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源電子標簽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
背景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即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 ication)技術,是一種廣為流行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它能夠通過無線信號識別和標記對象,具有應用廣泛,方便快捷等優點。RFID系統的電子標簽位于被識別的產品上,記錄產品的各種信息。現有技術中,RFID系統所采用的無源電子標簽,安全保障性較低,對移、換、盜均難以知悉,局限性大;又因缺少有源安全電路系統,對移、盜、換等情況較難發出安全信息從而導致難以察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通過機械編碼裝置與鋼梁自鎖裝置相聯動,無源機械地實現鋼梁每次自鎖都同步產生唯一有序的新編碼;改善目前市場上無源電子標簽,因缺有源安全電路系統而無法對移、 盜、換等情況發出安全信息的局限性。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包括殼體和無源電子標簽系統,所述無源電子標簽系統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殼體的內部還設置有機械編碼轉裝置,所述機械編碼裝置連接有聯動裝置,所述機械編碼裝置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連接有鋼梁自鎖裝置。其中,所述機械編碼裝置包括首位編碼齒輪、后位編碼齒輪、周全齒輪、雙齒、拔齒齒輪、中間傳動齒輪、輪軸A、輪軸B和輪支架;所述首位編碼齒輪的兩側面分別固接所述周全齒輪和雙齒,首位編碼齒輪、周全齒輪和雙齒合成首位編碼齒輪組,所述拔齒齒輪固接于所述首位編碼齒輪組的一側,所述后位編碼齒輪的兩側面分別固接所述周全齒輪和雙齒, 后位編碼齒輪、周全齒輪和雙齒合成后位編碼齒輪組,所述輪軸A和輪軸B平行設置于輪支架,所述首位編碼齒輪組和后位編碼齒輪組分別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A,所述中間傳動齒輪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B。其中,所述拔齒齒輪的齒數為10個,所述首位編碼齒輪和后位編碼齒輪的顯示面順次設置有由0-9的10個數字。其中,機械編碼裝置還包括防逆爪和防重碼裝置;所述防逆爪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B并與首位編碼齒輪組的周全齒輪嚙合;所述防重碼裝置包括防重碼止動板和阻擋塊,所述防重碼止動板設置于后位編碼齒輪組的最后方,所述阻擋塊固接于所述防重碼止動板。其中,所述輪支架設置有彈力定齒爪,所述彈力定齒爪貼合于所述周全齒輪的齒間槽處。
4CN 102535975 A
其中,鋼梁自鎖裝置包括鋼梁,平移卡桿,旋轉扣頭,扭簧、偏心銷和限位銷;所述偏心銷連接于所述旋轉扣頭,所述扭簧卡接于所述旋轉扣頭和偏心銷之間,所述平移卡桿連接于所述偏心銷;所述鋼梁的一端設置有卡扣槽,所述鋼梁的另一端設置有長凹槽,所述平移卡桿與所述卡扣槽配合卡接,所述限位銷與所述長凹槽配合相抵。其中,所述鋼梁自鎖裝置設置有鋼梁密封防塵裝置,所述鋼梁密封防塵裝置包括橡膠密封圈、鋼梁密封蓋和橡膠防塵蓋;所述鋼梁密封蓋套接于所述鋼梁并位于所述殼體上方,所述橡膠密封圈套接于所述鋼梁并位于所述鋼梁密封蓋的下方,所述橡膠防塵蓋卡接于所述旋轉扣頭。其中,所述聯動裝置包括編碼頭、壓簧、轉臂和拔輪爪;所述壓簧套接于所述編碼頭的下端,所述壓簧抵接于所述殼體,所述編碼頭上端套連接于所述鋼梁設置有長凹槽的一端,所述編碼頭的一側設置有編碼頭臂孔,所述轉臂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A,所述轉臂的一端與所述編碼頭臂孔連接,所述轉臂的另一端與所述拔輪爪連接,所述拔輪爪與所述拔齒齒輪相嚙合。