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遮陽簾,尤其涉及一種安裝于汽車車窗處且用于緩慢展開遮陽簾的遮陽簾緩升裝置。
背景技術:
為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入汽車內,一般汽車內都會在車窗上貼一層隔熱薄膜,而有的汽車則會車窗內側另外安裝一個遮陽簾以進一步隔阻陽光。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品種繁多的遮陽簾問世,有的是采用電動展開與收合的遮陽簾,有的是手動展開但自動收合的遮陽簾。而本發明則是一種手動收合且自動展開的遮陽簾,豐富消費者的選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創新且能緩慢自動展開簾布的遮陽簾緩升裝置。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遮陽單元所述遮陽單元包括中空的殼座、一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殼座內具有卷收彈力的卷軸、一可展開地被卷收在所述卷軸外圍的簾布,和一安裝在所述簾布遠離所述卷軸的自由端的邊條;
一引導單元所述引導單元包括一安裝在所述殼座下方且垂直向下延伸的軌座、一可沿所述軌座移動的滑塊,和一連接所述滑塊和所述邊條的導桿;
一展開單元所述展開單元包括垂直設置的中空的筒座、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筒座內的活塞、一連接所述活塞上表面及所述滑塊的上連線,所述活塞的下表面通過一下連線連接一安裝在所述筒座側邊的提供拉力的展開彈性部件;
在所述簾布被帶動而離開卷收入所述殼座的卷收位置時,所述展開彈性部件會通過其彈力通過所述下連線向下拉動所述活塞在所述筒座內緩慢向下移動,同時通過所述上連線、滑塊和導桿帶動所述邊條向上移動,從而使得所述簾布被緩慢地移動到一位于所述殼座外的展開位置。優選的,所述筒座兩端封閉,其上部設置有連通其內腔和外部的上氣孔,其下部設置有連通其內腔和外部的下氣孔。優選的,所述筒座兩端分別設置有將其封閉的上端蓋和下端蓋,所述上氣孔和下氣孔分別設置在所述上端蓋和下端蓋上,所述上連線穿過所述上氣孔,所述下連線穿過所述下氣孔。優選的,所述筒座與所述軌座并列且一體成形。優選的,所述展開單元還包括一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筒座頂部且用于引導所述上連線轉向移動的上滾輪,和一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筒座底部且用于引導所述下連線轉向移動的下滾輪。優選的,所述展開單元還包括一位于所述上連線和下連線之間用于維持所述上連線和下連線之間的拉緊度的緊拉彈性部件。優選的,所述展開彈性部件為卷繞成螺旋形的扭簧。優選的,其還包括一將所述遮陽單元固定于所述卷收位置的卡扣單元。優選的,所述卡扣單元包括安裝在所述軌座上的按壓扣,一設置在所述滑塊上能與所述按壓扣配合卡住所述按壓扣的卡勾榫,重復按壓所述卡勾榫可以使得所述卡勾榫在卡住所述按壓扣和脫離所述按壓扣兩種狀態之間切換,所述簾布由所述展開位置移動至所述卷收位置時,所述邊條帶動所述導桿和所述滑塊向下移動,使得所述卡勾榫卡住所述按壓扣,以將所述簾布固定于所述卷收位置,而再次按壓所述邊條,即能帶動所述卡勾榫按壓脫離所述按壓扣,使所述簾布離開所述卷收位置。優選的,所述軌座具有一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導槽,所述滑塊可移動地嵌設于所述導槽內。本發明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在簾布被帶動而相對殼座離開卷收位置時,其展開彈性部件會立刻釋放彈力,使得活塞被下連線拉動而在筒座內緩慢向下移動,同時通過上連線、滑塊和導桿帶動邊條向上移動,從而使得簾布被緩慢地展開。本發明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具有結構新穎、便于使用等優點。
圖I是本發明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簾布位于展開位置時的局部剖視圖2是圖I的局部放大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圖4是該較佳實施例的簾布位于卷收位置時的示意圖5是圖4的局部放大圖。其中,各部件的標識為
遮陽單元I、殼座11、開口 111、卷軸12、簾布13、展開端131、邊條14、導引單元2、軌座 21、導槽211、滑塊22、導桿23、展開單元3、筒座31、氣壓空間314、活塞32、展開彈性部件 33、上連線34、下連線35、緊拉彈性部件36、上滾輪37、下滾輪38、卡扣單元4、按壓扣41、卡勾榫42。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如圖I、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的遮陽簾緩升裝置的較佳實施例,是用于安裝在一輛汽車的車窗處的,其包含遮陽單元I、導引單元2,展開單元3和卡扣單元4.
