彈性元件5能夠使彈子機構移動后復位,一數字板6,該數字板6上設有能插入門鎖彈子3的插孔7,一撥片8,該撥片 8設置于彈子機構上,且能夠隨彈子機構移動,一控制件9,該控制件9上設有凸片10及撥塊11,該凸片10能夠在撥片8的撥動下帶動控制件9轉動,從而帶動撥塊11轉動,一旋鈕 12,該旋鈕12上設有第一撥叉13、第二撥叉14及第三撥叉15,且第一撥叉13能夠通過撥塊11的撥動而帶動旋鈕12轉動,一頂桿16,該頂桿16上設有能夠插入皮箱上的卡孔內的卡桿17,且該第二撥叉14能夠頂壓于頂桿16上,一第二彈性元件18,該第二彈性元件18能夠使頂桿16移動后復位,一鎖仁座19,鎖仁座19內設有鎖仁20,該鎖仁20能夠通過鑰匙的帶動在鎖仁座19內轉動,一撥桿21,該撥桿21設于鎖仁20上,且該撥桿21能夠撥動第三撥叉15使旋鈕12旋轉,一按鈕22,該按鈕22能夠推動頂桿16在鎖殼1內做直線移動, 一支撐塊23,該支撐塊23能夠頂壓凸片10。上述結構中,本實用新型中的鎖仁座19及與特殊的專用鑰匙相配合的鎖仁20,在本實用新型中按照通用的標準制作,因此在本說明書中不再詳述。如圖所示,于本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彈性元件5及第二彈性元件18采用了常用的壓縮彈簧。鎖殼1內設置有彈子機構,彈子機構包括子彈壓板26,子彈壓板沈內設有子彈座27,子彈座27內設有復數個子彈槽觀,所述門鎖彈子3設置于子彈槽觀內,且可沿子彈槽觀做直線移動,子彈槽觀內設有能夠使門鎖彈子3復位的復位彈簧四,撥片8設置于子彈壓板沈上。密匙機構包括設置于號碼牌4上的直徑大小不同的密匙孔M及設置于門鎖彈子3上、且位置與密匙孔M —一對應的半圓形的頂壓部25。當然上述結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例,并不是本結構的限制,上述結構也可為號碼牌4上設置半圓形頂壓部25,門鎖彈子3上設有位置與頂壓部25 —一對應的直徑大小不同的密匙孔24。進一步, 鎖彈子上設有卡止桿30,該卡止桿30能夠通過與其對應的插孔7。更進一步,鎖殼1內設有能夠頂壓凸片10的撐塊,上述結構能夠防止控制件9反轉而損壞部件。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號碼牌4上設置有直徑不同的密匙孔24,而子彈槽 28內設有與密匙孔M相對應的門鎖彈子3,門鎖彈子3上設有位置與密匙孔M —一對應的半圓形頂壓部25,插入號碼牌4通過門鎖彈子3上的半圓形頂壓部25與密匙孔M嵌合的深淺不同實現門鎖彈子3的不同位移,從而使卡止桿30恰好移動到對應的數字板6上的插孔7位置,在號碼牌4的推動下,卡止桿30穿入插孔7而移動,彈子機構隨之移動,從而帶動撥片8移動,撥片8撥動凸片10使控制件9轉動,控制件9上的撥塊11轉動的同時撥動第一撥叉13,第一撥叉13帶動旋鈕12轉動,從而使旋鈕12帶動頂壓在頂桿16上的第二撥叉14轉動,此時,按動按鈕22頂壓頂桿16帶動卡桿17移動,使卡桿17從卡孔中脫出, 從而實現卡桿17與皮箱上的卡孔的分離而打開皮箱。另外如果插入特殊的專用鑰匙,通過鑰匙轉動鎖仁20,通過鎖仁帶動撥桿21,撥桿21撥動第三撥叉15而帶動旋鈕12轉動,從而旋鈕12帶動頂壓在頂桿16上的第二撥叉 14轉動,此時,按動按鈕22頂壓頂桿16帶動卡桿17移動,使卡桿17從卡孔中脫出,從而實現卡桿17與皮箱上的卡孔的分離而打開皮箱。