其中,所述殼體設置有手柄,所述無源電子標簽系統位于所述手柄內部。其中,所述殼體設置有透明編碼顯示窗。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采用可靠成熟的技術,通過機械編碼裝置與鋼梁自鎖裝置相聯動,無源機械地實現鋼梁每次自鎖都同步產生唯一有序的新編碼;若途中鋼梁自鎖狀態被盜解并盜后再進行自鎖,則新機械編碼產生而原機械編碼消除,并通過讀取無源電子標簽系統的數據與機械編碼進行對照,可知道鋼梁自鎖狀態在途中被盜解開過;改善目前市場上無源電子標簽,因缺有源安全電路系統而無法對移、盜、換等情況發出安全信息的局限性。
圖1為本發明鋼梁處于打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機械編碼裝置、聯動裝置和鋼梁自鎖裝置連接的第一角度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機械編碼裝置、聯動裝置和鋼梁自鎖裝置連接的第二角度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機械編碼裝置、聯動裝置和鋼梁自鎖裝置連接的第三角度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機械編碼裝置、聯動裝置和鋼梁自鎖裝置連接的第四角度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機械編碼裝置、聯動裝置和鋼梁自鎖裝置連接的第五角度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機械編碼裝置、聯動裝置和鋼梁自鎖裝置連接的第六角度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鋼梁處于閉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包括
1 一殼體 11 一手柄 12—透明編碼顯示窗 2—無源電子標簽系統3—機械編碼裝置 31—首位編碼齒輪32—后位編碼齒輪 33—周全齒輪 34—雙齒35—拔齒齒輪 36—中間傳動齒輪37—輪軸A 38—輪軸B 39—輪支架 391—彈力定齒爪310—首位編碼齒輪組 320—后位編碼齒輪組4一聯動裝置 41一編碼頭 42—壓簧43—轉臂 44一拔輪爪411一編碼頭臂孔5—鋼梁自鎖裝置51—鋼梁52—平移卡桿53—旋轉扣頭 54—扭簧55—偏心銷 56—限位銷 57—卡扣槽 58—長凹槽 591—橡膠密封圈 592—鋼梁密封蓋593—橡膠防塵蓋61—防逆爪62—防重碼裝置621—防重碼止動板622—阻擋塊。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1至圖8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包括殼體1 和無源電子標簽系統2,所述無源電子標簽系統2設置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所述殼體1的內部還設置有機械編碼轉裝置3,所述機械編碼裝置3連接有聯動裝置4,所述機械編碼裝置3通過所述聯動裝置4連接有鋼梁自鎖裝置5。所述機械編碼裝置3包括首位編碼齒輪31、后位編碼齒輪32、周全齒輪33、雙齒 ;34、拔齒齒輪35、中間傳動齒輪36、輪軸A37、輪軸B38和輪支架39 ;所述首位編碼齒輪31 的兩側面分別固接所述周全齒輪33和雙齒34,首位編碼齒輪31、周全齒輪33和雙齒34合成首位編碼齒輪組310,所述拔齒齒輪35固接于所述首位編碼齒輪組310的一側,所述后位編碼齒輪32的兩側面分別固接所述周全齒輪33和雙齒34,后位編碼齒輪32、周全齒輪33 和雙齒34合成后位編碼齒輪組320,所述輪軸A37和輪軸B38平行設置于輪支架39,所述首位編碼齒輪組310和后位編碼齒輪組320分別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A37,所述中間傳動齒輪36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B38。