遮陽單元I包括一個中空的且頂部具有一個開口 111的殼座11、一個可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地安裝在殼座11內且具有卷收彈力的卷軸12、一可展開地被卷收在卷軸12外圍的簾布13,和一個安裝在簾布13遠離卷軸12的展開端131且位于開口 111外的邊條14。當然遮陽單元I還包括至少一個卷收彈性部件(未圖示),該卷收彈性部件一端被固定而另一端連接卷軸12,所以可隨著卷軸12的轉動而扭轉,從而提供卷軸12始終朝卷收方向卷動的彈力,以便將簾布13卷收入該殼座11內。當然,遮陽單元I并不需局限于此構造,還可以采用其他市場上常見的構造,也可以實現本發明。導引單元2包括一安裝在該殼座11下方且上下方向延伸的軌座21、一可沿著該軌座21長度方向滑動的滑塊22,及一銜接且聯動邊條14和滑塊22的導桿23。軌座21具有一個垂直方向延伸的導槽211。滑塊22可移動地嵌設在導槽211內,設置上可與導桿23 一體制成,也可以另行插接、螺接或鉚接結合,并不受限于本實施例中所舉的例子。此外,還可以在本實施例的基礎上增加導引單元2的數量,例如設置為左右兩個,如此可增加上下移動的穩定性,因此,導引單元2的數量也不應局限于本實施例中的數量。展開單元3包括一直立中空且安裝在導引單元2側邊的筒座31、一可移動地安裝在筒座31內的活塞32、一安裝在筒座31側邊的展開彈性部件33、一連接活塞32頂部和滑塊22頂部的上連線34、一連接活塞32底部和展開彈性部件33的下連線35、一位于上連線 34與下連線35之間的緊拉彈性部件36、一可轉動地安裝于筒座31頂部且用于引導上連線 34轉向移動的上滾輪37,及一個可轉動地安裝在筒座31底部且用于引導下連線35轉向移動的下滾輪38。筒座31具有一個上下連通的筒身311、一固定安裝在筒身311頂端的上端蓋312, 和一個固定安裝在筒身311底部的下端蓋313.筒身311、上端蓋312和下端蓋313共同構成一個可供活塞32在其內移動的氣壓空間314。而活塞32同時把該氣壓空間314分隔成一位于活塞32上方的上側空間315和一位于活塞32下方的下側空間316。本實施例的筒身311與軌座21相鄰并列且同體連接,可由鋁型材一體制成,也可以采用其他業界所熟知的方式。上端蓋312具有一個由該氣壓空間314往頂側連通的上氣孔317,上氣孔317的直徑小于氣壓空間314的橫截面直徑,并可以容納上連線34從中穿過,同時允許空氣從上連線34周圍的縫隙中進出。下端蓋313上設有一由氣壓空間314向底部連通的下氣孔318,下氣孔318直徑小于氣壓空間314的橫截面直徑,下連線35從下氣孔318中穿過,下連線35周圍的空隙可以允許空氣進出。也可以,另設計一個專供上連線 34穿過的孔,或另一個專供下連線35穿過的孔,上氣孔317和下氣孔318的數量也可以設計成多個,因此,具體實施上不應僅局限于本實施例所采用的方式。本實施例的展開彈性部件33是一個卷繞成螺旋形的扭簧,其通過下連線35帶動活塞32始終向下移動的彈力,且彈力大于遮陽單元I的卷收彈性部件的卷收彈力,也即當該遮陽單元I不受外力作用時,活塞32受到展開彈性部件33向下拉動力將大于卷收彈性部件的向上拉動力,所以活塞32會向下移動,從而帶動滑塊22、導桿23和邊條14向上移動,進而驅動簾布13自動向上展開。而緊拉彈性部件36是一拉簧,用于維持上連線34和下連線35之間的緊拉性,可令上連線34和下連線35始終保持適當的緊度,在確保不發生松弛或繃斷的情形下,持續地傳遞動力。本實施例中將緊拉彈性部件36設置在活塞32和下連線35之間,顯然也可以改變位置,將其設置在上連線34和活塞32之間,不應局限于本實施例所采用的方式。卡扣單元4安裝在導引單元2上,并包括一個安裝于軌座21底部的按壓扣41,和一個設置在滑塊22上且對應位于按壓扣41上方的卡勾榫42.