權利要求1.一種復合式插卡式箱包鎖,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鎖殼(1),該鎖殼(1)上設有插卡口 (2),一彈子機構,該彈子機構內設有復數個門鎖彈子(3),該彈子機構通過門鎖彈子(3)與號碼牌(4)間的密匙機構配合實現各門鎖彈子(3)的不同位移,從而能夠在號碼牌(4)的推動下在鎖殼(1)內做直線移動,一第一彈性元件(5),該第一彈性元件(5)能夠使彈子機構移動后復位,一數字板(6),該數字板(6)上設有能插入門鎖彈子(3)的插孔(7),一撥片 (8),該撥片(8)設置于彈子機構上,且能夠隨彈子機構移動,一控制件(9),該控制件(9)上設有凸片(10)及撥塊(11),該凸片(10)能夠在撥片(8)的撥動下帶動控制件(9)轉動,從而帶動撥塊(11)轉動,一旋鈕(12),該旋鈕(12)上設有第一撥叉(13)、第二撥叉(14)及第三撥叉(15),且第一撥叉(13)能夠通過撥塊(11)的撥動而帶動旋鈕(12)轉動,一頂桿(16), 該頂桿(16)上設有能夠插入皮箱上的卡孔內的卡桿(17),且該第二撥叉(14)能夠頂壓于頂桿(16)上,一第二彈性元件(18),該第二彈性元件(18)能夠使頂桿(16)移動后復位,一鎖仁座(19 ),鎖仁座(19 )內設有鎖仁(20 ),該鎖仁(20 )能夠通過鑰匙的帶動在鎖仁座(19 ) 內轉動,一撥桿(21),該撥桿(21)設于鎖仁(20 )上,且該撥桿(21)能夠撥動第三撥叉(15) 使旋鈕(12)旋轉,一按鈕(22),該按鈕(22)能夠推動頂桿(16)在鎖殼(1)內做直線移動, 一支撐塊(23 ),該支撐塊(23 )能夠頂壓凸片(10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式插卡式箱包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匙機構包括設置于號碼牌(4)上的直徑大小不同的密匙孔(24)及設置于門鎖彈子(3)上、且位置與密匙孔(24) —一對應的半圓形的頂壓部(2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式插卡式箱包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子機構包括子彈壓板(26),子彈壓板(26)內設有子彈座(27),子彈座(27)內設有復數個子彈槽(28), 所述門鎖彈子(3)設置于子彈槽(28)內,且可沿子彈槽(28)做直線移動,子彈槽(28)內設有能夠使門鎖彈子(3)復位的復位彈簧(29),所述撥片(8)設置于子彈壓板(26)上。
4.根據權利要求3述的一種復合式插卡式箱包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鎖彈子(3)上設有卡止桿(30 ),該卡止桿(30 )能夠通過與其對應的插孔(7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復合式插卡式箱包鎖,本實用新型開箱時插入號碼牌通過頂壓部與密匙孔嵌合的深淺不同實現門鎖彈子的不同位移,使卡止桿恰好移動到對應的插孔位置,彈子機構能夠帶動撥片移動,撥片通過控制件帶動旋鈕轉動,旋鈕帶動頂壓在頂桿上的第二撥叉轉動,按動按鈕頂壓頂桿移動,從而實現卡桿與皮箱上的卡孔的分離而開箱;插入專用工具,通過專用工具轉動鎖仁,通過鎖仁帶動撥桿,撥桿帶動旋鈕轉動,旋鈕帶動頂壓在頂桿上的第二撥叉轉動,按動按鈕頂壓頂桿移動,從而實現卡桿與皮箱上的卡孔的分離而開箱。通過上述兩種方式,箱包的所有人與特定人員都能方便打開箱包。
文檔編號E05B35/00GK202007573SQ20112010957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4日
發明者馬圣爵 申請人:中山可鎖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