所述拔齒齒輪35的齒數為10個,所述首位編碼齒輪31和后位編碼齒輪32的顯示面順次設置有由0-9的10個數字。機械編碼裝置3還包括防逆爪61和防重碼裝置62 ;所述防逆爪61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B38并與首位編碼齒輪組310的周全齒輪33嚙合;所述防重碼裝置62包括防重碼止動板621和阻擋塊622,所述防重碼止動板621設置于后位編碼齒輪組320的最后方, 所述阻擋塊622固接于所述防重碼止動板621。所述輪支架39設置有彈力定齒爪391,所述彈力定齒爪391貼合于所述周全齒輪 33的齒間槽處。鋼梁自鎖裝置5包括鋼梁51,平移卡桿52,旋轉扣頭53,扭簧M、偏心銷55和限位銷56 ;所述偏心銷55連接于所述旋轉扣頭53,所述扭簧M卡接于所述旋轉扣頭53和偏心銷55之間,所述平移卡桿52連接于所述偏心銷55 ;所述鋼梁51的一端設置有卡扣槽57, 所述鋼梁51的另一端設置有長凹槽58,所述平移卡桿52與所述卡扣槽57配合卡接,所述限位銷56與所述長凹槽58配合相抵。所述聯動裝置4包括編碼頭41、壓簧42、轉臂43和拔輪爪44 ;所述壓簧42套接于所述編碼頭41的下端,所述壓簧42抵接于所述殼體1,所述編碼頭41上端套連接于所述鋼梁51設置有長凹槽58的一端,所述編碼頭41的一側設置有編碼頭臂孔411,所述轉臂43 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A37,所述轉臂43的一端與所述編碼頭臂孔411連接,所述轉臂43的另一端與所述拔輪爪44連接,所述拔輪爪44與所述拔齒齒輪35相嚙合。當鋼梁自鎖裝置5的鋼梁51被按下至殼體扣孔7時,在扭簧M的扭力下,平移卡桿52卡住鋼梁51的卡扣槽57,鋼梁51處于自鎖狀態。在鋼梁51按下的過程中,壓簧42 一直對鋼梁51起到預緊的作用,同時長凹槽58的上臺階與限位銷56起到按入限位作用。 鋼梁51推動編碼頭41向下移動,編碼頭臂孔411將帶動轉臂43繞輪軸A37轉動,位于轉臂43另一端的拔輪爪411將推動拔齒齒輪35轉動。此時,鋼梁自鎖裝置5通過聯動裝置 4開始推動機械編碼裝置3進行機械編碼。機械編碼裝置3的編碼是有序而唯一的,它通過如下過程實現的拔輪爪411推動拔齒齒輪35轉動時,由于拔齒齒輪35與首位編碼齒輪組310是固接的,首位編碼齒輪組 310與拔齒齒輪35同步轉動,此轉動為正向轉動。拔齒齒輪35的齒數為10個,被拔輪爪 411驅動10次正好旋轉一周,同時首位編碼齒輪31更新10次碼。當首位編碼齒輪31更新 10次碼,即首位編碼齒輪31旋轉一周后,位于首位編碼齒輪31另一側的雙齒34有一次機會驅動中間傳動齒輪36,中間傳動齒輪36繞輪軸B38將動力同步傳遞給第一組后位編碼齒輪組320,當第一組后位編碼齒輪組320更新10次碼,即旋轉一周后,第一組后位編碼齒輪組320的雙齒34通過中間傳動齒輪36將動力同步傳遞給第二組后位編碼齒輪組,如此類推。實現前輪更新10個碼,后輪更新1個碼,比值為10碼1碼。在防重碼止動板621上設置有阻擋塊622,阻擋塊622用于阻擋最后一組后位編碼齒輪組320的雙齒34,使最后的后位編碼齒輪32正向轉動角度不超過360度。在輪軸B38上的防逆爪61,鉤住拔齒齒輪35 的輪齒,使其不能反向轉動。通過上述機構的配合,機械編碼裝置3的編碼能保證整個編碼是有序唯一不重復的。各編碼齒輪顯一碼成一線在透明編碼顯示窗12顯示出四位編碼,按比值10 1計算可有10000個有序而唯一的編碼。輪支架39設置的彈力定齒爪391,彈力定齒爪391貼合于周全齒輪33的齒間槽處,各編碼齒輪的轉動須克服彈力定齒爪391之彈力方可轉動,由此保證編碼的穩定性。由于旋轉扣頭53鑰匙孔的異形設計及內部特殊設置,只有通過特配的鑰匙方可插入,且需對鑰匙施以外力克服扭簧M的扭力方可使其旋轉并通過旋轉扣頭53上的偏心銷55拉動內部的平移卡桿52退出鋼梁51的卡扣槽57,從而可解除鋼梁51的自鎖狀態, 實現鋼梁51彈出殼體扣孔7,長凹槽58的下臺階與限位銷56起到彈出限位作用。