所述按壓扣41是一個受到按壓驅動而在卡住和脫離之間動作的彈性鎖扣,當卡勾榫42相對插入并按壓按壓扣41時,按壓扣41會卡扣鎖接卡勾榫42,且當卡勾榫42再次壓向按壓扣41時,按壓扣41即可將卡勾榫42釋放彈出,也就是說只要以卡勾榫42重復按壓按壓扣41,即可讓卡勾榫42在扣入卡住按壓扣41和被彈出脫離按壓扣41之間改變,這種結構是目前常見的一種卡扣設計,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經常使用的方式,也不是本發明的創新點,所以沒有詳細交待其結構。此外,按壓扣41和卡勾榫42的設置位置也可以更換,而卡勾榫42也可與滑塊22 —體成形, 不應局限于本實施例所采用的形式。使用時,簾布13可被帶動而相對于殼座11,在如圖4所示的卷收入殼座11內的卷收位置和如圖I所示的伸展出殼座11外的展開位置間移動。如果要卷收遮陽單元1,使得簾布13由圖I的展開位置移動到圖4、圖5的卷收位置時,使用者只要用力向下按壓邊條 14,帶動導桿23、滑塊22和卡勾榫42 —起向下移動,通過上連線34拉動活塞32在筒座31 內向上移動,迫使上側空間部315中的空氣排出該上氣孔317,并讓外界空氣自動由下氣孔 318補充進入下側空間部316,且下連線35也會被帶動而驅動展開彈性部件22蓄積彈力, 同時簾布13會被卷軸12卷收入殼座11內,直到卡勾榫42對應扣入并卡住按壓扣41為止, 這樣就可以將遮陽單元I固定在該卷收位置了。而如果將簾布13由圖4所示的卷收位置向外展開至圖I、圖2的展開位置時,使用者只要再次按壓邊條14,通過導桿23和滑塊22帶動卡勾榫42略微向下按壓按壓扣41,從而讓卡勾榫42脫離按壓扣41,并隨即放開邊條14,讓遮陽單元I處于不受外力作用而可離開卷收位置的狀態下,此時展開彈性部件33就會釋放彈力,使得活塞32被下連線35拉動而在筒座31內向下移動,壓縮下側空間部316內地空氣以形成正壓,而迫使其內空氣緩慢地經下氣孔318排出,同時會相對擴充上側空間部315而形成負壓,以吸引外界空氣從上氣孔317進入,這樣就會產生阻礙活塞32移動的阻力,使得滑塊22、導桿23和邊條14也連帶受到阻滯而緩慢上升,進而減緩簾布13的展開速度,直至完全停止在展開位置,以避免部件撞擊殼座11.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遮陽簾緩升裝置通過展開單元3和卡扣單元4的設計,使得遮陽單元I被手動按壓定位在卷收位置后,只需要再次按壓觸動遮陽單元1,即可使得展開單元3 自動帶動遮陽單元I緩慢到展開位置,使用上非常方便。此外,簾布13由卷收位置移至展開位置的過程中,展開單元3更可提供展開阻力,使得簾布13以緩慢的方式進行伸展,避免展開時因部件之間的碰撞而產生噪音或震動。因此本發明具有全程緩慢展開簾布13,以降低噪音和震動等功效,同時可使產品提升整體的精致性,適用于安裝在各類汽車上,以實現本發明的目的。以上實施例僅為本發明其中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 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遮陽單元所述遮陽單元包括中空的殼座、一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殼座內具有卷收彈力的卷軸、一可展開地被卷收在所述卷軸外圍的簾布,和一安裝在所述簾布遠離所述卷軸的自由端的邊條;一引導單元所述引導單元包括一安裝在所述殼座下方且垂直向下延伸的軌座、一可沿所述軌座移動的滑塊,和一連接并可聯動所述滑塊和所述邊條的導桿;一展開單元所述展開單元包括垂直設置的中空的筒座、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筒座內的活塞、一連接所述活塞上表面及所述滑塊的上連線,所述活塞的下表面通過一下連線連接一安裝在所述筒座側邊的提供拉力的展開彈性部件;在所述簾布被帶動而離開卷收入所述殼座的卷收位置時,所述展開彈性部件會通過其彈力通過所述下連線向下拉