當鋼梁 51自鎖狀態被打開并再次進行自鎖時,機械編碼裝置3按上述過程又產生新的機械編碼, 而原來舊的機械編碼消除。由于原先狀態的機械編碼是與無源電子標簽系統2的ID號是一致的,所以通過閱讀器讀取無源電子標簽系統2的ID號與機械編碼進行對照就可以知道鋼梁自鎖裝置5有沒有被打開過。如果,電子標簽系統2的ID號與機械編碼一致的話,代表鋼梁自鎖裝置5沒被打開;不一致的話,代表鋼梁自鎖裝置5已被打開,通過編碼的對照還可以知道被打開過多少次。本發明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采用可靠成熟的技術,通過機械編碼裝置3與鋼梁自鎖裝置5相聯動,無源機械地實現鋼梁51每次自鎖都同步產生唯一有序的新編碼;若途中鋼梁51自鎖狀態被盜解并盜后再進行自鎖,則新機械編碼產生而原機械編碼消除,并通過讀取無源電子標簽系統2的數據與機械編碼進行對照,可知道鋼梁51自鎖狀態在途中被盜解開過;改善目前市場上無源電子標簽,因缺有源安全電路系統而無法對移、盜、換等情況發出安全信息的局限性。
所述鋼梁自鎖裝置5設置有鋼梁密封防塵裝置,所述鋼梁密封防塵裝置包括橡膠密封圈591、鋼梁密封蓋592和橡膠防塵蓋593 ;所述鋼梁密封蓋592套接于所述鋼梁5并位于所述殼體1上方,所述橡膠密封圈591套接于所述鋼梁5并位于所述鋼梁密封蓋592 的下方,所述橡膠防塵蓋593卡接于所述旋轉扣頭53。橡膠密封圈591套在鋼梁51上,避免滲水沿鋼梁51滲入機械編碼裝置3所處的密閉空間室內;鋼梁密封蓋592用于固定橡膠密封圈591并與殼體1不可拆卸永久性粘固成一體;所述橡膠防塵蓋593布置在鋼梁自鎖裝置5的旋轉扣頭53的位置,蓋住旋轉扣頭53的孔位時,可防塵砂進入旋轉扣頭53的孔內。所述殼體1設置有手柄11,所述無源電子標簽系統2位于所述手柄11內部,以便無源電子標簽系統2的天線接收和發射電磁信息。所述殼體1設置有透明編碼顯示窗12, 以顯示機內編碼,其材料優選為塑料。所述殼體1分為前殼和后蓋,所述前殼、后蓋和透明編碼顯示窗12均為不可拆卸永久性粘結,使編碼裝置處于密閉防滲水空間內,并使整機不可拆卸,增強自身的安全性。以上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包括殼體(1)和無源電子標簽系統(2),所述無源電子標簽系統(2)設置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還設置有機械編碼轉裝置(3),所述機械編碼裝置(3)連接有聯動裝置(4),所述機械編碼裝置(3 )通過所述聯動裝置(4 )連接有鋼梁自鎖裝置(5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編碼裝置(3)包括首位編碼齒輪(31)、后位編碼齒輪(32)、周全齒輪(33)、雙齒(34)、拔齒齒輪(35)、中間傳動齒輪(36)、輪軸A (37)、輪軸B (38)和輪支架(39);所述首位編碼齒輪(31)的兩側面分別固接所述周全齒輪(33)和雙齒(34),首位編碼齒輪(31)、周全齒輪(33)和雙齒(34)合成首位編碼齒輪組(310),所述拔齒齒輪(35)固接于所述首位編碼齒輪組(310)的一側,所述后位編碼齒輪(32)的兩側面分別固接所述周全齒輪(33)和雙齒(34),后位編碼齒輪(32)、周全齒輪(33)和雙齒(34)合成后位編碼齒輪組(320),所述輪軸 A (37)和輪軸B (38)平行設置于輪支架(39),所述首位編碼齒輪組(310)和后位編碼齒輪組(320)分別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A (37),所述中間傳動齒輪(36)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 B (3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齒齒輪(35)的齒數為10個,所述首位編碼齒輪(31)和后位編碼齒輪(32)的顯示面順次設置有由0-9的10個數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其特征在于機械編碼裝置(3)還包括防逆爪(61)和防重碼裝置(62);所述防逆爪(61)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B (38)并與首位編碼齒輪組(310)的周全齒輪(33)嚙合;所述防重碼裝置(62)包括防重碼止動板(621)和阻擋塊(622),所述防重碼止動板(621)設置于后位編碼齒輪組(320)的最后方,所述阻擋塊(622)固接于所述防重碼止動板(62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輪支架(39)設置有彈力定齒爪(391),所述彈力定齒爪(391)貼合于所述周全齒輪(33)的齒間槽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其特征在于鋼梁自鎖裝置(5 )包括鋼梁(51),平移卡桿(52 ),旋轉扣頭(53 ),扭簧(54)、偏心銷(55 )和限位銷 (56);所述偏心銷(55)連接于所述旋轉扣頭(53),所述扭簧(54)卡接于所述旋轉扣頭(53) 和偏心銷(55)之間,所述平移卡桿(53)連接于所述偏心銷(55);所述鋼梁(51)的一端設置有卡扣槽(57),所述鋼梁(51)的另一端設置有長凹槽(58),所述平移卡桿(52)與所述卡扣槽(57)配合卡接,所述限位銷(56)與所述長凹槽(58)配合相抵。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梁自鎖裝置(5)設置有鋼梁密封防塵裝置,所述鋼梁密封防塵裝置包括橡膠密封圈(591)、鋼梁密封蓋(592 )和橡膠防塵蓋(593 );所述鋼梁密封蓋(592 )套接于所述鋼梁(5 )并位于所述殼體(1)上方,所述橡膠密封圈(591)套接于所述鋼梁(5)并位于所述鋼梁密封蓋(592) 的下方,所述橡膠防塵蓋(593)卡接于所述旋轉扣頭(5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裝置(4)包括編碼頭(41)、壓簧(42)、轉臂(43)和拔輪爪(44);所述壓簧(42)套接于所述編碼頭(41)的下端,所述壓簧(42)抵接于所述殼體(1 ),所述編碼頭(41)上端套連接于所述鋼梁(51)設置有長凹槽(58)的一端,所述編碼頭(41)的一側設置有編碼頭臂孔(411),所述轉臂(43)可轉動連接于所述輪軸A (37),所述轉臂(43)的一端與所述編碼頭臂孔(411) 連接,所述轉臂(43)的另一端與所述拔輪爪(44)連接,所述拔輪爪(44)與所述拔齒齒輪 (35)相嚙合。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設置有手柄(11),所述無源電子標簽系統(2 )位于所述手柄(11)內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設置有透明編碼顯示窗(1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無源電子標簽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機械編碼安全式RFID無源電子標簽,包括殼體和無源電子標簽系統,所述殼體的內部還設置有機械編碼轉裝置,所述機械編碼裝置連接有聯動裝置,所述機械編碼裝置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連接有鋼梁自鎖裝置,通過機械編碼裝置與鋼梁自鎖裝置相聯動,無源機械地實現鋼梁每次自鎖都同步產生唯一有序的新編碼;若途中鋼梁自鎖狀態被盜解并盜后再進行自鎖,則產生新機械編碼,并通過讀取無源電子標簽系統的數據與機械編碼進行對照,可知道鋼梁自鎖狀態在途中被盜解開過;改善目前市場上無源電子標簽,因缺有源安全電路系統而無法對移、盜、換等情況發出安全信息的局限性。
文檔編號E05B63/14GK102535975SQ2012100153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余延延, 劉維桂 申請人:東莞市太平洋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