動所述活塞在所述筒座內緩慢向下移動,同時通過所述上連線、滑塊和導桿帶動所述邊條向上移動,從而使得所述簾布被緩慢地移動到一位于所述殼座外的展開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包括一個可供活塞在其內移動的氣壓空間,所述筒座上部設置有連通所述氣壓空間和外部且直徑小于所述氣壓空間橫截面直徑的上氣孔,其下部設置有連通所述氣壓空間和外部且直徑小于所述氣壓空間橫截面直徑的下氣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兩端分別設置有將其封閉的上端蓋和下端蓋,所述上氣孔設置在所述上端蓋上且容納所述上連線從中穿過,所述下氣孔設置在所述下端蓋上且容納所述下連線從中穿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與所述軌座并列且一體成形。
5.根據權利要求I至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開單元還包括一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筒座頂部且用于引導所述上連線轉向移動的上滾輪,和一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筒座底部且用于引導所述下連線轉向移動的下滾輪。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開單元還包括一位于所述上連線和下連線之間用于維持所述上連線和下連線之間的拉緊度的緊拉彈性部件。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開彈性部件為卷繞成螺旋形的扭簧。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一將所述遮陽單元固定于所述卷收位置的卡扣單元。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單元包括安裝在所述軌座上的按壓扣、一設置在所述滑塊上能與所述按壓扣配合卡住所述按壓扣的卡勾榫,重復按壓所述卡勾榫可以使得所述卡勾榫在卡住所述按壓扣和脫離所述按壓扣兩種狀態之間切換,所述簾布由所述展開位置移動至所述卷收位置時,所述邊條帶動所述導桿和所述滑塊向下移動,使得所述卡勾榫卡住所述按壓扣,以將所述簾布固定于所述卷收位置, 而再次按壓所述邊條,即能帶動所述卡勾榫按壓脫離所述按壓扣,使所述簾布離開所述卷收位置。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軌座具有一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導槽,所述滑塊可移動地嵌設于所述導槽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遮陽簾緩升裝置,其包括一個遮陽單元、一個導引單元、和一個展開單元。遮陽單元包括一片簾布,及一個安裝在簾布上的邊條。導引單元包括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滑塊和一個連接邊條和滑塊的導桿。展開單元包括一個中空的筒座,一個安裝在筒座內的活塞、一個展開彈性部件,一連接活塞頂部和滑塊的上連線,一連接活塞底部和展開彈性部件的下連線。當活塞被展開彈性部件帶動而在筒座內緩慢向下移動時,簾布也會被邊條帶動而緩慢地向外伸展。因此本發明可以利用展開單元,實現全程自動且緩慢地展開簾布。
文檔編號E06B9/42GK102606057SQ201210098620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6日
發明者劉典昌 申請人:昆山皇田汽車配件工業有限公司